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山东,从济南到泰安,在泰山顶上住宿,看到了日落与日出,还碰到了泰山大火。本应该写一篇很长的散文,可惜没有时间,只好长话短说了。
大体行程是:我带着儿子,于18日中午去山东,下午到济南,在大明湖畔、济南火车东站附近,与出版社朋友一起吃晚饭、谈书稿。见了两个多年不见的大学同学,一个在济南工作,一个恰巧从湖南过来出差。晚上乘10点左右的火车去泰安,11点左右到,住在山下市里的一个宾馆里。
19日早上起来,步行到天外村广场,买门票进山,乘旅游中巴上到中天门,再从中天门步行,经慢十八盘、紧十八盘上到南天门。途中认识一个老乡,交谈起来发现我们竟然老家离得非常近,不过十来里,觉得很有缘分、很是难得,于是边谈边走,也很有共同语言,又一路逗小朋友,一路休息,从中天门到南天门花了近4个小时,走得不是很快,所以感觉不是很累;但由于平时缺乏锻炼,身体较差,仍然脚抽筋多次,非常疼。上了南天门后,又一路沿天街、碧霞祠、青帝宫、碑林到玉皇顶、观日台、瞻鲁台等地。
因为想看翌日的日出,就在山顶的气象宾馆住下。因老乡要下山,故送他返回到天街,一起吃了顿饭,喝了啤酒,这时天就黑了,看了日落,赶回山顶宾馆。山上很冷,风很大,又乌黑,电视、手机都没有信号,还停了自来水,只得开了空调,早早睡觉。
20日凌晨4点多就被宾馆服务员叫醒,说日出再过半小时就来,于是赶紧起床,出门发现比昨晚风更大更冷(还没碰到过这么既大又冷的风),租了棉大衣,站在房顶朝着东方的天际眺望了40分钟以上,拍了十余分钟的日出视频。我儿子也在房里看了一会(我们房间的窗户正好朝着东方)。然后继续睡到上午9点多,这才起床、退房,沿回程再看了看,乘缆车下到中天门,在这里又逗留了一会,买了块“泰山石敢当”,我儿子买了把关公的“青龙偃月刀”。又乘旅游中巴下到山下。
已是中午,到火车站发现人太多,排队买票太难,且担心买不到座位票或卧铺,于是就去了汽车站,买了下午3点回北京的汽车票,在旁边的饭店吃了便饭,在泰安城的街上逛了逛、看了看,3点准时上车,晚上10点赶回北京。打车到家已是11点,再吃点东西、休息休息、办点杂事,就是21日了。
这次沿途花销,包括车费、门票费、住宿费、吃饭、购物,我们父子俩花了近2000元钱。不说其他,泰山的物价还真是很高,尤其山下山上简直是“冰火两重天”。山下很高级的宾馆,180元一夜;山上很差的客房,260元一夜——而且据说这还都是“淡季价”。在山上随便吃了一顿(一个土鸡蘑菇、一个红烧肉、一个土豆丝、一碟花生米、两瓶啤酒、三碗米饭),就要400元左右(在山下不过80元左右)。再加上127元的门票费、上山下山的旅游车60元车费、缆车费80元,这就去掉1100多元了。
又及,18日晚上从济南乘火车去泰安,等到快到时,我儿子说外面有许多的大火,山上着火了,火灾了。我还不以为然,说这可能是当地老百姓在烧荒草以利耕种,到处有,年年有,并非火灾,有什么稀奇?但直到20日晚上回京上网一查,才知道果然是泰山大火。没想到这次去泰山还遇上了这样一件难得遇上的事情,所以也值得提一提。
关于泰山日出与日落,历代已有很多名人写过了,如姚鼐、徐志摩、刘白羽等。我也不想再四平八稳、规规矩矩、详详细细——哪怕是浓墨重彩、文采飞扬、行云流水、如泻珠玑地来写一篇相同的文章了,并且不管怎么写也写不过他们的。
再说,那天早上观日出时,旁边一个小伙子最后竟然说:“原来这就是所谓的泰山日出。”似乎不以为然,很失望。其实我倒觉得,虽然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非常好,但也不算是很差吧。也许他是因为“得到的东西就不算是好东西了”的缘故。况且,毕竟花了这么多的钱与时间、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到这里并爬上山来,又住上一晚,起这么早、受这么冷,就是为了这一刻的,代价不可谓不大,重要性不言而喻。于是,这里还是要简单写两句吧。
泰山日出前后的那一段时间,东方的天际,颜色非常绚烂华彩、层次丰富、气势磅礴、境界广阔。它就像打开的一本书,或者是一把巨大的扇子,而即将升腾的太阳就在那书页或扇面的中心凹处,其上部扇面的主体是巨大的白色弧形空间,下部则艳丽而整饬:上面是黄色,中间是橙色,下面是红色。而它们的中间,被护拥着的正是那诞生并养育万物的“阿波罗”啊!

从天外村广场遥望泰山

中天门

从紧十八盘下往上看南天门

从南天门上往下看紧十八盘

天街
从天街看碧霞祠

泰山第一碑——大唐《纪泰山铭》

玉皇顶的泰山极顶1545米标志

在真正的泰山极顶(气象站)门口(还不是最高处)回看玉皇顶

泰山日落

泰山日出

乘缆车下山时回眸眺望泰山
澄清与泰山有关的两个长期谬误
第一,关于泰山顶峰在哪?
原来大家认为,泰山顶峰是海拔1545米的玉皇顶,可这次我们攀登泰山,为了观日出,住在泰山顶上的气象宾馆,听宾馆的负责人说起,这才知道,泰山的最顶峰并不是玉皇顶,而是气象站,其海拔1545米的标志也应该是在气象站里(显然,玉皇顶的海拔就没有1545米)。确实,不管是从玉皇顶看气象站,还是从气象站看玉皇顶,或是从它们之间的鞍部(据说是孔子登临处、孔子“小天下”处)看这两地,都发现气象站真的是明显高一些。更何况气象站的建筑还比玉皇顶的建筑高很多。但为什么一直以讹传讹,变成了玉皇顶是泰山极顶呢?
第二,泰山真的是平地上突起的一座孤峰?
过去都说,泰山是山东平原乃至华北大平原上独立耸起的一座孤峰,一枝独秀,傲视苍穹,周围毫无障碍,所以海拔虽然只有1545米,但显得格外巍峨,是其他任何名山所无法比拟的。其实我这次实地发现,在山东,在泰山一带,其实山还是很多的;从泰山上看,四周也还有许多山脉和山峰;就是泰山本身,也并非是一座孤峰,它其实还是一条山脉,有很多的山峰。
因此这样以来,泰山尽管还是很巍峨,却并没有我还没有来时所想象的那么神奇、那么独特,是平地突起单独的一座山峰了。它也只是许多山脉、山峰之间的一座最高峰罢了,附近比它略矮的山峰还是不少的。于是,它的巍峨突兀、无与伦比的程度也就大打折扣了。
我想,在中国众多的名山里,泰山之所以伟大,之所以特别,之所以著名,之所以令人神往、留连,主要并不是它的高,它的险,它的巍峨,它的风景如何如何好,其实这些它都是一般的(就是被说得如何如何精彩的泰山日出,也没有我此前想象的神奇),而是它的人文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