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亲眼目睹的一件不可思议的“灵异故事”

(2007-08-31 23:39:30)
标签:

我儿子

小区

围墙

小孩

祖孙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浩浩时空,芸芸众生。在我们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的这个巨大而古老的蓝色星球上,还有许多今天的科学仍无法解释的不可思议的事情。虽然说,天机不可泄露,但因为是发生在我本人身上,是我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一件真实故事,那今天不妨就把它讲述给大家听听吧,希望有高人师傅能给我指点指点。这个故事是发生在遥远的8年多之前,而这篇文章则是写作于7年之前。——作者题记
+我亲眼目睹的一件不可思议的“灵异故事”
北京西南远郊的傍晚(非虚构文体)
    我现在住的这个商品房小区,是在北京西南的远郊。只可惜仅能再住几天了。也许今天撰写此文,还有纪念在这里3年多时光的意思吧——毕竟,这是我人生中第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2004年我买了这套房,可现在我又要把它卖掉,决心回南方定居了。
    我们小区的周围都是农村,小区的名字就叫田家园,一个很田园、很乡土的名字。小区南边的围墙外,便是一个小村庄,住着几十户人家,还有大片的麦田和菜地、干涸的河床和桥梁。我经常会在得空时,独自一个人或带着我那一两岁的儿子,走出去玩玩。

    那是去年,我儿子在这个北京的新家里呆了半年左右,从4月到9月。我们在这里几乎毫无亲戚、熟人,邻里之间也基本上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连在楼道里碰见了,也只是侧身而过,从不互打招呼。我没有同事、朋友,我儿子还小,尚未上学,也没有老师和同学、小伙伴。平时就我们一家三口过日子,与外界根本没有交往。

    就在去年9月中旬,儿子和他妈妈准备与外公、外婆(他们来接他)一起回南方的头天夜里,晚饭过后,大概7点左右吧,我带他下了楼,在小区里的小径、绿地、运动场、广场散散步。毕竟他就要离开我一段日子了,所以也顺便培养培养父子感情。兴许是开发商想节省点开支吧,小区里的路灯比较少,比较暗;而且,那天傍晚也根本没有月亮和星星,夜色比较黑。我们走着走着就到了小区最南边的围墙处。

    这时我们突然听到墙外一个老大妈的声音,让我从围墙上拉她进来。原来,这围墙上有个缺口,平时经常有墙外的村民从这里抄近路进小区来游玩,或者是墙内的住户从这里抄近路出去办事。围墙不太高,缺口又比较大,只要在里面或外面站着个大人,稍稍帮一下,进来出去都很容易。而像我这样的小伙子,或者是大孩子,根本不用人帮,自己“蹭蹭蹭”就过去了。

    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有个老大妈带着个小孩站在墙边,说是让我拉他们一把,他们想进来玩一玩。这当然好办,我马上照做了。我先是把那个小孩抱了进来,然后拉了大妈一把,她就很容易跳过来了。当时我看得他们祖孙俩不是很清楚,大致觉得那大妈60来岁,挺慈祥、朴实的,应该就是墙外那个村庄的老百姓。小孩与我儿子年龄相仿,也就两岁左右吧,个头也差不多。他们进来后,我和儿子与他们便一起朝小区中部的游乐广场走过来,边走边谈着。

    听那大妈说,他们就住在围墙外那个村庄东南角的那套房子里,离这里很近,他们天天进小区来玩——可我平时在这小区里,好像从没见过有这么一对祖孙俩。

    后来她又说,她孙子今年两岁了;我赶紧说,我儿子今年也是两岁。

    她又说,她孙子是2004年生,属猴;我赶紧说,我儿子也是2004年生,属猴。

    她又说,她孙子刚刚过了两岁生日;我赶紧说,我儿子也是刚刚过了两岁生日。

    她又说,她孙子是9月3日生的;我赶紧说(这时我已吃惊得不得了啦),我儿子也是9月3日生的。

    她又说,她孙子是上午生的;我赶紧说(我稍微松了口气),我儿子是近晌午生的。

    但我还是十分惊讶,当然也十分欣喜。没想到,我们在这个小区生活了这么久(我儿子和他妈妈倒是偶尔才来住段时间,我可是坚持住了近两年了),本来举目无亲,而且平时与人素无往来,却突然有了这么个与儿子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小孩,真是缘分啊!

