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近集中阅读了几部畅销小说的总体感受

(2010-08-23 00:56:16)
标签:

盗墓笔记

鬼吹灯

藏地密码

明朝那些事

狼图腾

杜拉拉升职记

山楂树之恋

一部书是好还是不好,质量是高还是低,不外乎以下几个因素:有没有塑造出典型、鲜明的人物形象,有没有精彩、曲折的故事,有没有优美、生动的语言,有没有深刻、独到的思想,有没有丰富、广博的知识,有没有很好的娱乐价值或实用价值。当然,一部书不可能把这些因素都具备,且都具备得很好;只能说,具备的这些因素越多、这些因素具备得越好,那这部书应该就越好、质量越高。

最近集中阅读了几部这些年非常著名的畅销小说。现在,我就拿这个标准,来衡量这些书究竟好不好、质量高不高。(当然,它们都成功了,而且非常成功。只是成功的因素非常多,也可能是该书的质量好,也可能只是题材好,也可能是迎合了读者群、迎合了时代,也可能是宣传、营销、炒作的技术高,也可能是设计、包装好,也可能是书名、作者笔名好,也可能是作者自己的名气与影响力的原因,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偶然因素,等等。而这里只谈书的本身。另外,每个人阅读的看法各不一样。我这里只是谈我自己的看法,但我尽量会结合甚至符合客观标准。)

1/鬼吹灯、盗墓笔记、藏地密码

这三部是这些年来中国罕见的奇书。这样的书,几年前是没有人会写的,写了也不可能出版或发表。因为,这样的题材,这样的内容,早几年纯文学领域是接受不了的,出版社也不会通过的(而且这些书在文字上,在内容的许多具体方面,也还有很多的不足)。而这些年,一是网络流通与发表的盛行,二是中国出版业的市场化更加成熟、加强,催生了这几部奇书的诞生(出版业市场化,或者说文化产业化,并非十全十美,而这是它的重要优点之一)。它更加鲜明、强烈地体现出,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之悠久、丰富、灿烂,中国地域之辽阔、神奇、奥妙,中国民间人才之多、之强、之神。它会让那些纯文学的作者、编辑、研究者们大跌眼睛:小说还可以这样写?小说还可以写这些?再说,它们还写得很好,卖得很好,影响很大!为纯文学所难以企及。

这些书的作者都不是专业作家,但是,你敢说他们不如专业作家?不,从某个方面说,他们要远远超过那些专业作家——除非这个作家的思想性达到鲁迅曹雪芹、艺术性达到钱钟书张爱玲,可许多年来纯文学领域哪有这样的人物?哪有这样的杰作?所以,那些纯文学的作家们,只停留在小圈子里的孤芳自赏,那你就只好干瞪眼吧!活该你的书卖不好!

这些书最大的优点,是故事情节乃至具体内容非常曲折、惊险、精彩、神奇。而我讲的那些别的因素,它们也都能具备得不错。曾经看金庸时,觉得金庸小说的故事是最好的;后来看黄易的《寻秦记》时,又觉得《寻秦记》的故事才是最好的;现在再看来这三部书,又觉得它们比《寻秦记》的故事还要精彩得多。所以说,既然这些书的故事如此精彩、内容如此丰富——这就已经算是不得了的奇书了,至少这些作者都是讲故事的天才,想象力方面的天才;另外在人物塑造、语言表达、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甚至思想性等方面也都还不错——那你能说这些书不伟大吗?

