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华北电力大学琼州学院中南林大 |
分类: 出版信息 |
大学的“户口”
以前只听说过人有“户口”的,怎么大学也有“户口”呢?
大学怎么就不能没有“户口”呢?孟子说,天时、地利、人和,这是人创业的三大因素,简直是缺一不可。那么,大学的“户口”,即大学的所在地,牵涉到其重要的地利因素,怎能不重视呢?
这些年里,中国的一些大学想方设法要转移、改变自己的“户口”,力求尽量有更好的地利条件,这可是其促进发展的战略眼光和思想。
比如,华北电力大学,最初是在北京,叫北京电力学院;后来迁去河北保定,更名为华北电力学院;再后来与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定名为华北电力大学。这还不算什么,因当时本部还是在保定,北京是分部;后来就回到了北京,这边成了本部,那边倒是分部了——毕竟,保定不过是个地级城市,哪能与咱首都比啊?
又如,海南原来的琼州大学,是在海岛腹地五指山下的通什市;后来改名为琼州学院,在三亚建立了自己的分院;再后来,三亚的分院倒成了本部,而五指山下的本部则成了分部——毕竟,山窝里的小城,尽管风景是很优美、环境是很幽静,是读书作学问的好地方,可其在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办事便利上,哪能与国际性的旅游城市相提并论?
又如,湖南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即原来的中南林学院,这所学校的经历更加曲折、复杂:1953年叫长沙林校,1954年叫湖南林业学校,1958年叫湖南林学院,1963年迁往广州与华南农学院林学系合并成立中南林学院,1970年与华南农学院合并成立广东农林学院,1974年迁回湖南溆浦并更名为湖南林学院,1978年迁往株洲新建校舍并恢复中南林学院校名,2000年主校区迁回长沙原湖南林学院校址,今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毕竟,地级市株洲哪里比不得上省会长沙?
这样的例子还不少。
像这样下去,那几所在北京和外地都有校区、而以外地为本部北京为分部的大学,如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很快有一天,也会把本部换到北京来的。
这些大学,从自己的未来发展角度考虑,进行“户口”上的改变,并美其名曰“地利上的战略转移”,其积极意义是应该要肯定的。但问题是,若各大学把主要的工夫放在对地利位置的考虑上,希望自己更有名、更便利、更风光;而不是用更多的时间、精力来作学问,来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那就是舍本逐末、喧宾夺主、弊大于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