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路遥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旅游杂记 |
拜谒路遥墓

延安大学后面的这座小山像延安的许多荒山一样,原本是座无名的土山,后因路遥长眠于此而名声大振,并被命名为“文汇山”,可能有文气汇聚之意。在通往路遥墓的山道旁,竖立着一块圆柱体的石碑,上面刻写的“文汇山”,为曾任延安大学校长的申沛昌所题。
路遥的墓位于文汇山的山顶,四周苍翠环绕,碧树成荫,环境既幽静雅致,又庄严肃穆。在墓的正前方首先看到是一块平铺的黑色大理石墓碑,上面书写着“路遥之墓”四个大字,在墓碑的后方最为醒目的是一尊路遥半身汉白玉雕像,只见其依然是头发飘逸,面色凝重,神情坚毅,微微向左抬望的目光透过宽边眼镜直视前方,仿佛在遥望着山下的母校,遥望着潺潺流淌的延河,遥望着他一生钟爱的故乡。在雕像基座的正面刻写着“路遥”二字,为我熟悉的路遥的手迹,它也曾出现在《平凡的世界》的封面上。在路遥雕像的后面就是路遥的墓冢,为石砌的圆形,简单朴素而不失庄重。在墓冢后是一长形的石壁,上面书写着路遥熠熠生辉的名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这是他一生的写照,也是他毕生的追求。
在路遥墓的两侧各有一套石桌石凳,一套为《路遥文集》的责任编辑陈泽顺所捐,石桌上镌刻着“陕北的光荣,时代的骄傲”。这是对路遥的肯定和褒扬。另一套为《平凡的世界》的责任编辑李金玉所赠,石桌上刻写的是“平凡的世界,辉煌的人生”。这既嵌入了路遥最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平凡的世界》和《人生》,也是对路遥一生的精辟总结和概括。
我静静地站在路遥的墓前,望着他昂扬傲然的雕像,望着他的浑圆凝重的墓冢,我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我想到了高加林和刘巧珍,我想到了孙少安和田润叶,我想到了孙少平和田晓霞,我想到了林达和路远,我想到了陈忠实和贾平凹,我想到了马云和潘石屹......
作品是作家最好的纪念碑,作品是作家生命的延伸。路遥虽然仅仅走过了四十二个春夏秋冬,但他的文学生命依然且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