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是什么?
(2010-05-20 15:21:52)
标签:
孔子屈原方孝儒袁崇焕谭嗣同柏杨李子迟人民中国现实杂谈 |
分类: 出版信息 |
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为了国家、人民而四处奔波、风餐露宿,知其不可而为之。碰到老农民荷蓧丈人,他却指责大圣人是什么:“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算什么先生?”孔子竟然还称赞他是隐士。
大文学家、政治家屈原报国无门,怀才不遇,遭到流放,在江边遇到一个渔夫。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夫则哂笑他:“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一身骨气、绝不屈服的明初忠臣方孝儒,顽强抗清却被诽谤的明末名将袁崇焕,致力变法图强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当他们在被推向刑场斩首、被残忍地千刀万剐时,旁边的百姓还在向他们吐唾沫,对他们破口大骂,说他们死得好,等着吃他们的肉、喝他们的血。
柏杨在其《猛撞酱缸集》一书中提到,他的朋友屠虹曾告诉过他一件故事,该故事发生在屠虹的故乡浙江,在抗战期间。屠虹有一个亲戚,制造沦陷区通行的伪钞,用以采购枪弹医药来打游击。该亲戚不幸在抗战胜利前夕被日本人捉住,枪决牺牲。当他的死讯传到他村庄的时候,正人君子听了,无不摇头叹息道:“这个孩子,什么都好,就是不肯正干,不肯走正路,如今落得如此下场。”
记得我当年念中学时,不努力学习,只知道看小说、写小说,沉溺于“歪门邪道”之中,投稿屡屡未果,学业成绩“危乎殆哉”,上大学仿佛毫无希望。我的父老乡亲知道了,便在后面连连摇头:“你看某某的儿子,真是没有出息,不走‘正路’!”
后来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滔天罪行”,“幡然悔过”,于是“猛醒回头”,“痛改前非”,开始努力学习、奋起直追,好不容易“蹩”进了一所名牌大学的门槛。我的父老乡亲知道了,把原本非常吝啬、保守的表扬也偶尔掏出片言只语来:“某某的孩子总算是走上‘正路’了!考上了这么好的学堂,将来是一定要留在中央、当大官了!”于是,巴结、奉承、敬畏我父母的,似乎也迅速多了起来。
可是我偏偏“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头脑“发昏”,不走“正路”,大学毕业时既未“留在中央、当大官”,甚至连首都北京都不留恋,去了一个落后的边陲自治区,干上了无权无钱的“教书匠”、“臭老九”。对我这种不按牌局、不遵守游戏规则、出人意料的选择,我的父老乡亲尤其失望、痛心甚至是埋怨、恼怒:“某某怎么这样不懂事理,傻得要死,将来还会有什么前途?那样好的学校,白读了,可惜啊可惜!”
如今俺在博客上偶尔写一些揭露社会本质、反映阶级矛盾、抨击黑暗统治、批评现实弊病,为广大民众说话的文章,却不时会遭到一些人的恶毒挖苦的谩骂、自以为是的否定、装腔作势的教导;也不知道这些人是麻木、下贱的普通网民,还是狡猾、阴险的官府中人及党徒。
人民是什么?这就是中国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