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大寿,去当“搬运工”
(2010-10-15 02:49:18)
标签:
生日不惑之龄搬运工老乡蜗居蚁族80后90后奋斗李子迟休闲 |
今天我看到了真正的“蚁族”、或者说“蜗居族”的宿舍楼。我确实是非常感慨,当然也很感动——那就是新新人类(以80后为代表,包括部分70后、90后),他们规模的庞大、力量的巨大、条件的艰难、奋斗的精神。
今天(现在应该算是昨天了)是西历10月14日,中历9月7日。是我的“不惑之龄”高寿啊!我的年老的父母,现住在长沙我弟弟那里,先后打了好几个电话来,叫我要么去他们那边过,要么他们来我这边过,大家一起小小地庆祝一下。因为像这样特殊的、重要的日子,人的一生也没有多少次啊!可我现在哪里有时间来处理这些?只能等这个月底看有没有时间了。呜呜,没办法。一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罗。
有意思的是,今天是我的诞辰,可我下午去当“搬运工”了。
事情原来是这样,咱湖南老家(同属一县)的一个小男孩,1987年的,(比我小17岁!多年轻啊!多美好啊!)他要来北京师范大学进修广告专业,因为对北京人生地不熟,只是从我们县的百度贴吧里找到了我留下的讯息(包括电话),于是就联系到了我,让我去帮他从北京火车西站搬运几大袋的书与行李,搬到他在清华东路那边的住处去。因为东西太沉、太多,他一个人搬不了。
于是我下午就去了。我们俩从车站托运处,领出他的几个大袋子,然后背到肩上,像初到北京来打工一样,或者像我16年前来北京上学时一样,先是在西客站走了很远的路,然后坐320路公共汽车到中关村,再转了一趟公共汽车,结果方向又坐反了,只好下车,再走了很长一段路,好不容易打了个出租车,这才把他送到目的地。小男孩对我千恩万谢,又很觉得对不起我。我说这没有什么,咱们是老乡嘛!你谁也不认识,因此找到我了,是信任我,是我俩之间的缘分,那我就应该代表北京欢迎你、帮助你啊!
后来他就请我在他住处旁边的一个小火锅店里吃饭,虽然店子很普通、吃得也很一般,但是两人聊得很热闹、很开心,那就很不错啊!
于是我看到了真正的“蚁族”、或者说“蜗居族”的宿舍楼。而他就住在其中。以前只是听说过,今天是初次真正看到,确实是非常感慨;当然也很感动——那就是新新人类(以80后为代表,包括部分70后、90后),他们规模的庞大、力量的巨大、条件的艰难、奋斗的精神。
这个地方是在北沙滩,清华东路上,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原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的东边,八达岭高速公路的西边,小月河畔。几栋新大楼,外看内看都与大学内的学生宿舍(现在叫了更好听的名字——公寓)差不多,其实却是一些建筑公司或物业公司、附近居民修建的集体住房、出租房,还分男女生楼,每栋楼三四层,每层几十间,每间十几平米,8人一间(据说还有6人、4人、2人甚至1人一间的,那房租就贵很多了)——这些倒是与大学生宿舍一样,但住民据说绝大部分并不是在校学生,而是已经毕业了的,或来进修、或考研的,或还没找到工作、或找的工作不是很理想(收入太低)的,或不想找工作、想自己做点什么的。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工作、不同的处境,彼此都不认识,“天南海北,但并不是怀着同一个理想,走到一起来了。”因为不是学校里的宿舍,又彼此不认识,这样管理起来就非常困难了,完全得靠个人自觉。
于是,偷东西、流行病、欺骗、男女性关系复杂与混乱、因为性格与生活习惯不同与利益冲突而打架、室内环境与卫生状况很糟糕……种种问题就在所难免了,比学生宿舍更加严重了。不过,大家都是已经毕业了的,年纪大了,相信应该更加懂事,更加自觉了吧。
还有就是,看这一带这样的楼房非常多,路上的人也非常多,都是男女年轻人,熙熙攘攘,拥挤不堪,极为热闹;旁边的饭店、商店、网吧、游乐场也非常多(都是面向他们开的,价钱非常便宜),里面也都是人。感觉规模、气势很大,确实要比各大学里的人还多,还热闹。
我真想也来这里住一段时间,体验体验、感受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