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齿铜齿纪晓岚4》的宿命:悲剧满篇,喜剧结尾

(2010-01-18 01:45:43)
标签:

纪晓岚4

张国立

王刚

乾隆

张铁林

邹静之

二月河

李子迟

影视

娱乐

文化

 http://tv.yntv.cn/category/2021205/2009/09/16/images/self_20090916_586.jpg

今晚看完了BTV的《纪晓岚4》,君臣三人,一个主子、两个奴才,其中一个忠、一个奸,在他们各怀心事而又心照不宣的哈哈大笑当中,结束了从最后再回过头来看便很滑稽、搞笑的跌宕激荡、刀光剑影、血风腥雨、斗智斗勇、爱恨情仇,终于又是一个大团圆结局。我们在佩服编剧邹静之讲故事的本事、欣赏几位主角(张国立、王刚、张铁林)的娴熟表演之余,却又不得不为它宿命的结局表示遗憾和感慨。

为什么说是宿命呢?因为你故事情节再怎么虚构、夸张,但主要人物、事件还是得符合史实。也就是说,电视剧在前面的故事里,不管把贪官和珅写得如何如何坏,可最后还是不能让他死。因为根据历史,乾隆皇帝生前并没有杀掉他。(历史上的和珅,确实很多缺点,很贪,贪财,贪色,专权,树立势力,傲慢,骄矜;但是,并没有电视剧里写得这么残忍,这么坏,有这么多条人命。)

这样以来,电视剧《纪晓岚4》主创组就陷入了一个很难圆满的局面里,也就是有了宿命:你说和珅要贪财就贪点财吧,那倒还可以不杀他,他也可以反省并改过自新什么的;但是,他害死了那么多好人,有那么多条人命在他身上,他是那么残忍、凶狠、阴险、毒辣,乾隆怎么还能饶他不死呢?那就太说不过去了吧。再说,纵使让当皇帝、主子的乾隆放和珅一马,未免不行;可你纪晓岚是个著名忠臣,是个大好人,是老百姓的形象代言人啊,你为什么不阻止?你为什么对乾隆不杀和珅的做法不竭力劝谏?而且,你还与和珅那么友好、亲近(真的,四部纪晓岚,纪与和二人的关系越来越友好、亲近,虽是一忠一奸,却简直成了好同僚、好兄弟,有时甚至还是同盟军呢),“铁三角”越来越紧密、稳固。那你对得起死掉的那些好人吗?对得起天下百姓吗?对得起你头上这个忠臣的帽子吗?你这还有没有原则性啊?可是,根据历史,和珅并没有被杀,所以电视剧最终又不能杀他。

因此,前面的故事既要编得天花乱坠,不这样全剧就不好看;而结果又必须在大问题上,在大是大非方面符合历史,否则就完全不真实了,观众不买帐。这就让电视剧主创组无法自圆其说了。也许,你越是会编故事、编得越好,就越难把结局说清楚。这就是在虚构和历史之间的宿命关系。

历史戏说不是学术研究,大家看了哈哈一笑,也许不用那么认真。在《刘罗锅》、《纪晓岚》系列里,可以把和珅写得很坏;而在二月河的《乾隆王朝》里,又可以把和珅写得很好。这都没有什么,戏说的嘛!可是,在你这同一部剧里,那总得能给个圆满的说法,能自圆其说嘛。一个贪官,最后不了了之,倒还可以,顶多抄没他的全部家产就是,再说他们往往都是有功之臣、勤勉之臣,即便放到今天,许多大贪官最终确实也没有被枪毙嘛;而一个凶手,一个暴徒,一个歹人,一个刽子手,一个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可怕的魔头,仍然如此任其逍遥法外、不了了之,电视剧就这样混混沌沌,哈哈大笑便结束了,一笑消解一切,那实在算不得如何好玩啊!至少,让我们今天的观众看了,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不错,你要说今天是个和谐社会,所以不喜欢悲剧,所以要大团圆结局;你要说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性格,是不喜欢悲剧的,缺乏欧洲的悲剧意识与悲剧传统,看看最能代表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太极图,也就是那么混沌、交融,在《纪晓岚4》的最后,乾隆也在大谈阴阳、忠奸、善恶结合与统一的观点(真的,四部纪晓岚,在一些观点的阐释上,如聪明的皇帝应该如何驾驭大臣,朝中要既有忠臣、又有奸臣,皇帝就是要在其中平衡他们和力量和关系,云云,这些对话实在是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了;其实,这些不说或少说会更好的,保持含蓄、让故事情节本身来体现才更高明),这都可以。然而,在整个一部《纪晓岚4》里,前面那么多悲剧,最后却又是一个喜剧结局,这样你能说得过去吗?观众看了能觉得全剧流畅、合理,因而感到舒服、满意吗?

和珅极坏,却不能死;悲剧满篇,喜剧结尾——这就是宿命的《纪晓岚4》的全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