    但我还是有一丝遗憾,偏偏我儿子明天就要离开这里,回南方了。为什么我们不能早日认识呢?但我又想,反正我们家就在这里了,我儿子不是很快又要从南方回来的吗?他们还可以再见面嘛!

     再走一段路,到了运动场,路灯也亮了些,我儿子便与刚认识的小伙伴在一起玩了起来。对这个大妈,我不好仔细打量,也没再与她过多交谈,只觉得是一个长相普通的农村妇女而已,没什么特殊之处。倒是那个小孩,我仔细端详了一段时间,他不但与我儿子年龄相同,身上衣服也差不多,且个头都很相似,长得几乎一样高,身体胖瘦也很接近,连五官都大有些像。不是我自己吹,在北方,五官、肤色有我儿子这样精致、秀气、娇嫩的小孩极少(就是在南方也不多)。而这个北方的农村小孩长得这样好,实在为我平生所仅见。

    而这两个本来啥事也不懂的小孩,此刻似乎心里也都挺激动、兴奋的,就像是遇到了人生中的另一半一样,或者说像是一对双胞胎,两只手拉得紧紧的。

    因为时间比较晚了,我就没有再多呆下去,很快就带着儿子回家了,而那小孩和他奶奶继续还在广场上玩。像我这样难免沾了点臭文人气的人,平时就好激动,又碰上今天这样不能不让人激动的场面,心绪反应之强烈可以想像得到。我一回家,就对孩子他妈讲了这件事。他妈也很高兴,说,那等下次咱小子再来北京,就有个好朋友了嘛!我也说,是啊!

    那天夜里,我安静下来后,回头想了想,我总觉得今天傍晚这件事,至今还仿佛一场梦一样,怎么这样巧,这样突然,这样神奇!除了我前面提到、当场感受到的一些惊讶之处外,我还发现,那个小孩,当我抱他过围墙缺口时,身上似乎有种颇为激动、明显的反应(被陌生人抱着),这与他才两岁的年龄根本不相称啊!那个老大妈,她与我交谈,那么主动,那么热情,话那么多,也似乎不像个北方妇女啊!而且,她讲的那些内容,她讲话的口气,虽然不是说好得多么令我惊异,却也比她的没文化的普通农民妇女的身份要好上不少啊!

    只可惜,因为那天傍晚时间太短暂,而且事情是突然发生的,太仓促,我太激动,不够冷静,脑子一直有些迷迷糊糊,便没有与那个大妈再深谈下去,根本没有问她姓什么、小孩叫什么名字等。因为这样,下次我们即使要去找他们,也只能仍然像这天傍晚那样靠运气去碰,而没法直接地、明确地找上门去。

    不管怎么说,第二天,我儿子他们就回南方去了。此后,我在这个小区内与周围就一直没见过那对祖孙俩;而且我前面说过,就是在那天傍晚之前,我来这个小区两年多了,也一直没见过那对祖孙俩。

    直到今年,前段时间,我儿子又来北京住了些日子。我想起了去年的往事,试图带着他去找他们。可我们无数次在小区围墙外那个村庄里里外外走动、停留、观察,仍然是无功而返……遂有今天完成此文。

    再补充几句。就在去年我儿子离开北京的第二天,也就是我们见到那对祖孙俩的第三天,我自己曾一个人去该村庄旁看过。记得那个大妈曾提起过,她的家就是村庄东南角的那套房子。可在我眼里,那套房子早已空无一人,门窗都被拆除了,只余下四墙和屋顶,完全是一片废墟,显得格外荒凉和冷清。而我依稀记得,就在前几天我还经过这里,它还住着人,好像是个废品收购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