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学习笔记三...命题和推理
(2019-08-04 19:40:00)
标签:
逻辑哲学 |
分类: 参考 |
三、命题和推理
(一)命题
命题(逻辑学术语):对事物及其情况(性质和关系)的陈述
1、命题逻辑特征:1)有断定
2)有真假
命题的真值:命题的真假情况
2、命题与语句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如果前提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如果前提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语句是一个语法上自成体系的单位,它由一个词或句法上有关联的一组词构成,它由一个词或句法上有关联的一组词构成,表达一种主张、疑问、命令、愿望或感叹否定。
命题和语句的联系:语句就是命题的直接现实,命题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命题的联系形式,命题只有通过语句才能表达。
判断和语句的区别:
1)
2)
3)
4)
命题与判断的区别
命题是陈述句,是一种或真或假的思想。推理是由命题组成的。命题的特征在于它有真有假。如实反映事物情况的命题是真的,没有如实反映事物情况的命题是假的。
判断是断定者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断言命题是真的还是假的。
传统逻辑常把命题看成判断的语言表达,忽略了命题与陈述句的区别;传统逻辑也常把判断当作命题,忽略了判断与命题在认识上的区别。
区别:一般地说,所有的判断都是命题,判断是经过断定了的命题,但不是所有的命题都是判断。因此,命题的外延要比判断大的多。判断侧重于内容方面,而命题侧重于形式方面。联系:对于一般的逻辑学教程中,两个概念不做严格的区分,他们都表示同一个意思,都是指人对思维对象的断定。
3、命题形式
命题形式是同类型命题所表现出来的共性。命题形式就是逻辑变项与逻辑常项的特定组合形式。
被抽去具体内容的空位处,亦即代之以符号的成分,叫逻辑变项;而余下的决定命题形式的成分,叫逻辑常项。
例如:“哺乳动物都是用肺呼吸的。”“幼儿园的儿童都是天真可爱的。”如果我们把这两个命题中表达具体内容的概念抽去,分别用符号“S”和“P”代入,概况出这类命题的共同形式,即(所有)S都是P。
4、命题的分类
命题的种类
1)按关系即按命题主谓项之间的关系分类:直言命题、假言命题(后件主谓项的联系以前件为条件)和选言命题(谓项之间对主项有选择关系)。
2)从质的角度分:肯定命题、否定命题。
3)从量的角度分:全称命题,包括单称命题、普遍命题和特称命题。
4)从命题的相互关系分: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外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外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5、基本命题和复合命题
基本命题(亦称简单命题)不包含其他命题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命题,即在结构上不能再分解出其他命题的命题。
复合命题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基本命题加上联结词所构成的命题。
推理是由前提得出结论的过程。前提和结论亦为命题。
有效推理形式
真前提通过有效推理形式只能得到真结论。
即:通过有效推理形式,真前提不会得到假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