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荆门市博物馆汉漳晨曦篇

标签:
湖北荆门荆门市博物馆汉江漳河屈家岭 |
分类: 南方地区 |
江汉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滥觞地之一。距今约5万年前,荆门地区开始有了古人类活动。走过了漫长的旧石器时代,荆门先民以磨制石器的使用、原始农业和定居生活的产生为标志,跨入了新石器时代,聚落繁星,城址兴盛,社会形态开始向早期国家过渡,形成了融汇南北又独具风格的文化发展谱系。(来自荆门市博物馆官网)。


我早就知道屈家岭文化这一概念,但知之甚少;它是指长江流域第一个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600年,因1955-1957年发现于湖北省京山市屈家岭而得名
。因与其它文化相比具备特有的文化特征,属于一个新的文化系统,因此将这种文化定名为“屈家岭文化”。


屈家岭遗址是长江中游史前稻作遗存的首次发现地,是中国农耕文化发祥地之一,农耕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为全国首批100处大遗址保护项目,是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家岭遗址的发现,表明这里是长江中游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说明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摇篮,对于研究我国原始人类聚落的起源与发展,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前一篇:【湖北荆门】闹市区的读书台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