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呼吁高考招生不与地域和户口挂钩

(2012-02-28 02:20:14)
标签:

异地高考

户口限制

录取线

加分

外来务工人员

户籍改革

教育公平

杂谈

分类: 出版信息

[《新京报》 2012224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昨日发布《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通知要求,今后出台有关就业、义务教育、技能培训等政策措施,不要与户口性质挂钩。对造成暂住人口学习、工作、生活不便的有关政策措施要进行一次集中清理,该修改的认真修改,该废止的坚决废止。]

[人民网2012227日消息(记者李叶)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日前联合推出“2012年你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调查显示,截至2424时,“教育公平”以89412票位居关注度排行榜第四位。参与教育公平分项调查中,68%的网友认为,高考设置地域录取线、加分等多道附加规则最让人感到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在有关“教育公平”的1000多条留言里,绝大多数呼吁取消高考户籍限制,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异地高考”。]

今天这两则新闻,分开来说本没多大意思,放在一起看就有意思多了。你看,上则新闻是说国务院发布户籍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就业及义务教育新政策不与户口挂钩”;下则新闻是说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所搞的民意调查,“绝大多数人呼吁取消高考户籍限制,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异地高考”。那么,若把这两条放在一起说,国家为什么不一步到位——高考招生“取消户籍限制,不与地域和户口挂钩”——呢?你既然做到了就业及义务教育新政策不与户口挂钩,那么高考为什么就不能同样做到不与户口挂钩呢?

而且,这个理由在这两则新闻里也说得非常清楚了:

《新京报》上的新闻说,国务院办公厅所发布的《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对造成暂住人口学习、工作、生活不便的有关政策措施要进行一次集中清理,该修改的认真修改,该废止的坚决废止”。既然如此,在高考招生上,为什么就不能“取消高考户籍限制,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异地高考”呢?

人民网上的新闻说,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日前联合推出的“2012年你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其中“教育公平”位居关注度排行榜第四位。多达68%的网友认为,“高考设置地域录取线、加分等多道附加规则最让人感到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这应该是我们大多数人共同的经历、遭遇、见闻、感受、认识和建议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亦曾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既然大多数人都认为高考设置地域录取线——也就是户籍限制,与地域和户口挂钩——不公平,那为什么不改革,为什么不取消呢?

请看看人民网上这条新闻下面所附的多位网友的留言:

“我是四川巴中的,在浙江宁波打工12年,子女读初中了,现在不得不回家就读,因为教材不一样也不能参加高考,身边有好多人像我这样的情况。国家的教育是该改革了。”

“教育部应迅速改革中考、高考户籍管理限制,由教育部发出通知,允许没在户籍地上学的学生直接参加就学地高考。这部分学生分布各省、市,数量较大,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应迅速解决。”

其实,近年来全国各地请求放开异地高考的呼声从未间断过。去年10月,有20多位随迁子女家长公布其起草的《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建议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不再把户籍作为高考报名的限制条件,报名资格依据学籍和父母经常居住地等标准认定。

早在2011年初“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表示过,教育部正在研究异地高考问题,因涉及的人比较多,所以情形比较复杂,北京、上海都在研究办法,教育部会与地方逐步共同推进异地高考。袁贵仁还表示,解决这个问题的时间不会太长。但目前此问题的解决尚无具体进程表。

不久前,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工作要点》又指出,要切实推进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并将酝酿已久的高考改革写入其中,明确将制定发布改革方案,包括制定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实施定向就业招生工作方案;规范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逐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清理规范高考加分。

对于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的问题,不少专家认为,户籍不应成为高考的限制,应当是在寻求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实现以学籍作为指标接纳随迁子女参加高考。

综上所述,本人强烈呼吁高考招生取消户籍限制,不与地域和户口挂钩,从而体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切实解决人民的实际困难与需要。至于其中一些具体的问题,可以在此前提下认真商议,妥善解决——但必须以此为前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AAA
后一篇:aaa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