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梁家河

(2024-12-22 09:23:25)
标签:

杂谈

梁家河

插队

分类: 旅游杂记
梁家河——一个把心留住的地方走近梁家河        10月7日是国庆长假的最后有一天。早六时许,我们一行四人驱车前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下乡插队生活了七年的地方——梁家河。
梁家河位于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镇,距离我们大约250公里,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于上午十时许抵达了梁家河景区游客中心。
其实,梁家河景区游客中心就在文安驿镇,在此必须买票乘坐景区观光车方才能到达相距约五公里的梁家河村。
沿着蜿蜒曲折,一直上坡的柏油马路行至十多分钟就来到了处于河谷中的小山村——梁家河。
步入村头,迎面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知青井”指示牌,顺着指示牌的指引,我们向右行约百米就可看到石砌的非常具有陕北特色的三孔窑洞,最为醒目的是在窑洞前竖立着一块矩形状的石碑,上面镌刻着鲜红的四个大字“饮水思源”。走近这三孔窑洞,一孔闭门上锁;一孔内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1973年带领村民们打下的饮水井;一孔是关于这口井来历的介绍,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以前,梁家河村民的饮用水都取自河岸边开挖的渗水坑,当进入夏秋多雨季节时,常被洪水淹没,这样的临时水源,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水质也不好,因此,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村民们打下了这口井,彻底解决了梁家河村民的饮水问题,时至今日这口井依然是梁家河村民的饮用水源。走近梁家河
从知青井向上行穿过一片打谷场就是梁家河的村委会,这里有一座2012年新建的“梁家河村史馆”,该馆以文字、图片、实物以及影像的方式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梁家河村的发展历程,特别展示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知青在梁家河战天斗地的激情岁月,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是习近平总书记人生的第一步,他在此度过了风华正茂的七年(1969年1月——1975年10月)时光,在历练身心的过程中,“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可以说,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孕育初心和使命的地方,所以,他才会在1993年和2015年两次回到梁家河,他才会感慨的说:“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这么多年来,家乡每一点发展变化都让我感到高兴,家乡每一次灾害事故也都让我牵肠挂肚。”
走出村委会,跨过一座小石桥,沿着柏油马路上行不远就是梁家河知青旧居——三号知青点。只见在其低矮狭小的门前并排前竖着两块黑色的石碑,一块上书写着“梁家河知青旧址”,另一块上书写的是“陕西省第一口沼气地”,紧挨着这块石碑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1974年5月带领村民们修建的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当时习近平总书记担任了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为了尽快推动经济发展,他亲赴四川学习了办沼气经验,回来后就立即付诸行动,带领村民们建成了这口沼气池,及时解决了村民们做饭、点灯的问题,并在1975年8月通过陕西省沼气现场会把沼气经验推广到了全省。走近梁家河
梁家河这座三号知青旧居是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北京知青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在梁家河村民的帮助下,于1970年亲自动手修建的窑洞。移步走进这座知青旧居,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整齐的石砌土窑洞,依次进入游览,有缝纫社,有沼气展室,有磨坊,有代销点,还有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居住过的窑洞,其间,标识着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居住的位置,并陈列着被褥、炕桌和油灯等。据介绍说,这孔窑洞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孔窑洞,从1971年10月至1975年10月,他在这里生活、劳动、学习,度过了“四关”,即跳骚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并“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他真诚的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在梁家河获得的。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从三号知青旧居继续上行数百米,在马路的右侧就是一号知青旧居,既是村民张清源的家,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插队来到梁家河后的第一个住所。1969年1月23日,北京1300多名知识青年来到延川县插队落户,她们先是搭乘知青专列从北京驶往陕北,经过一天一夜后,抵达陕西铜川,然后换乘汽车越过黄土高原的千丘万壑来到延安,继而再被分配到县、镇、村,当时梁家河大队分配了15名知青,其中有一人就是习近平。现在这里依然保持着原样,窑洞门口挂着金黄的玉米棒子和红辣椒,窑洞内陈列着从前使用过的生活用具水缸、茶壶、碗筷等,炕上摆放着铺盖,呈现出陕北农村特有的传统气息。
从一号知青旧居再向上行约百米就是二号知青旧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第二处居所,也是当年在自建三号知青旧居时过渡性的临时居所,这一知青旧居与前两所旧居大同小异,我们参观游览后就原路返回离开了梁家河。
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人生的第一站,他不满16岁来到这里插队落户,劳动锻炼,他在这里入了党,担任了生平的第一个职务——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在这里增长了见识,锤炼了意志,并与这里的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才会深情的说:“1969年,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待就是七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走近梁家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电影《下女》
后一篇:《风流一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