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十条》

(2024-08-08 12:21:43)
标签:

杂谈

张艺谋

正当防卫

第二十条

分类: 影视片花
在商业化和现实性中挣扎的《第二十条》
——观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优秀的人物都长于与时俱进,“国师”张艺谋似乎也是这样,可以说,今年春节档上映的电影《第二十条》就是张艺谋与时俱进的明证
电影的本来属性是反映生活,娱乐大众,教育世人,但近年来的电影有些变味,大多趋向于商业化,为赢得高票房。以文艺片《红高粱》出道,以现实题材《秋菊打官司》享誉影坛的张艺谋,也顺应着时代的潮流,自觉走进了电影商业化的泥沼。
片名
电影《第二十条》的片名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即“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本片的内容其实就是通过活生生的案例来阐释“什么是正当防卫”,或者说通过生活案例精准的解读“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或“故意伤害”的区别。我觉得,本片若用“正当防卫”做片名,则一目了然,直指实质,而张艺谋之所以刻意的用“第二十条”做片名,具有朦胧感和玄虚性,是为了让人一时不明其理,难解其意,从而达到博人眼球,求得关注的目的。
类型
本片官宣的类型是喜剧,其实我认为本片的内核应该是现实题材的剧情片,进一步说它就是法治类型片,甚至可以说是普法宣传片,与张艺谋之前的《秋菊打官司》有些类似。我曾经试图揣想,若去掉本片中的喜剧元素,而像《秋菊打官司》一样采用纪实的手法来演绎王永强正当防卫这一案件,同样可以赢得《秋菊打官司》的震撼效果,而张艺谋之所以在本片中强行嵌入喜剧元素,我认为主要是受到了去年上映的电影《满江红》商业效应的影响。《满江红》以岳飞被害的历史事件为背景,用喜剧演员沈腾的搞笑赢得了“满堂彩”,这次《第二十条》又照葫芦画瓢,以刑法《第二十条》的正当防卫为主线,请来沈腾的搭档马丽专门负责、担当、实施全片的搞笑,其目的还是为了赢得像《满江红》一样的票房。
演员

明星就是流量,大咖就是效益,张艺谋也深谙其中的玄机,所以,本片也像“我和我的”系列主旋律影片一样,汇集了当红的一线演员,男有雷佳音、张译、于和伟、王骁、李乃文,女有马丽、高叶、赵丽颖,老有范伟、丁勇岱、杨浩宇、许亚军,少有刘耀文、史彭元、陈宣菲,还有金牌配角阿如那、王沛禄、蒋奇明和喜剧明星潘龙斌、乔杉、蒋诗萌等等,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张艺谋选定的这些演员大多来自2023年火爆的两部电视剧《狂飙》和《漫长的季节》,由此可见,张艺谋为了追求本片利益最大化的良苦用心。

通观本片,毋庸讳言,张艺谋对片名的确认,对类型的界定,对演员的遴选等都是为适应市场商业化的包装,其实,他的骨子里还钙化着现实性和文艺性,从故事的设计,可以看到他对现实的关注,从主题的彰显,可以看到他对生活的理解,熠熠生辉的亮点闪耀着他卓尔不群的才华。

故事

本片的故事由三个案件组成,即,

王永强反杀村霸案:王永强的妻女都患有言语残疾,为了给女儿治病,王永强不得已向村霸借了高利贷,村霸前来逼债时,将无力偿还的王永强捆锁在门外,当着他的面侵犯了他的妻子,王永强挣脱束缚后,与村霸打斗,村霸大怒,欲到车上拿刀,情急之下的王永强用剪刀将其捅死,公安机关以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将王永强抓捕。

韩雨辰反对校园霸凌案:韩雨辰在某重点高中借读,偶然在厕所遇到有人霸凌同学,他怒不可遏,痛揍霸凌者,不慎将其鼻梁骨打折,霸凌者的父亲是学校的教导主任,他把韩雨辰告到警局,要求韩雨辰给自己的儿子道歉,否则韩雨辰就要接受治安拘留处罚,这将为韩雨辰的大学梦蒙上阴影。

张贵军防卫过当案:公交车司机张贵军在工作途中,看到有几名歹徒在车上对一名年轻女生耍流氓,他见义勇为,在与歹徒的打斗中把其中的一名歹徒打伤,随后张贵生被指控为犯了故意伤害罪,判刑三年,服刑期满的张贵生一直不服,长期上访,欲求公平正义。

这三起案件的共同点是都给对方造成了伤害或死亡,按照惯常的法律认定,王永强、韩雨辰和张贵生的行为都造成了防卫过当或者是故意伤害,但从这三人的行为动机来看,韩雨辰和张贵生都是见义勇为,抱打不平,而王永强是在危及生命下的奋起反抗,应当说都是正当防卫,试想,王永强若没有捅杀村霸,他就可能被村霸杀害,韩雨辰若不是打伤霸凌者,他就可能被群殴,张贵生若不是打昏歹徒,他就可能被歹徒伤害,所以说,本片所演绎的这三起案件都是对正当防卫的深刻剖析和理性解读,都是在捍卫法律的尊严——“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

亮点

本片虽然槽点多多,如,雷佳音和马丽无休止的令人脑痛的争吵,再如,马丽时不时的蹦出一句令人发笑的台词,还有,三个案件相互交叉被切碎后的凌乱,但其中有两个桥段令我震撼和感动,这或许就是本片的最大亮点:一是当吕玲玲被处分后,韩明对王永强案有些迷茫和颓废时,吕玲玲噙着泪,怒火燃烧的质问韩明一段,既展现了一位检察官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也表明了她对法律神圣的认知: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所有正确的事情都有代价,但是,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另一是韩明在最后听证会上慷慨激昂,义正言辞的对陈述,可谓掷地有声,振聋发聩:法律的权威来自于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一次犯罪污染的是一条河流,一次错误的裁决污染的是整个水源;我不相信没有天理的国法,我也不相信没有人情的天理。

主题

本片通过三个并行的案例,其主题似乎是对《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的犀利解读,但仔细辨析后,我觉得在每起案件的背后都隐约晃动着孩子的身影,如果不是为了给女儿治病,王永强不会向村霸借高利贷;如果不是为了儿子的大学梦,父亲韩明不会是非不分的让儿子给教导主任的儿子道歉,母亲李茂娟不会像教导主任大打出手;如果不是女儿的一再要求,李贵生不会坚持不懈的持续上访,直至献出生命,所以,我认为,本片通过三个有关正当防卫的案例,最后将主题升华为“一切为孩子”这个天下父母共鸣的哲理,这是张艺谋独辟蹊径的力道,也是他古稀之年历经沧桑后的感同身受。

 

                      《第二十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宋氏三姐妹
后一篇:秦陵兵马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