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的父母散文生活记录李子迟休闲 |
黑点是我家乡位置
几天前清明节时,我那年迈60岁(我爸今年59岁,我妈整60岁)的老父老母,终于离开呆了多年的城镇,回湘中的乡下老家定居去了。
算起来,我爸出来工作有40多年了,我妈也离开农村近30年了(最开始是办商店——那还是80年代初,算是商业界的“先驱”呢,可惜没有坚持多久,她就因为心脏病而不得不回到家庭中)。他们先是在我爸工作的乡政府,时间最长,一直到90年代中期;后来又调到镇政府,又坚持了多年;本世纪初,他们搬到了县城,因为我妹嫁在县城,先是找了套城郊的农家院租住了一段时间,等我妹家建了新房子后,就暂住在他她那里;前年,我那才30岁的妹不幸胃癌去世后,两老心情很差,被我弟弟接到长沙,住到最近,大概不到两年时间。除了在这几个地方住过外,2004年他们曾到我南宁的家里住过两个月,2006年他们曾到我北京的家里住过个把月——其他任何地方就都没有去过了。
人一旦年纪大了,叶落归根的想法就越来越强烈。应该说是好长时间前了吧,两老就一直要求回老家去。可我们兄妹还是建议他们跟着我们——只要跟着其中一个,再偶尔到另外几个那里走走,另外几个也经常过来走走,这不就好了吗?我们的意见,他们总得跟着我们一个,这样也没那么孤独,而且有什么事总有人在身边照顾得上;再说,城里面还是交通方便点,大家互相走动也容易点;第三,城里生活也方便点,离医院也近点,看病也容易点。要是回去,我们都不在身边,谁照顾他们?而且,乡下离医院远,交通也落后,看病怎么办?
最重要的是,很多年前,为了供我们上学,家里的那套房子也卖掉了,他们回去,住哪里呢?当然,我们要是有钱,大家凑几万块,就可以在乡下再修一套新房了。可是,我们在城里生活也不容易,开支大,挣钱难,一下子哪里拿得出这么多现金?天上又不掉金元宝,掉下也没被我们拣到。特别是,若干年后,他们都不在了,我们建在老家那套房子,又该派何用场?很不现实。
其实,另外很多人也劝过我父母,可他们就是不听。老年人的心情,应该可以理解吧。不过,性格就是命运,这句话也是说的他们啊!
可不,3月底我打他们电话,还在长沙。才几天后,4月初,他们打电话过来,就已经在老家的村里了。他们离开乡下几十年了,刚回去,心情还是很高兴,觉得什么都好。村里山上已经立了移动的塔,手机信号还是很强的,通话声音挺大的;公路也基本上硬化了,而且说不定就快铺柏油,快通班车了;村里空气好,水好,他们每天里走走、看看、动动,倒是很舒心的,身体也好得很,睡得好、吃得好,根本不用去看什么病;春天来了,山上绿绿的,田里青青的,水也涨了,天气很暖和,春风吹得身上很爽,清明节他们还上周围几座坟山了,给爷爷、奶奶、曾爷爷、曾奶奶去“挂青”;过两天就让妹夫把他们在县城的一些家具用车子运回去,一切就都妥了——唯一不足是没有自己的房子,他们暂时住在一个远房叔叔、也是我爸的好朋友家。所以,他们叫我们多挣钱,这两年寄些钱回去,给他们把新房子修起来。最后他们说:“我们回来就一直在这里了,就不打算出去了。”很坚决,斩钉截铁的。
既然这样,那就好吧,让我祝愿他们在乡下生活得好。说实话,出来这么多年了,我也想回去看看了。我对他们说:“那我过段时间和老婆、孩子一起回来看看你们吧。”他们却说:“你们要是忙,不方便,那就不用回来了。回来干什么呢?”但我想,今年什么时候有空是一定要回去的,看看他们,看看生我养我的那方土地,看看那些父老乡亲们。
当然,另一个更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多挣钱了,给他们把房子修起来,那才比什么都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