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生距离:今日“60厘米”怎比昔日“三八线”?

标签:
雷人校规男女生距离60厘米三八线同桌的你 |
分类: 出版信息 |
刚刚在某报纸上读到一则最新报道,说是河北省保定市的一所中学,为了防止学生早恋,竟出台了一则规定:“男女生距离不得小(注:应为少)于60厘米。”这是我许多天来所见过的一个最雷人、最无厘头、最搞笑的报道了。
这个被称为“精确到厘米”的可笑校规,在猫扑网、燕赵晚报等地发表出来以后,立即引起广大网民、读者和学生的声讨和嘲讽。因为如此以来,难道将来男女生在交往和交流时,都要带上尺子不成?否则一旦越过这个尺度,岂不是要被校方和老师严惩?就像开车在各种路上,都有各种类似40公里、60公里、80公里……之类的限速。车上有速度的显示器,倒还好说;学生就只能带尺子了,否则该怎么办?
校方、老师这么做,家长们对此也表示支持,其心情当然可以理解,但做法却并不可取。首先,在今天这样一个可以说非常复杂、甚至肮脏的时代,沉渣泛滥,各种丑陋的人事现象如洪水猛兽,对于像中学生早恋这样一个似乎很遥远、很陈旧、很过时的话题,又岂是一个“60厘米”距离就能解决的?男女生要交往,要早恋,甚至发生性关系、尝禁果,迟早都有可能,又岂是一个“60厘米”就可以制止的?也就是说,整个社会、大多数人都坏了、都乱了,你还能怎么样?这个规定的背后,我可以看到各学校、老师、家长们的无奈、绝望,只得黔驴技穷、不合时宜地出这么一个馊主意,就像掉进水的人里慌乱之间抓住一根稻草一样。
再则,“60厘米”距离之内难道就一定是坏事吗?男女生的正常交往、交流、互相学习、开些玩笑,经常会出现在“60厘米”距离之内,非常正常,难道都不行么?难道都不好么?而你制订这样一个校规,“一棍子打死”,甚至导致学生因为压抑而更加冲动(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很强的,而且也刚好处在对异性很感兴趣的阶段),岂不是反而弄巧成拙,起了反作用?从有人类历史以来,解决问题素来是以“导”为上,以“堵”为下,就像大禹和其父鲧的两种不同的治理洪水的方式方法。而这个学校制订这样的雷人校规,显然是犯了纯粹靠“堵”来解决、重蹈覆辙的错误了。
这个“60厘米”距离,让我回忆起自己在20多年前上中学时,男女生同桌,课桌上用粉笔划的那条“三八线”。说起来,那一条细细的“三八线”,比这个“60厘米”的距离还要小(少)得多了;可是,我们男女同学之间,却什么也没有发生。那个时候,社会还是更单纯点,人心与人际关系还是更干净点,我们男女同学几乎很少有早恋的;倒是这条细细的“三八线”,让我们朦朦胧胧地感到神秘、奇异、美好、快乐——毕竟,我们也同样是处在青春期。就是在许多年过后,我们还会回忆起当年,回忆起自己的女同桌,回忆起那条“三八线”,回忆起那些朦胧而美好的往事。
然而因为时代的不同,今天青春期的男女生,与我们当年青春期的男女生,又岂能同日而语、同地而语?过去即使不这样规定,我们也会做到;现在即使这样规定,同学们也很难做到了。时代在前进,在发展,在改变,我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