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红楼梦是现实主义;新版红楼梦是浪漫主义
(2011-06-22 11:49:51)
标签:
红楼梦建党伟业蒋梦婕陈晓旭李沁白冰姚笛唐一菲高洋杨幂于小彤 |
分类: 出版信息 |
文化艺术本来是没有绝对的好坏高低,但应该还是有最起码的标准。海子的诗歌,在他生前,没有几个人叫好的;在他死后,吹捧的人越来越多。尼采的著作《查拉图斯拉如是说》,曾经根本没有人看得懂,所以根本没有人买;现在却被当成了哲学和文学的经典顶级名著。而荷马史诗、但丁神曲、莎士比亚戏剧与诗歌、雨果和托尔斯泰、中国小说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唐诗宋词、史记,从它诞生那天起直到人类灭亡,是永远不朽的,也始终无人敢说不好。
相反,司马相如的歌功颂德、华而不实的大赋在西汉被推崇到至高的地位,其实文学价值是很有限的;王尔德的唯美作品在其所在的法国文坛被评价很高,但思想性并不高;大仲马的通俗小说,在当时也是洛阳纸贵、卖得极火、超级畅销的,像今天的金庸武侠系列、琼瑶言情系列、韩寒和郭敬明系列、张爱玲系列、三毛系列、刘墉系列、明朝那些事儿、论语心得、品三国、鬼吹灯、盗墓笔记、藏地密码……一样,但不过是昙花一现,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不高(今天的很多畅销书,绝大多数不过如此);唐朝的狄仁杰、清朝的纪晓岚,在电视荧屏上很是红火了一阵,但其在历史上、政治上、文化上的真正成就和影响,恐怕也并没有这么大,我们只能当传奇看、不能当历史看。
这个时代和这个国家,对文化艺术的评判,不知道是掌握在谁的手里。不管是小说图书、电影电视,有些被吹捧得如何如何好,结果你自己看了,“不过尔尔”,比如张艺谋的作品,山楂树之恋、三枪、十面埋伏、英雄、黄金甲、奥运会晚会、印象刘三姐之类;冯小刚的作品,夜宴、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等;陈凯歌的作品,无极、梅兰芳等;以及“贺节片”,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些畅销书。相反,有些影视剧,被说得如何如何差,结果你自己看了,发现也并非像人家说的那么糟糕。比如电影孔子、战国、赤壁、色戒、2012、阿凡达、加勒比海盗、功夫熊猫(今天的电影,其实外国来的基本上都不差)等,特别是2010年度的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
最近我花了多个通宵,把新版红楼梦看完了。就像小马过河一样,不管人家说怎么样,还得你自己亲身体验。说深(好)的,其实并不深(好);说浅(差)的,其实并不浅(差)。新版红楼梦也并非说非常完美、优秀,问题还是很多、也很大的。比如女主角林黛玉,蒋梦婕确实演得不如老版的陈晓旭。又比如另几个主角,贾宝玉、薛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湘云换了两个演员,也不好,让人接不上。但是,除此以外,该片的硬件投入、技术水平、音画效果,肯定超过老版;另外,大多数演员的表演,特别是饰演史老太太、刘姥姥、王夫人(归亚蕾)的演员,演宝钗的李沁、白冰,演小宝玉的于小彤,姚笛演的王熙凤,唐一菲演的秦可卿与警幻仙子,演袭人、晴雯(杨幂)、平儿(程媛媛)、鸳鸯(蔡飞雨)、妙玉(高洋)、芳官、尤二姐、尤三姐的,都不错,不比老版差,甚至有些还超过老版。另外,对白、旁白尽量采用原文,也是好的。总而言之,新版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糟糕,即使不比老版好,但也不比老版差。只是说,因为时代特征的不同、导演手法的不同,还有别的原因,所以新版、老版在风格上明显不同罢了。
新版和老版在风格上最鲜明的区别,就是如果说老版是现实主义,那新版就是浪漫主义。红楼梦原著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而以现实主义为主;或者说,浪漫主义只是手段、形式和外表,而现实主义才是内质、核心和灵魂。新版在效果上就是弄得太玄幻、神奇、迷离、缥缈了,甚至装神弄鬼、诡秘怪异,气氛弄得有些恐怖,增加了不少迷信色彩。所以才有人批评它是“鬼版”。
那么这样究竟好不好呢?相对于原著和老版,它追求的是形式、外表,而轻视了本质、中心,似乎是不好的,是失败的、至少是低水平的。但要从对影视剧的欣赏来看,从其音画效果来看,从今天市场的需要来看,又有何不可?毕竟这又不是教科书,不是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