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杂谈于丹孔子易中天三国演义 |
分类: 出版信息 |
问是于丹伟大还是孔子、庄子伟大,与问是易中天伟大还是陈寿(《三国志》)、罗贯中(《三国演义》)伟大,是董仲舒、朱熹伟大还是孔子、孟子伟大,是金庸伟大还是鲁迅伟大,是张爱玲伟大还是沈从文伟大,是汪国真伟大还是海子伟大,是尼采伟大还是周国平伟大,是余秋雨伟大还是朱自清伟大,是季羡林伟大还是胡适伟大,是纪晓岚伟大还是曹雪芹伟大,是韩寒伟大还是王勃伟大,是姜戎(《狼图腾》)伟大还是贾平凹(《怀念狼》)伟大,是章子怡伟大还是刘晓庆伟大,是邓丽君伟大还是梅兰芳伟大,是刘翔伟大还是朱建华伟大,是贝克汉姆伟大还是贝利伟大,是比尔盖茨伟大还是爱因斯坦伟大……道理类似;但不等同。
首先,于丹当然也比较伟大,她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讲坛和书籍,以其出色的口才、明确的解读、生动的阐释,赢得了广大观众和读者。但是,相形之下,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不是更伟大吗?不是比于丹伟大百万倍吗?于丹与他比较起来,不就是沧海一粟,不就是蚂蚁和巨人,不就是蚍蜉和大树,不就是日月光华和凄清晨星吗?有些网友说,传播、实用也很重要,这自然不错;但问题是,那些原创的、思想的大师不是更重要吗?
然而,相反,今天的于丹女教授成了全国著名的“学术明星”,名声赫赫,图书畅销,钞票大把,众人吹捧;当年的孔丘先生却无人理解,被老百姓当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游说各国被几乎所有君臣蔑视,“惶惶若丧家之犬”,狼狈不堪,只能自我解嘲式地称作“知其不可而为之”——两者的命运怎么如此悬殊、颠倒?
关键在于,今天是商业时代,是传媒时代,还是“和谐时代”(其本质是顺从,是麻木,不要有思想),社会三大关键词,除了麻木,还有实用、娱乐。人们不关心真理、本质,不关心文化、学术,更计较利益和享受。于是,在大量平庸、浅薄、自私、世故的民众的需要下,在利益的驱使下,在商家(包括政府)的策划下,在媒介的支持下,炒作、包装出了一批又一批文化、学术乃至娱乐、体育界的“明星”,高高在上,名利双收,不可一世,似乎他们就是大师,就是精英,就是伟人了。
这些人自然有他们的本事,有他们的特色与优势;但是,与那些真正思考、创造的大师比起来,他们还是世俗、肤浅、平淡多了。他们只不过能迎合当下时代,迎合部分民众,迎合市场,迎合商家,甚至迎合统治者——“迎合”也可以理解为至少不敌对——罢了。于是,他们倒似乎成了“大师”,洛阳纸贵,炙手可热;而真正的大师却只能“向隅而泣”,“茕茕孑立”,冷清得很。
不过,于丹之流再热闹也只在一时,仿佛昙花;而孔子等人的影响,却是深入的、永远的,是民族的恒星,是人类的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