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把笑笑哄到了我的床上了。
搂着这个光溜溜的小人儿,拍着他的小屁股,一下一下地亲着他嫩嫩的小脸蛋儿。讲完一个故事,感觉他有了些困意,我正在窃喜也许今晚可以留下他呢,笑笑一骨碌又爬了起来,嘴里嘟囔着:“姥姥叫我呢,我找姥姥去啊!”
姥姥什么时候叫他了呢?都是小脑瓜里自己想的!
呜呜呜,我是个多么失败的妈妈!
笑笑自从断奶后就很少和我们睡了,问他为什么,人家说:“爸爸太胖了,挤得慌。”宁可去挤姥姥姥爷。
算一算,十月一从他奶奶家回来之后,笑笑还一次都没和我睡过呢。
若要问他最喜欢的人是谁,不必怀疑,一定是姥姥!
“笑笑”的小名就是姥姥给起得,意思是——给我们全家带来了欢笑。
还记得我分娩那夜,妈妈已经回家休息了。我进产房前还嘱咐老公不要惊动她了,可是他还是给妈妈打了电话。想到妈妈半夜跑出家门,打车到医院时,心中该是怎样的焦急不安啊!
偏偏爸爸在前一天刚刚出差去了张家口,不可能立刻赶回来,直到凌晨快四点的时候,我终于生下了儿子。护士出门报喜回来后,还告诉我,“那个老太太可高兴了!”她以为那是个抱了孙子的奶奶,却不知,那是终于等到了一声“母子平安”的我的母亲啊!
住院5天,6个人住一间病房,这个哭,那个叫,又是管大人,还要照顾孩子,熬到出院回家时,妈妈的嗓子已经沙哑得说不出话来了。
坐月子期间,妈妈熬汤、做饭,照顾着我和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不点儿,一天天地洗着儿子的尿布和我那被汗水湿透的衣服,妈妈遵照传统,不许我洗头洗澡吹电扇,可那时正是六七月份,可怕的桑拿天啊!后来,在我一次抑郁哭泣后,一向节俭的妈妈又顶着正午的烈日上街买了空调。其实我家住一楼,若开电扇并不很热的。
笑笑满月后,妈妈仍然不让我洗衣服,家里的活几乎总是她一个人在干,又洗又涮,她的手指关节累得痛了好几个月,却还在坚持着。
笑笑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好玩了,妈妈有时会感叹说:“真想就这么逗着笑笑,什么活都不想干了。”可一到做饭时间,她就又开始忙活了。
再后来,笑笑十个月,我上了班,整个白天都是妈妈自己带着孩子,辛苦可想而知。笑笑长牙早,饭已经吃得很好了。妈妈变着花样地给他做,自己却常常吃不好饭。我为了适应新工作常常加班,对家里感到感到很愧疚,可是妈妈却说:“你小时侯有姥姥、奶奶抢着,没有累着我,现在累累我还不是应该的嘛?”
妈妈对我的爱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她也越来越爱笑笑。
记得有一次,大概是笑笑两个月的时候吧,我和老公去逛超市回家晚了,笑笑醒了饿得哭(他断奶前一直不肯喝奶粉的),妈妈把我狠狠地教训了一顿。我抱着笑笑回了自己屋,一边喂奶一边哭,委屈地想——好像她才是亲妈,我倒是个奶妈似的!
但是事实证明,我似乎也只是起到了奶妈的作用似的。
尤其是一岁半断奶之后,笑笑最离不开的人就是姥姥了。跟着姥姥时,看不到妈妈没有关系;可如果跟着爸爸妈妈回了奶奶家,小人儿总会想姥姥想得哭起来。但是,姥姥打来电话,他又不肯接,还会说:“生气啦!”
暑假时,我带着他回老奶奶家,白天一直玩得好好的,晚上就不行了,非要找姥姥,闹着要打车回笑笑姥姥家。我抱着他坐在阳台的沙发上,一起看外面有没有出租车,一直折腾到十二点吧,他才困得终于睡着了。后来我打电话告诉妈妈这件事,姥姥可心疼了。
现在,笑笑已经29个月了,除了过年回奶奶家之外,离开姥姥的日子是极少极少的。或者可以说,根本就离不开姥姥。虽然现在自己已经玩得很好,但是经常会玩着玩着就四下回顾,大声叫着:“姥姥呢?姥姥呢?”或者学着儿歌里的声调唱起来:“姥姥姥姥你在哪?”姥姥听到了,也一边走过来一边应和着:“来啦来啦我来啦!”笑笑就会更得意地来一句:“来了一只大青蛙!”
都说老人带孩子有种种弊端——尤其是溺爱。
但是,首先必须承认,这份爱是无人可及的!
作为新手爸妈,对于老人的这份爱,最先产生的情绪应该是感动、感激、感恩,而绝不是对自己(或对方)父母的怀疑与嫌弃。
我的妈妈也可以说是这个家里学历最低的,但是,教一个白纸一般的孩子唱歌、数数、画画、做游戏、认识“人口手上中下”……仅仅这些,又需要多高的水平呢?!最需要的,是耐心与爱心!
我也并不是想推脱自己的责任,因为我已经尽力把所有的休息时间都用了陪伴笑笑了。妈妈有时会开玩笑地说:“我是你妈呢,要是笑笑这么粘着奶奶,你肯定要吃醋了!”我很认真地回答:“你是我妈我也吃醋!”大家都笑了。
吃自己妈妈的醋,我也挺不好意思的。
对这位我们全家最大的功臣,最伟大的女人——我的母亲——我的敬意已经不是语言所能倾诉和表达。
虽然我也已经为人妻、为人母,但是因为依然生活在妈妈的羽翼护卫下,我知道自己还是没有承担足够的责任。也许我小的时候,妈妈也是这样的?或者这份爱的延续,一直都是这样的吗?
爱自己的父母,并且享受这份有老人带孩子的幸福吧!
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是这样的一位老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