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岁月随笔 |
几天前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自己的博客,谈的无非是一些很简单的个人观点。没有想到的是遭遇到不少网友的口水攻击,还有兴奋过了头的甚至将我的祖宗也一并骂了进去。
我带着疑惑查看了一些其他人的博客,发现留言薄和文章评论区的情况基本如此。释怀的同时不禁加深了忧虑。我们为什么会遭遇如此的现状?当今的年轻网民究竟是哪根筋搭错了?
根据CNNIC《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一亿二千三百万的上网用户中三十岁以下的用户占到了百分之七十二点二,即:八千八百多万。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是一个相对吃的比较饱,穿的比较暖,接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一个群体。而这个群体所发出的声音为什么如此的苍白?他们的心灵缘何如此的脆弱?
我不是心理学家,也不是社会学家,我没有办法客观具体的分析现状。但是,我听到了我们的年轻网民正在发出一种危险的声音。这种声音夹杂着莫名的悲观和焦灼,充斥着不合理的愤怒与诅咒。他们为什么要以匿名的方式来发泄他们内心的愤怒?这愤怒由何而来?是迫于学业,还是迫于生计?或者仅仅是青春萌动与自慰发泄后的失落?
解放革命的岁月对这些小崽子来说比火星还要遥远,文革时期的黑白颠倒他们也未曾经历。那些腥风血雨的年代以及生活的艰辛和困苦,都让老一辈们承担了。而他们,有什么理由发出如此不协调的声音?
在我所接受的教育里,中华民族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勤劳、善良、智慧、勇敢的民族。可为什么,五千年后的今天,我们的血液突然变异,基因瞬间转移。为什么我们这些生活在太平盛世的年轻一代却正在向懒惰,刻薄,愚蠢,还有懦弱靠拢?
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这八千八百万的人群将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的中坚力量。当这一代人开始接棒奔跑,与那些同样勤劳、善良、智慧、勇敢的世界其他民族竞争的时候;当开放国门所带来的最初的动力不再是优势的时候;当我们耗尽最后一块资源,用完最后一寸土地的时候。我们将凭借什么发展这个几千年前就伟大的民族?
我也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肯定不是莫名其妙的愤怒。
我在想,是不是当今中国的家庭已经不再延续互敬互爱的传统?是不是我们的教育体制真如很多人所说的那样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是不是经济的飞速发展造就了贫富悬殊,也同时造就了心理的失衡?还是食物里面过多的添加剂,对这些年轻人的心与脑的发育产生了如此不健康的影响。
无论如何,我们都得找到解决问题之道。譬如,以法令要求每所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都设有心理辅导员;硬性规定家长与孩子在晚饭后进行不少于一个小时的交流;设立更多的非政府和非口号性质的青年志愿团体;强迫30岁以下的年轻人每年必须去一次医院、敬老院、殡仪馆,以及监狱去做义工并且体验生活。
我知道我的提议又会遭遇很多的口水。会有人质问我,你这SB知道不知道现在很多地方连教师的基本工资都发不出,哪有钱弄什么鸟毛心理辅导员。
那么,我的回答是,可以少一些教师,但是心理辅导员必不可少。
从小我来看,我的留言簿和文章评论可以少一些污言秽语。从大我来看,我们的社会确实更需要那些具有宽宏容忍之心,求异同存之度的勤劳、善良、智慧、勇敢的有志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