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古代几千年正月初一就是“元旦”

(2015-02-19 08:56:22)
标签:

正月初一

元旦

公历

岁首

春节

分类: 散文游记

今天是大年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第一天。春节象征团结、兴旺,是一个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正月初一在古代有很多种说法,元旦、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三朝、上日、正朝、三朔、三始或年、过年、新年等。也就是说,在中国漫长的古代社会,大年正月初一才是真正的“元旦”。可我们今天是把公元(公历、西历、阳历)每年的11日称为“元旦”,而旧历(农历、夏历、阴历)每年的11日则称为“正月初一。这是为何呢?

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它是由远古的虞舜兴起的。即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就叫做春节。因为春节到了,冬天就结束了,春天就来临了。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则叫做元月。

而实际情形是,直到西汉武帝刘彻太初元年(公元前 104),我国历法以农历正月初一作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才正式固定下来,记载于文字,并延续至今。

《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12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十五满月那天则为望),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元旦),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总之,它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新的南京临时国民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则实行公历。即官方开始采用公历计年,遂称公历 11日为元旦,而农历正月初一则称为春节。

19499月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再次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同样把公历11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想想也并不奇怪,“元旦”就是“第一天”的意思;而中国古代几千年都没有采用公历(太阳历)而是采用农历(月亮历,或曰太阴历),那么正月初一自然就是“元旦”了。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52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春节民俗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古代几千年正月初一就是“元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