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怎么过得那么快呢?那个从我的肚子里蹦出来的小小人儿都29个月了!
除了越来越高、越来越胖、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会说,小家伙似乎也越来越不听话了呢——要求越来越多,如果不答应他立刻就会哭得眼泪汪汪,而且常常和人对着干。
表现最明显的,就是说什么都要加个“不”。
“宝宝吃饭啦!”“宝宝不吃饭!”
“乖乖该睡觉啦!”“乖乖不睡觉啦!”
“把小花猫脸洗一洗吧!”“把小花猫脸不洗洗吧!”
“让妈妈上班去吧!”“妈妈不上班去!哇……”
最厉害的是,这个小人儿已经改起歌词来了。
“太阳当头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立志要为祖国建功劳。”这首我从小就唱的歌儿,现在竟然被笑笑改成了——“太阳不当头照,花儿不对我笑,小鸟不说:早早早,你为什么不背小书包?我不上学校,天天就迟到,不学习,不劳动,立志不为祖国建功劳。”
肯定句都改成了否定句,而且几乎完全符合语法规则!
“天天就迟到”的“就”字也用得极妙,实在让人不敢相信是这个两岁的小人儿顺口唱出来的啊!
对这个叛逆期小人儿表现出来的聪明,我和老公正在“争功”之中。我觉得这么好的“语感”是我的文学修养的遗传,而老公则强调这属于“逻辑思维能力”,而他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嘲笑我“缺乏逻辑思维能力”。
至于什么是“逻辑思维能力”,我一直也懒得去查一查。
除了肯定句改否定句,笑笑现在还很善于“狡辩”。
因为怕坏牙,我们严格控制他吃糖。那天洗漱完后,小人儿从他的枕头下面又翻出一块而不知什么时候藏在那里的糖。我们说已经刷了牙就不能再吃东西了,结果笑笑连珠炮似的说:“没刷牙,没洗脸,没洗屁股,没洗脚!”竟然把自己刚刚做过的事情全盘否定了!
还有朱古力豆,也是笑笑的最爱。姥姥说:“一次只能吃两粒。”结果这个出尔反尔的小家伙,不管吃多少都说:“吃了一粒了。”
心情好的时候,笑笑还是很乖的。
爱劳动,会主动把垃圾扔进阳台上的垃圾桶,一天不知道要跑多少趟。
喜欢把他的玩具分给家里的每一个人——“妈妈玩小汽车吧!爸爸玩推土机吧!姥姥玩这个火车头!这个拉报纸的车给姥爷拉报纸来啦!”——自从他开始自己选择玩具,家里便似乎都是车了!
小自行车也骑得非常好了,速度越来越快,但是也会及时减速,很厉害!只是有时骑进了死角里,只好自己下来搬车头。
针对他的“拧劲儿”,我们最常使用的方法是转移注意力,或许也是回避矛盾吧——实在不忍心听他哭啊!
很多妈妈都说,由他哭去,一定要狠心到底——当孩子知道眼泪哭声不能成为使父母就范的武器之后,他就不会再拿惊天动地的哭声来要挟父母了。但是,我总是很不下心来!
后来想一想,当矛盾产生时,转移话题或者给他一个选择的机会,既尊重了他的意见,又避免了一场哭闹,同时也可以达到想要的目的,不是吗?
笑笑从小剪指甲都很配合,可是最近总是不让剪。我问为什么,他说疼。怎么可能?!我们一家三口的指甲都是我一个人剪,技术绝对高超——给他剪了两年多,现在倒喊起疼来了!
我很耐心地告诉他:“剪指甲就像理发一样,都不疼的。理发不疼,剪指甲也不疼。”可这个小坏蛋非得说:“理发不疼,剪指甲疼!”真是岂有此理!
以前还给他讲过一个《哇呀的旅行》的故事——哇呀是一个细菌,一个叫蹦蹦的小朋友不洗手、不剪指甲,结果把哇呀吃到肚子里了,疼得上了医院。那时笑笑多听话啊,一说手上有哇呀,立刻就乖乖地洗手、洗脚、剪指甲。可是现在,总是大喊大叫:“手没有黑,脸没有脏,没有哇呀没有泥!”
于是,面对这个已经有了自我意识、可是质疑一切权威的小人儿,我现在只好换一种方法,让他老爸讲故事转移注意力,然后我在一边偷偷地剪——好怀念他乖乖配合的时候啊!
总觉得我和老公都做不来强硬的父母,这红脸、白脸还真的不好唱呢!面对这唯一的宝贝,谁都想做好人,那“坏人”谁来当呢?
有了自我的意识,说明他正在长大,其实还是很值得骄傲的呢!
PS:专家建议
要尊重孩子。
要选适合孩子的玩具,特别要有利于孩子利用它发挥想象。
鼓励孩子发问。
尽量消除孩子的惧怕心理。
不要使孩子以为服从就是好孩子。
孩子的破坏正是他们在创造。
鼓励孩子说出他的想法。
鼓励孩子表扬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