当然,由于作者并非专业作家,或者作者太年轻而积淀有所欠缺,或者没有用大量的时间来精心打磨,只是在很短的时段内把这个商品赶制了出来,因此这些书的缺点与不足是很明显的:一是语言表达的小问题很多。二是因为定位在通俗类、大众类、传奇类,所以对艺术性并非刻意去追求。三是整体的主题、思想的水平与价值就更不强调了(也不排除在具体许多内容、观点、倾向性上体现出不错的思想性)。四——这是最突出的,中国文化,或者说东方文化,很大的两个缺憾,一是缺乏信仰,二是缺乏逻辑性;中国的小说(包括电影、电视作品——尤其是那些虚构的、传奇的、以故事取胜的作品,如一双绣花鞋、神探狄仁杰、大宋提刑官、金庸古龙黄易的武侠小说、蔡骏的悬疑小说、前两年风行的鬼小说、一些现当代题材的破案谍战类影视剧等,只不过,如果作者的水平高一些、写作更用心一些,问题相对而言就少一些、没那么严重一些而已),最大的问题就是逻辑性太差,反映在这些小说上,问题尤其鲜明,虽然故事非常精彩,想象大胆、奇特,情节曲折、惊险,但是,其中的漏洞、破绽、前后矛盾、前后无关联、无法自圆其说、逻辑上不可能、情节发展不可能、硬伤(包括历史、地理、自然、社会、文化与生活常识等)等,那也是很普遍、很严重的,简直是无数无数(可有几个读者在阅读时会细细推敲这些呢)。

(另外,会不会太注重逻辑性了,就会影响想象力,影响小说情节的曲折、惊险、精彩呢?毕竟,其中一个是理性、一个是感性。也就是说,想讲好故事,就难兼顾逻辑;想注重逻辑,故事就难讲得天马行空、天花乱坠?这个话题可以讨论。但不管怎么说,一,在把故事讲得很精彩的同时,如作者的水平、积累更高,在写作的同时更用心、慢一些,考虑得更周全一些,问题、缺憾就会少一些。二,西方人注重逻辑,所以好莱坞的电影,欧美的小说,如《达芬奇密码》、《国家宝藏》、《木乃伊》、《古墓丽影》、《真实的谎言》之类,包括那些灾难片、科幻片、枪战片、警匪片、惊悚片等,以及欧文肖的著作,欧文华莱士的著作,福尔摩斯侦探系列,克里斯蒂的波罗侦探系列,凡尔纳、阿尔莫夫的科幻系列,乃至日本人多湖辉、松本清张的小说等,其不但故事情节精彩,而且逻辑性确实比我们做得好,漏洞少得多。)

但是瑕不掩瑜,这些书总体而言还是奇书,是了不起的书,是伟大的书,是虽比不上历史上中外的那些名著(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但是比起当今中国那些所谓当代“纯文学”来仍要强百倍千倍万倍的小说!

下一步,我还会就这三部书的每一部,再具体、详细地写些分析、评价的文章。

2/明朝那些事儿

这其实是一部历史著作,但因为其中的因素与小说类似,所以也可以放在这里,可以把它当小说来读。

这部书之所以成功、风行,最大的优点是语言精彩、手法新颖,而且他是开创的、走在第一的。当然,也提供了历史上的一些新史料、新观点、新评价。

如果说前三部书是业余小说家写的业余小说类杰作,这一部就是业余历史学家写的业余历史书杰作。它完全可以用鲁迅评价《史记》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评价之。即文学性之强,与写史类书的优点(把史讲得很好,史料、故事、知识、人物、观点、评价都还不错)的结合。

这个评价是不是太高了?其实,在我心里,它没有那三部小说高。因为那三部小说,属于纯虚构的故事,首要是把故事讲好,而它们确实讲得很好;而《明朝那些事儿》只是历史读物,故事的精彩性就差得多,这些人物、事件,其实大部分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不少,一方面作者的创造成分少了很多,另一方面从思想意义、哲学认识、作者立场等方面来看,它也是没有多少可取的。它最大的价值,不过是语言表达好,而且开创了这种新颖的讲历史的手法、方式而已。我所说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是指的这个。也因为如此,我在这里把这部历史著作放在小说一类。

另外,那三部小说作为故事精彩,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有人喜欢看的。而《明朝那些事儿》只会在这个时代突然火热。除了总体质量很高以外,它新颖的手法,加上是第一个开创这种写法,且赶上前几年社会上历史读物的热潮、对历史的新表达(包括读者的要求、作者的努力)的热潮,迎合了时代与读者群,还有就是借助了网络的宣传与推广,才是它成功最大的原因。所以,我前面说了,除了书本身的质量以外,它是拥有别的成功因素最多、最好的。

