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淡墨文集》出版感言

标签:
诗散文淡墨文集文学 |
分类: 其它 |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淡墨文集》出版感言
“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淡墨文集》出版的时候, 他已经是84岁高龄的老人了。这种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慨是在所难免的。
出版文集本来是那些大作家的事。声名显赫的大作家,比如巴金、茅盾、鲁迅,他们文学创作硕果累累,著作等身。出版文集是为了让他们的作品更加便于读者的检索、阅读和收藏;对那些大作家出版文集来说,当然也是对他们的成果的一次盘点和总结,出版文集是他们在硕果累累的创作成就上建立的一座丰碑。
淡墨是文学百花园里一个小小的毛毛虫,就说作品吧,大作家的作品浩如烟海,光辉如日月。而淡墨的那点作品却是太阳一照就会晒干的水滴。然而这个毛毛虫却真的出版文集了。
淡墨出版文集,一不为显身,二不为扬名,就像小蚂蚁给自己挖了一个巢穴,那是为了收藏辛辛苦苦地寻找来的粮食,而淡墨出版《淡墨文集》也只是为了收藏他那一点点艺术的生命信息。他不甘心自己人生轨迹,会在一阵风刮过之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出版文集就像高原上的先民在大森林里打到一只马鹿就要用绳子打一个结,从大山里捡回一篮山核桃回来又要在绳子上打一个结,……他出版文集就是这样一种简简单单的结绳记事,记文学上那些简简单单的事,记普普通通的人生和心情。
他这一生,文学是他生命中不离不弃的影子,文学就是他人生中真正意义的情人。然而《淡墨文集》却要让朋友们失望了,内容鄙俗粗疏,是茅檐柴门、山间小路、荒山野村。
就像十月怀胎后不容分说的分娩,《淡墨文集》就这样说不清道不明的出版了。像母亲审视刚刚诞生的婴儿,他含情脉脉的审视着它,凝视良久,总觉得它是那么娇小,那么雉嫰,看着,看着,他不禁有些心慌和脸红了。
文如其人,《淡墨文集》么,就像他的人生经历一样,简单随意。文集中有他大学生时代写的小说,诗歌,散文,有西双版纳采风日记,有即兴应酬的旧体诗词,有稚嫩试笔的诗歌独幕剧……作品繁而又不够深沉,他甚至于自嘲《淡墨文集》就像农民父亲的那个箩筐,秋收了,箩筐里谷子装了一点,苞谷装了一点,燕麦装了一点,苦荞装了一点……一种毫无算计的打包,漫不经心的收藏。但尽管如此,每当他慢慢的品味《淡墨文集》里的作品时,那感觉就像品味父亲箩框里的东西一样,那也是粮食。于是,他也就有了一种十分淡然的欣慰和满足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这种粗心和随意,反而让《淡墨文集》有了那么一点“清风明月不伦价,红树青山合有诗”的意境了。
当然,在《淡墨文集》中也并非毫无亮点。“诗散文”作品,研究“诗散文”的理论文章,就是《淡墨文集》中难得的艺术品光环。“诗散文,是一种在散文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特质上融入了诗的元素后,那种包孕着诗意的散文”,是淡墨近些年来积极开发的一种文体。2013年内蒙古出版集团出版的《淡墨诗散文选》就是一本以“诗散文”为艺术形式的作品集。《淡墨诗散文选》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诗散文的文体文本”。昭通刘绍清先生主编,淡墨为名誉主编所编著的《中国诗散文研究》,就是淡墨和傅德岷先生等诗散文的有识之士研究出来的理论成果。但是,这一点成果就像他生命暗空中那一道罅隙,它所透露出来的光芒能照亮他的人生吗!?
