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之路之八:学习托尔斯泰最美丽的死亡选择

标签:
皈依之路死亡面对死亡看待死亡选择死亡托尔斯泰莎士比亚茨威格 |
生命有始就有终,有生就有死。生的开始,就预告了死的结束。人的一生,就是由生到死的过程。每个人最终都是要死亡的,每个人都会对死亡有恐惧的。这是人之常情,很正常。
长寿者如彭和尚八百岁,会死,夭亡者如俺妹三十岁即患胃癌,会死;不怕死者如江姐,会死,怕死者如甫志高,会死;富贵者如王永庆,会死,贫穷者如曹雪芹,会死;有才华者如李白,会死,无才华者如裘千丈,会死;有成就者如庄子,会死,无成就者如惠子,会死;幸福者如季羡林,会死,不幸福者如海子,会死;健康者如焦大,会死,多病者如林黛玉,会死;大情圣者如歌德会死,无爱情者如凡高,会死;勤奋者如路遥,会死,懒惰者如大兰,会死;美丽者如西施,会死,丑陋者如东施,会死;相貌英俊者如张国荣,会死,相貌普通者如俺,会死;极权者如秦始皇,会死,无权者如俺,会死;著名者如迈克尔·杰克逊,会死,无名者如俺,会死;迷信者会死,不迷信者会死;信(佛、基督、伊斯兰)教者会死,不信教者会死……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死亡,怎样选择死亡,这是很重要的事情。莎士比亚说:“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怎么看待死亡?自然应该乐观。
对于“唯物主义”者,他们的乐观在于,人虽然死了,但是一则,子女继承了自己的生命、肉体、精神、灵魂等一切;二则,生命、肉体、灵魂虽不在了,但精神产品(比如你所写的书、你的博客博文、所创造的成就、所说的话、所做的事、你的人格魅力)、物质产品(你所建设的家庭和住房、购买或制造的各种物品)留下来了。
既然生命只有一次,那就应该珍惜,活得尽量长久、健康、快乐;哪怕快要死了,哪怕生命最后一刻,也应该高兴、无惧。
而对于我们这些皈依者,一则,我们相信有灵魂的存在,即使肉体不在了,灵魂仍飘荡于空间,并影响后人与世间;二则,我们会转世的,世上有轮回,有前世今世后世,人死后会变成其他物件,或上天堂下地狱,或转世为人为畜生为各种动物。
但是,生命和人生没有后悔药,没有回头路,只能转世,或者将来可以时空穿越,但不可能复活。那是迷信,是聊斋。
说说我7岁的儿子如何看待死亡。他的外婆已走了20天了,可他天天出门时,都要说一声:“外公再见,外婆再见,爸爸再见,妈妈再见……”总不忘记对外婆说“再见”。
怎么选择死亡?
这也许是比看待死亡更困难、更重要的事情。
看待只是思想,选择才是行动;看待只是空话,选择才是具体;看待只是虚的,选择才是实的。
别人如何选择,不多说了,但不管如何,我反对自杀,反对杀人而被处决,反对各种因天灾人祸(或人为或非人为、或恶性或非恶性)而导致的死亡,反对临死前的精神上的与肉体上的痛苦,以及恐惧、挣扎、留恋、出丑;说说自己吧。
我如何选择死亡?那就是:
向托尔斯泰学习,作出最美丽的死亡选择;或者说,选择最好的死法。
这里的托尔斯泰,是指老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俄国大文豪,世界文学史上的第一小说家、十(甚至七)大文豪之一。(另六位是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雨果、屈原。)
那是西元1910年10月,已经82岁(按中国虚岁计算是83岁)高龄的老者托尔斯泰,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从家中秘密出走,独自踽踽而行,途中患上肺炎,11月20日病逝于离家颇远的一个小车站(即今列夫·托尔斯泰镇),安详瞑目,溘然而终。
其实,当时文名已誉满全球、而且是富裕的名门贵族后裔和大庄园主的托尔斯泰伯爵,晚年却力求过着简朴的平民生活,并曾数次想离家出走(他的婚姻不是很幸福)。
遵照托尔斯泰的遗言,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其庄园附近的树林中,坟上没有立墓碑和十字架,非常简易、朴素,却具有莫大的感染力。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前来参观后,曾撰文充满感情地赞许托翁的墓地,说那是“人间最美的、感人至深的、最温暖的坟墓”,此文亦已成为文学史上的名篇。
据说托尔斯泰5岁时,大哥尼古拉告诉他一个秘密,说只要把这个秘密解开,世界上就不再有贫穷、疾病和仇恨。他又说这个秘密已写在一根小绿棒上,绿棒就埋在小山涧旁的路边。这个小绿棒的故事令小托尔斯泰神往不已,找寻绿棒是他年幼时最热衷的冒险游戏。托翁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传说中的绿棒,死后也是被安葬在这片树林里。
托尔斯泰出生于距莫斯科不远的图拉省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俄语意思“明媚的林中空地”),并长期生活、创作在这里,最终也永远安眠于此。庄园占地380公顷,树木成荫,风景优美,有森林、河流、湖泊、草地等,光苹果园就有30多公顷。这里被人们称为托翁的“摇篮和坟墓”,如今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这就是托尔斯泰对美丽的死亡选择,最好的死法。
我将来也希望选择这样一条死亡的道路:许多年后,当感觉到自己快要死了的时候,我就离开家、离开亲友,独自出走,最好是走到一个遥远的、没有人的地方,在广袤的天地、山水之间,静静地、悄悄地、轻轻地完结生命。
而且我还希望,自己的遗体也不要被人家发现,就这样与天地、山水同化,消遁无形,毫无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