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育儿篇 |
冬季加强锻炼
寒冷天,适当进行运动锻炼,能增强抗寒、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发育。
学生一般学生都应每天半小到一时的室外运动时间。运动项目以有氧运动为主,如跑步、踢球、跳绳、乒乓、羽毛球、踢毽子等,可以由学校组织,也可由家长带着进行,较大的学生也可自行安排组织。
冬季运动要注意预防创伤。冬季,人体的肌肉、韧带在寒冷的刺激下弹性和伸展性降低,各关节的生理活动度减少。因此,锻炼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以防造成损伤。
冬季气候寒冷,风沙又大。因此,锻炼时不要大口呼吸,而应采用鼻腔或口鼻混合呼吸的方法,在减轻寒冷空气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
冬天锻炼,应根据户外寒冷变化来增减衣服,对暴露在外的手、脸、鼻和耳朵等部位,除了经常搓、擦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外,还应抹上适量的防冻膏、抗寒霜、油脂等以防皮肤冻伤。
冬季风沙大,浓雾弥漫时地面空气污染较重。因此,大风、大雾的天气不宜在户外锻炼。
冬季锻炼应合理安排运动量,以健身为目宗旨,适当培养运动技能,一般学生不必为提高运动成绩进行强度过大的训练。
适当使用冷水能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可因人而宜采用不同方法用冷水进行锻炼。
对于有意识把身体炼得更强壮的学生来说,可以尝试冷水浴,在日本等国家有些幼儿园和小学就有用冷水浴强身的项目。选择冷水浴的学生中小学生应没有心脏、肾脏及关节等方面的疾病,冷水浴应从夏秋季就开始,如果在冬天才想到则可先从冷水擦身开始做起。冬季冷水浴可一到两天洗一次,一般先从手脚开始,用冷水把全身淋一遍,可同时用毛巾搓擦全躯体和四肢,也可先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搓擦全身,一般来说,冷水浴时间不能过长,可不用或少用肥皂。坚持洗冷水浴者,不易患感冒、呼吸道感等疾病,精神好,整日不会因怕冷而“缩手缩脚”的感觉,看到冷水反而常有想“亲密接触”一下的感觉。
对于洗冷水浴不适应或不想用这一方法锻炼的冬季也应与冷水适当“接触”,如用冷水洗脸、洗手、洗脚,也能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抗病能力,对预防感冒,不长冻疮有作用。对于适应性更差一些的,也可在有热水洗澡、洗脸后再用一遍冷水,使皮肤血管先扩张、再收缩,增强血管弹性,达到一定的防病、抗寒效果。还有一种简单易行的预防、治疗手足冻疮的“血管操”,具体做法是:把手或足浸在装满冷水的小盆中,静置5秒钟,接着在装满温水的小盆里浸泡5秒钟,反复做10次,一日两遍。对增强皮肤御寒能力,防止冻伤发生,改善局部症状都有较好的作用。
冬季注意饮食平衡
气候寒冷及运动锻炼会使人体消耗的能量增加,因此冬季因适当增加营养,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可多吃一些肉类和鱼虾等水产品,适当吃一些热性食物如牛羊肉有力于抗寒;富含钙和铁的食物也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钙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贝壳类和虾等;含铁的食物则主要为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和红枣等。但同时不可缺少新鲜蔬菜和水果。
冬季保暖应适当
学生上课坐着不动,寒冷天要适当穿得暖一些,否则人感觉到寒冷读书精力不集中,受凉还会引发感冒等疾病。
但冬天衣被不是越暖越好。有的人以为穿得越多越暖和。其实,衣服穿得太多、太厚时衣服内空气对流明显加大,保暖性反而下降。穿得太暖时人体就会出汗,也会让人感觉寒冷。同样晚上盖被子也应保暖程度适当。
冬季应选择轻柔、透气性能好、保暖的衣服给孩子穿,总体上只要比大人多一件即可。应方便穿脱,以利于活动时应脱掉,以免出汗后着凉感冒。当日平均气温降至5℃以下时,孩子外出应戴上手套和帽子,不仅可保持头部良好的血液循环,同时可增强呼吸道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