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2012-12-19 15:34:32)
标签:

综合能力

个案工作

教育

分类: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内容

理论假设
  (1)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假设。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因素作用,推动人的成长。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到的压力有关。有过去的、现在的和问题处理的三种压力。心理困扰和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因此而来。
  (3)人际沟通的假设。人际沟通是保证人与人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也是有潜能的。需要的是发掘潜能解决困扰,实现自身价值。

治疗技巧
  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
  直接治疗技巧有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和反思性直接技巧的区别。
  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不关注服务对象的内心感受和想法,受助方比较被动,主要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

探索-描述-宣泄制让服务对象描述和解释自己困扰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提供必要的情绪宣泄机会,从而减轻内心的冲突。
  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与服务对象有相互沟通,关注其感受和想法,是引导服务对象分析和理解自身问题的各种具体技巧。现实情况反映、心理动力反映和人格发展反映。

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和人格发展反思。

现实情况反思:帮助服务对象正确理解和分析问题的技巧;

注重研究服务对象的环境和社会环境间各要素的关系

心理动力反思:协助服务对象正确了解和分析自己内心的反应方式的技巧;

人的心理结构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系统

人格发展反思:帮助服务对象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以往经历、调整自己人格的技巧。

只有保持自我、本我和超我相互作用的平衡,才能使人格健康成长。


  间接治疗技巧,通过改善周围环境或者辅导第三方间接影响服务对象,往往也非常重要。

特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把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和治疗三个实施阶段。它们相互影响、紧密关联,形成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自身的特点。

1研究-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只有把服务对象放回到具体的人际交往的场景中,并把服务对象目前的内心冲突与以往的经历联系起来,才能准确揭示服务对象困扰产生的真实原因。

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包括三个方面:

心理动态诊断:是对服务对象的人格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评估;

缘由诊断:是对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

分类诊断:是对服务对象问题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作出判断。

3治疗-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五个方面的治疗工作:减轻不安;减轻功能失调;增强适应能力;开发潜能;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认知发展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