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念中国人首次参加奥运会80周年:奥运第一人刘长春

(2012-07-17 00:21:08)
标签:

奥运会

伦敦奥运会

刘长春

东北大学

张学良

张作霖

抗日

一二九运动

文化

          东北大学学生刘长春为何成了中国奥运第一人?  

       张学良为何资助东北大学学生刘长春参加1932年奥运会?

东北大学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是“一二九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它的建立和发展,与著名爱国主义将领张学良及其父亲张作霖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大东北肥沃的黑土地孕育着富庶,也引得列强垂涎。日本以其地理条件的便利,将魔爪伸向东北,不仅进行残酷的经济侵略、资源掠夺、还进行文化控制。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局之下,东北大学诞生了。

1921年初,东北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几位知识分子的内心却充溢着炙热的激情。他们向时任东三省巡阅使、奉天督军张作霖建议:欲使东北富强,不受外人侵略,必须兴办大学教育,培养各方面人才。他们就是当时奉天代省长王永江和教育厅长谢荫昌。对于他们的建议,奉天省议会于 1025日进行讨论,通过联合吉、黑两省创办东北大学以储备人才、振兴教育的议案。

翌年春,东北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1923419日,奉天省公署颁发东北大学之印426日正式启用,东大宣告成立。王永江为首任校长。他坚持一向的严谨作风,聘名师、招学生、购设备,学校顺利起步。

建校之初,东大呈请奉天省公署,拨地另建校舍。省公署很快批复,拨昭陵前白桩外陵地并毗邻民地共500余亩作为新校址。经1年多建设,19259月,理工大楼、教授住宅、学生宿舍及相应的附属设施在新校址竣工。1926年《东大一览》对当时的校园环境这样描述:“理科、工科校址,偏南一带地势高阜,土质坚厚,中建正楼一座,形如蛱蝶,南瞰城郭,北倚昭陵,而新开河环抱楼前洋洋西去,瞻眺环境爽垲葱茏,诚胜地也。”这方圣地孕育了东大蒸蒸日上的未来。

1928816,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刚刚过去2个多月,身负国仇家恨的著名爱国将领、东北保安委员会委员长张学良继任东北大学校长。一直以教育为立国之本的少帅,对东大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明确提出以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求文化之发展为办学宗旨,在学校建设和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东大从此进入发展的新时期。

为改善办学条件,张学良先后捐献180万现洋,建筑文、法学院教学楼各1座、可容数百人的凹字型学生宿舍1座、教授住宅38栋、化学馆、纺织馆、图书馆、实验室及马蹄形体育场等。一位老校友这样深情回忆:“东北大学学堂的教室,建筑宏伟、工精料美,样式新异,斜阳夕照,辉煌美丽,眩目夺神,而我们得在这个教室里受课,是何等的荣幸!何等的快乐!”

张学良出任东大校长之后,对体育教育异常重视,增聘体育教员,组织学生代表队参加各类体育比赛。1929年,第14届华北运动会在东北大学举行。东大健儿大显神威,破数项全国纪录,夺得男子田径赛第一名。东大足球队、篮球队还远征日本进行比赛。东大学子以其强健的体魄,驳斥了东亚病夫的谬论。

正当学校蓬勃发展之际,九一八的炮火炸碎了东北大学的强校之梦。1931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一夜之间占领沈阳。城陷未几,日本南满公学学堂堂长来校,伪致慰问,劝照常上课,称经费由日本供给。全校师生悲愤至极,严词拒绝,被迫走上流亡之路,成为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大师生先到北平,后迁开封、西安,南下四川三台,一路求学,一路斗争。

1932年,为粉碎日本帝国主义霸占我国东北合法化的阴谋,艰难办学的张学良出资8000块现洋,资助东大体育特招生、该校长跑第一人刘长春参加第十届夏季奥运会短跑比赛。此举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有力的还击。1932730日,刘长春手执中国国旗阔步走在美国洛杉矶的奥运会开幕式上,成为唯一的中国运动员。这也是中国首次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旨在侵吞我国华北的一系列事件。129日,北平市学生救国联合会组织发动一二九学生抗日爱国运动。在其他学校师生受军警围困、未能及时到达的情况下,东大师生冲破手持大刀的军警包围,孤军出动,从崇元观到西四北大街再到东郊民巷,冒着严寒,一直坚持到夜晚,成为斗争中的主力和先锋。尽管有人被捕,有人受伤,但学生们仍顽强斗争,紧接着又举行一二·一六示威游行。

美国记者斯诺这样评述一二九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国知识青年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勇气,情景振奋人心,无论对参加者还是旁观者来说都是如此。

东北大学体育专修科音乐教师阎绍璩也亲身经历了这次斗争。1936年,他以著名诗人光未然的《五月的鲜花》为词谱曲一首,将他在一二九中的真实感受化作悠远的旋律:“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埋了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的抗争不惜……

这首从东大校园唱出的歌一经问世,就在抗日民众中引起强烈共鸣,并被迅速传唱。而这首著名爱国歌曲,也连同那次振奋人心的运动一起载入史册。

+纪念中国人首次参加奥运会80周年:奥运第一人刘长春

+纪念中国人首次参加奥运会80周年:奥运第一人刘长春

+纪念中国人首次参加奥运会80周年:奥运第一人刘长春

+纪念中国人首次参加奥运会80周年:奥运第一人刘长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