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同仁】吾屯下寺--宁静肃穆金碧辉煌

标签:
藏传佛教僧侣寺庙煨桑炉同仁 |
分类: 青藏地区 |
2012年7月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吾屯下寺
吾屯下寺名气不大,在青海省同仁县吾屯下村,论级别只是一个村办寺庙,但却是我最推崇的喇嘛教寺庙。先通过相关资料了解:
吾屯下寺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以北7公里的吾屯村。这里是藏族“热贡艺术的发祥地。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吾屯下寺殿堂众多,装饰华丽,寺内收藏有大量精美的唐卡、堆绣、雕塑等艺术品,具有较高的文物、艺术价值。
同仁吾屯下寺始建于1385年,1987年开放,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寺僧人97名,寺主为活佛“智格俄仁巴仓”。吐蕃赤热巴巾时期,藏军驻扎此地戌边,曾建小寺一座,后人称之为“玛贡娘哇”,为萨迦派寺院。明朝,第一世夏日仓噶丹嘉措的经师东科多吉嘉措一度将之扩建,改宗格鲁派。17世纪中叶,噶丹嘉措的弟子智格日俄巴上迁投毛尕寺(该寺早已不存在,故址相传在吾屯下部塔山),与玛贡娘哇合并,形成了后来的吾屯下寺。此后,该寺曾三度修缮或改建。
吾屯下寺有大经堂、弥勒殿、护法殿各一座,茶房一院,建筑占地约80亩。寺中重要文物有清朝檀香木雕弥勒佛像等省级文物,并藏有相传自印度迎请的五粒释迦牟尼佛发舍利,作为镇寺之宝供奉于释迦牟尼佛像内。此外还供养有僧舍利一千余粒,火化时呈现香气四溢等异相。寺中珍藏《甘珠尔》、《丹珠尔》等佛经,数量甚多,共达七千余部。寺院门外塑有八尊白色佛塔,名为“解脱八尊佛塔”,全部由吾屯村民捐资兴建。
一进寺庙就先爬上寺庙旁边的山的半山腰位置,俯瞰寺庙,拍摄清晨的庙宇,非常宁静,不但没有游客,连僧人很多还未起来。








这是我们参观的部分殿堂,在门口卖票的青年僧人陪同并讲解,他告诉我他已经28岁,10岁左右被父母送到吾屯下寺,呆了18年。真看不出他快30岁了,我以为他是刚成年的小僧人,原来资格还比较老,可能是没有在户外从事放牧耕作的缘故。


后来,那位卖票的僧人看我们游兴正浓,他又必须去门口值班售票,就把一大串钥匙给我们自己去开几个殿堂的门,我们真没想到对我们这么信任,心里暖暖的。
不能辜负人家对我们的信任,殿堂里面不能拍,尤其不能拍佛像,那是大不敬。所以我拍了门。朱漆大门配银饰很协调,特别是银子造型独特,工艺精致,每一个都堪称精品。

附:无心之举得网线
快要离开西宁时,发现行李箱外袋里有一条2、3米长的网线,不是我在西宁踏破铁鞋买到的那根,比那根长,而且买的网线也在行李中,我很费解:这根网线是何方神圣,如何混进来的?绞尽脑汁的回想后,终于明白它的来历:在同仁我们住在假日酒店,办手续时前台给了一根网线,说退房时要带下来,否则扣押金。我把网线带到房间,打开电脑,折腾一番也上不了网。第二天一早我拿着网线下去,可退房手续都是由同行的老王办的,前台服务员忘了找我要回网线,我也忘了给,出酒店后顺手放进行李箱外侧口袋中。这样做完全是无意识的,不是有意顺手牵羊。望着这根长长的网线,令人苦笑不得:丢又舍不得,带回去也无多大用途,最终还是带回来了这两根网线,搞得好象青海的特产是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