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

(2023-06-01 15:40:03)
标签:

杂谈

泰坦尼克号

幸存者

中国人

分类: 影视片花
探寻中国幸存者,揭密华人血泪史
——观罗飞导演的纪录片《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
1998年电影《泰坦尼克号》在国内的上映,呈现出一种空前的观影高潮,由此,也给众多人铸就了“泰坦尼克号”的情结。
二十多年来,关于“泰坦尼克号”的话题始终没有休止,人们在唏嘘着那次海难的残酷,在回味着杰克和露丝的缠绵,但谁没有想到,在那艘豪华的巨轮上,在那场骇人的海难中,竟然会有中国人。
2009年,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英国人纪录片导演罗飞,在与他的朋友——海洋学家、历史学家施万克的一次偶然交谈中,得知“泰坦尼克号”上有中国幸存者的信息,他也像我们一样吃惊和激动,随之,他把吃惊和激动转化成了行动,开始追寻这个连中国人都不知道的“中国故事”,这就有了这部纪录片《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
本片导演和编剧罗飞说:这不是一部纪录片,而是一部侦探片。因为罗飞和施万克带领着一个二十余人的团队,经过六年在全球二十多个城市的探寻和拍摄,才大致勾勒出了从泰坦尼克号上死里逃生的六位中国幸存者的经历和人生轨迹。
本片在开篇通过施万克的演讲,首先向我们传达了三个方面的信息:
一是当年沉沦的泰坦尼克号上有八名中国人,其中有六人生还,特别是有一人是从海里拖上来的,他可能是泰坦尼克号上最后一个获救的乘客;二是有关这八位中国人的信息资料很少,就是这六名幸存者的逃生经历,不但没有被记录,反而有刻意被抹去之嫌;三是这六名幸存者的背后肯定有他们的故事和家人。
施万克和罗飞就是要揭开泰坦尼克号上中国人的谜团,这或许也就是本片的宗旨。
第一:这八位中国人为什么会在泰坦尼克号上?
因为当时适逢英国的煤矿工人正在罢工,迫使所有欧洲的船运公司都停运了,由此,雇佣这些中国人的唐纳德轮船公司,就想把他们派到北美航线上的安妮塔号上去工作,这样,唯一去北美的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就成了他们不可选择的搭乘。
第二:这些中国人来自哪里?
他们都来自中国台山。上世纪二十年代,国内战火连绵,民不聊生,再加之台山一带人多地少,洪水暴涨百姓生活极为窘迫衣食没有着落,所以,很多人不得已远渡重洋,背井离乡到海外去谋生,这八位就是其中的分子
第三:为什么这些中国人的信息资料很少?
1912年4月14日晚,当泰坦尼克号撞到冰山上沉没于大西洋后,几乎所有的幸存者都被卡帕西亚号搜救船送回到了纽约港,而唯有六名中国幸存者,他们没有下船,在卡帕西亚号上度过困苦寂寞的一夜后,第二天,便被带到9号码头,登上安妮塔号水果运输船去了古巴,然后,再也没有他们的任何信息。造成这种凄厉现象的原因是,当时美国正在实行《排华法案》,几乎禁止所有中国人合法进入美国本土,即使抵达纽约港的这六位中国人不想再次坐船,不想再看见大海,他们也无可奈何,只能再次登船出海,离开美国。《泰坦尼克号》导演卡梅隆称:美国当时的排华政策是一项美国的暴行。这种残酷的暴行,这种荒谬的排斥,让中国幸存者的行踪和信息像泰坦尼克号一样沉没于茫茫大海之中。
片中有一个令人困惑的事实,泰坦尼克号上的幸存者大都有向后代们讲述他们传奇故事的过程,而这些幸存的中国人却没有,他们完全是沉默的。如,片中重点采访的方荣山的儿子就表示:他的父亲方荣山一辈子也没有向身边的人提起过这段经历。其中的原因就是在美国排华情绪仍然存在,且对泰坦尼克号上中国幸存者诬陷气焰嚣张的情况下,他们为了生存,不能对抗,唯有沉默。或许还有另一面,正如片中揭示的,对这些从泰坦尼克号上生还的中国人来说,这个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船难不是他们人生中的最大灾难,只是他们人生旅途中的一场小小坎坷而已,所以,他们甘愿沉默。
本片的初衷是在追寻泰坦尼克号上中国幸存者的足迹,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这些人的足迹,这些人被历史的尘埃模糊,令人惋惜,但编导们在苦苦探寻的过程中却揭开了一代海外华人的一段血泪史,拆穿了美国等欧美帝国掩盖了一个世纪的谎言,这看似有些歪打正着,其实是历史在大浪淘沙后的必然。
《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人面桃花》
后一篇:《惊天营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