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

标签:
杂谈姜文 |
分类: 影视片花 |
让子弹飞一会儿
上映于2010年的《让子弹飞》,当年票房收入高达6.76亿元,豆瓣评分持续在8.9,可以说是姜文在经历了《太阳照常升起》“趴下”后,“站着把钱挣了”的一部里程碑式的影片,也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部不可超越的经典。
本片取材于马识途的小说《夜谭十记》,汇聚了我国当代的三大影帝周润发、姜文和葛优,同时还有一批当红影星刘嘉玲,廖凡,姜武,邵兵,周韵,陈坤,胡军,姚橹,张默,冯小刚,苗圃等的联袂加盟,再加上姜文亲力亲为的集编、导、演于一身,使本片熠熠生辉,分为妖娆,整部影片给人的感觉是信息量极大,台词密度极大,节奏极快,翻转极高。特别是在影片上映过后,恣意丛生的解读,让影片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和朦胧的意境,衍生出了诸多的隐喻,甚至有对现实的映射,但我觉得这是对本片过分曲解或过度诠释,其实,我最欣赏的是本片的两大主角姜文饰演的张麻子和周润发饰演的黄四郎之间你来我往,斗智斗勇的攻防翻转,正是这跌宕起伏,悬念丛生的十大回合较量,使本片成为引人入胜的经典。
第一回合冤鼓案是张麻子对黄四郎的首次进攻和示威,他通过对卖凉粉和武举人之间的冤屈判决,向黄四郎和鹅城的百姓表明他这个一县之长要追求的是公平,公平,再公平。第二回合凉粉案是黄四郎对张麻子的首次反攻。他通过胡安对张麻子的义子——小六子的蓄意诬陷,迫使小六子义愤填膺,有理讲不清,道不明,不得已而自残身亡,这也是黄四郎对张麻子要捍卫公平的强烈反击。第三回合鸿门宴是黄四郎和张麻子的第一次正面接触,也是黄四郎对张麻子的首次进攻。黄四郎邀请张麻子和汤师爷到他的碉楼赴宴,名义上是要洗白自己不是杀死小六子的幕后黑手,其实是要鼓动张麻子去剿匪,从而达到让张麻子自取灭亡的目的。张麻子识破黄四郎的意图,将计就计,答应了黄四郎出钱,他出人的剿匪计划。第四回合袭击衙门,这是黄四郎进一步对张麻子进攻的大招,欲置张麻子于死地。当晚,黄四郎派手下佯装麻匪袭击了县府衙门,县长夫人被当床击毙,张麻子率领他的弟兄们初次返攻成功,将黄四郎的手下一网打尽。第五回合捉拿黄四郎,这是张麻子对黄四郎的进一步反击,张麻子借着追悼小六子和县长夫人的时机,派他的弟兄们假扮成麻匪一举捉拿了黄四郎,正当张麻子洋洋得意时,真正的黄四郎出现了,原来张麻子捉拿的是黄四郎的替身。第六回合撒钱,这是张麻子对黄四郎的又一波进攻。张麻子让手下的兄弟们再次假扮麻匪,将所得的钱撒给穷人,以激发穷人对黄四郎的愤怒。第七回合强奸案,这是黄四郎对张麻子的又一轮反攻。黄四郎也让手下冒充撒钱的麻匪,闯进收钱的穷人家强暴民女。第八回合火拼,这是张麻子对黄四郎的一次直接进攻,张麻子通过假扮麻匪与黄四郎的一番火拼,逼迫黄四郎出资一百八十万给他来剿匪。第九回合遭伏击,这是黄四郎对张麻子的直接反攻,张麻子率兵出城准备剿匪时,遭到黄四郎的伏击,至此张麻子与黄四郎彻底反目。第十回合攻碉楼,这是张麻子对黄四郎的最后一击。张麻子通过五步走的战略,发动鹅城百姓,攻取碉楼,致黄四郎于死地。
本片最大的亮点就是最后一个回合攻打碉楼。张麻子经过与黄四郎的多次对决,深知要打败黄四郎靠他们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行的,必须发动老百姓的力量,所以,他在最后一个回合采用了五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制造舆论。通过拉横幅、击鼓喊口号的形式,向来百姓诉说黄四郎的罪恶——“拐卖壮丁贩烟土,杀了五任好县长,一成白银送你手,九成真金黄家藏”,以此来激发民众的愤怒,酿造诛杀黄四郎的氛围;第二步制造怒点。张麻子白天把白花花的银子铺满了街,晚上银子被老百姓一抢而空,可是到了第二天,百姓迫于黄四郎的淫威,不得不把所得的银子全部交还给了黄四郎,这大大激发了老百姓对黄四郎的怨恨;第三步提出方案。张麻子借机发枪给老百姓并提出了“枪在手,跟我走,杀四郎,抢碉楼”的战斗方案;第四步驱除恐惧。虽然老百姓很愤怒,也有枪在手,但他们依然懦弱,依然害怕,依然没有跟着张麻子战斗的信心,于是,张麻子杀掉黄四郎的替身,帮助老百姓驱除了恐惧,建立了自信,一起攻打碉楼;第五步夺取胜利。老百姓蜂拥攻入黄四郎的碉楼,抢走了黄四郎的所有财物,炸掉了碉楼,炸死了黄四郎,张麻子终于达到了除暴安良的目的。
“让子弹飞”,是本片的片名,也是贯穿全片的索引,但它只是一种动力,一种是现象,要想得到实际的结果和事实的真相,还需要“让子弹飞一会儿”,本片是这样,生活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