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副官即使未婚妻眼瞎仍不悔婚约

标签:
苏轼刘庭式诚信写给孩子的成长故事书济南出版社 |
刘庭式,生卒年不详,字得之,北宋齐州人,举进士。曾为密州通判(太守副官),后监太平观。老于庐山,绝粒不食,目奕奕有紫光,步上下峻坂如飞,以高寿终。苏轼(1037-1101,生于四川眉州)在密州任太守时,通判是刘庭式。
一天,刘庭式请假回乡走后,同僚们对苏轼说:“庭式说是回乡结婚,恐怕未必……”
“为什么?”苏轼有点不解。
原来,刘庭式年少时非常用功读书,准备考取功名。在他还没有考上时,家中父母先给他与同乡的一个姑娘议定了婚约。刘庭式不想违背父母的意愿,便满口答应了。
后来朝庭放榜,刘庭式中了进士。偏巧那姑娘不幸染上顽疾,眼睛又瞎了。姑娘家本来像刘庭式家一样穷,可如今刘庭式中了榜、当了官,彼此之间地位就悬殊了,更何况姑娘又双目失明了呢!难怪同僚们议论纷纷了。
此时,姑娘家的人再也不敢提和刘庭式的亲事。而刘庭式的亲戚、朋友也都劝他,让他另外找一个。父母也让他另外娶一个。乡亲们过来给他道贺时,还有不少人家托媒给他介绍媳妇的。
可是刘庭式都一一拒绝了。其实当初父母说亲时,刘庭式对那个姑娘挺满意的,只等他考取功名后就与姑娘结婚。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不久后,刘庭式却同瞎眼姑娘正式结婚了,并把新娘子接到了任上。他的上司苏轼感到很是诧异,就问他:“你同瞎眼姑娘结婚,你们家里人没有意见吗?……”
“别说我们家里,就连我老丈人也不落忍哩!我妻子的妹妹长得十分漂亮,而且没有残疾,因此他们还劝我娶了我妻子的妹妹。”刘庭式严肃地说,“可是这怎么成呢?我早把心交给我妻子了,怎能悔约呢?更何况面对现在遭遇如此大不幸的她,我又如何能丢下她不管呢?我若真的那样做了,就枉读了那么多年的圣贤书了。”
苏轼看了看刘庭式那诚朴的脸,说:“男人大都贪恋美色,那么,你爱她的是什么呢?”
“我爱她,因为她是我的妻子!”刘庭式认真地说,“谁要是只贪图美色,那么美丽的妻子衰老了,岂不也就没有爱了吗?那么,轻浮的女子岂不就都可以做他的妻子了吗?”
苏轼听了,信服地连连点头。
后来,刘庭式夫妻俩非常恩爱,日子过得很幸福。他的妻子是典范的贤妻良母,给他生了好几个孩子。妻子死后,刘庭式也不再另娶,只是安安稳稳地抚养几个孩子长大成人。
人生真是充满戏剧性。当自己高中进士,人生道路往上升时;而女方却眼睛失明了,人生道路往下落。这时,若是一个势利、狭隘、世俗之人,必然是会解除婚约的。再说,双方也只是订婚而已,又并没有正式成婚。再说,他还可以选择另娶对方的妹妹,一个漂亮而健康的女子。可他还是毅然与落难的妻子结为百年之好,心无旁骛,其志若铁。而且,当若干年后妻子病逝了,他也没再另娶。这就可以看出,刘庭式是何等一个注重诚信、有情有义的堂堂男子汉!又是何等地爱他的妻子!
编者寄语:这个故事告诉现在的年轻人,一个人无论贫富贵贱,也无论自己的条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都要遵守自己的诺言,要像刘庭式一样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糟糠之妻不可弃。忠贞的爱情是以志同道合为基础的,不受身体状况的影响。
[本文收入本人主编著作“8-12岁图书工程”之《写给孩子的成长故事书》“诚信卷”,济南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