回过头来审视《淡墨文集》,总觉得还是单薄了一点,肤浅了一点,作品中的文字就像乌蒙山上乱生乱长的野草。但不管怎么说,《淡墨文集》中那种人性的温度还是宝贵的,就像淡墨当年开垦文学处女地时留在荒原上的野火,它依旧默默地、十分耐心地燃烧着。这种燃烧,就像拓荒者身上那件遮风避雨的斗篷,它所能给他的这点温暖,已经是他人生中唯一的念想和安慰了,舍此何求呢!?
《淡墨文集》就这样在他忐忑不安的心情中出版了。唉,就这么一点点东西,对于一个仓廪不实的作家来说,这种亮家底的事,的确是会让人害羞的。
淡墨2021年4月15日于昆明云安尚品
《淡墨文集》简介
《淡墨文集》一共包括淡墨的作品集上中下三部,即:《淡墨文集(上)诗散文卷》、《淡墨文集(中)文论卷》、《淡墨文集(下)散文诗歌卷》。总字数1253千字,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定价85元。
一,《淡墨文集·诗散文卷》:本文集是淡墨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作品。“诗散文,是一种在散文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特质上融入了诗的元素后,那种包孕着诗意的散文”,是淡墨近些年来积极开发的一种文体。2013年内蒙古出版集团出版的《淡墨诗散文选》就是一本以“诗散文”为艺术形式的作品集,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诗散文的文体文本”,出版后在社会上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
《淡墨文集(上)诗散文卷》在《淡墨诗散文选》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篇章内容更丰富,文体比《淡墨诗散文选》中更成熟,在内容上蕴涵了历史与现实、社会和人生、情感和哲理等等。《淡墨文集(上)诗散文卷》最突出的部分是写南高原和红土地的部分,这些作品再现了南高原的方方面面,是生命和情感的诗意雕塑,这其中不乏生活的哲理,更有典雅的情愫和诗情画意的内涵。作家以最浓郁的诗意、以神采飞扬的文笔抒写了云南最独特的高原人生,是一部浓缩了的边塞史诗,一部集中后的民族风情画卷。文集中的作品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发表过,选入文集的诗散文作品147篇,多篇获奖,全书409千字。
二,《淡墨文集(中)文论卷》:淡墨因为在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从教多年,后来又一直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任主编多年,这些工作对理论要求都高,所以工作者的理论素养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淡墨的理论涵养就是在这个时候造成的。他理论研究的主攻方向是诗学,已经发表了的,有哲学深度,有学术品质,有社会影响的学术论文有:《论诗的运动》、《禅·诗意·生命主体》、《谢臻的美学思想》、《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全新透视》、《论李广田散文的审美趋向》《抒情诗也需要细节》、《淡墨诗话》等等。这些作品奠定了《淡墨文集(中)文论卷》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核心。
淡墨的文学评论也很有特点,比如《漫评阳光
本文集收入淡墨的论文,文学评论作品计327千字。
三,《淡墨文集(下)散文诗歌卷》:散文、散文诗也是《淡墨文集》中的重要的作品。本文集共分六辑:第一辑 那条情感的河流,第二辑 屐痕处处,第三辑 序跋篇,第四辑 西双版纳采风日记,第五辑 文学青春季,第六辑 诗·散文诗。
本文集选人了淡墨重要的优秀散文作品:《金沙江,我的母亲河》、《云南大学的钟楼 》《一个过河卒子的一生》《牵肠挂肚的鲁木得》《重壤永幽隔,往事已然成追忆》、《谒成吉思汗陵》、《普者黑的荷花别样红》等,内容贴近社会人生,色彩异常丰富,情感激荡。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淡墨就开始了散文诗的创作,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过他的散文诗集《大峡谷之恋》,曾任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副会长。他的散文诗多次进入年度《中国散文诗精选》。散文诗是本文集作品中的艺术重心所在。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文集中,在“文学青春季”和“烦恼谷里的青春”中,还有淡墨的处女作《同道》和《开课》,还有记写他青春和爱情的诗歌60多篇。
本文集作品,短小精悍,篇章较多,不再注明收入作品多少篇,计有517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