所以,尽管《明朝那些事儿》在近两年创造了中国图书发行的奇迹,令人无法想象的数字,但销售的持久性,绝对赶不上前面那三部,尤其是《盗墓笔记》系列(《鬼吹灯》虽然同样精彩,但一方面因为书名的原因,会受到中国的体制的打压;另一方面在手法与内容上,相对《盗墓笔记》似乎稍微陈旧、传统了一些——更接近于纯文学小说或者一般通俗文学小说,所以会差一些,所以作者现在写的新小说已改用别的名字了;而《藏地密码》则会受到地域的局限,也会慢慢冷却下来)。

关于《明朝那些事儿》,我过些日子同样会写单独的文章。

3/杜拉拉升职记、山楂树之恋、狼图腾、失乐园

这几部书的巨大成功,令我感到奇怪,总觉得其质量其实很一般,或者说也还可以,但还不至于达到如此大的销售与影响。我想,它们的成功,主要就不是作品的质量,而是别的因素了,如迎合了时代与特定读者群,网络等手段的宣传与推广,以及题材、书名、署名、设计制作等原因,以及偶然因素等。

《杜拉拉升职记》一书,语言其实很一般,故事情节也很平淡,实用性(即职场成功的那些规则与潜规则什么的)也没有宣传的那么高、那么多、那么有效——更多的还是杜拉拉这个角色的个案,但这种题材、内容、手法,迎合了写字楼里的白领,迎合了有小资情调的人,迎合了无数与杜拉拉背景、条件差不多,但没有达到杜拉拉如此成功的职场年轻人。

《山楂树之恋》一书,题材、作者的出发点是很好的,就是想写出六七十年代,下乡知青的单纯,当时那个时代情感的美好、纯洁,社会的恬静、平和、悠扬、抒情,以及怀旧情绪等。我也不否认有那样的时代,那样的人。但问题是,作者艾米,或者是女主角静秋讲得太过,因为在深厚情感之下而溢美太重,所以让人觉得女主角静秋太纯、太洁得不真实,而男主角老三又太完美、太好得不真实。所以,说句不太好听的,我总觉得,这是一部意淫之作,是没有这样的事,或有这样的事而没有这样美好、完美(人物与事件),而被作者(肯定不是年轻作者,而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或女主角即故事的提供者甚至是讲述者夸张了,歌颂得太过了,因而感到不够真实,太肉麻,太甜腻。

《狼图腾》一书,同样,思想主题、人物塑造、故事情节、语言文采都不算非常厉害。成功的原因,一是迎合甚至是引领了前些年的崇尚狼文化热潮,题材好,书名也好,且符合时代;二是作者的背景、小说的写作过程,被宣扬得很神秘、不一般;三是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部及其金丽红、黎波、安波舜们的图书营销能力实在是太强了,如封面设计得也很有吸引力。

《失乐园》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代表作,也是许多年前就畅销的著名小说,据说总发行已上千万册。如果拿它与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等代表作相比,它的成功就同样主要是质量以外的因素。如果说村上春树所有的小说的发行总量,肯定要超过渡边淳一;但是,村上春树还没有哪一部小说,包括最好的《挪威的森林》,能超过《失乐园》。可是,要说语言、故事、人物、知识、思想等等的质量,《失乐园》其实并不怎么样,哪里能跟《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等村上春树的几部代表作相比?《失乐园》就是关于性爱的描写、分析很多,当然水平也不错、质量也挺高,但问题一是这些东西若写得太多、太滥、太重,翻来覆去、连篇累牍就是男女在床上的那些行为、言语,那也让读者在阅读时觉得烦,觉得反感,觉得恶心;二是要说其文采、场面,村上春树的小说里虽然没有他这么多,但水平并不比他低,另外,他也远远比不上西方劳伦斯的《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与《热爱男人的女人》。不过,它当初之所以火了,一还是达到极致的性爱描写,确实是最大的卖点;二是反映了中年人情结,迎合了大量中年人读者。这种书也只是在日本能卖那么多,在中国就大不可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