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组工作的技巧

(2012-05-29 14:39:51)
标签:

综合能力

教育

分类: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 小组工作的技巧 

---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考试复习纲要六(四)

四方面技巧:沟通与互动技巧 讨论的技巧 治疗技巧 活动的设计技巧

 

沟通和互动技巧

l        与组员沟通的技巧 

1倾听 个案工作中的倾听技巧在此适用。

2积极回应 不仅要对某个成员做出回应,还应引导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回应。

3适当帮助梳理  帮助组员梳理发言,通过归纳、澄清和聚焦,使其讲述的内容和感受有条理性。

4及时进行小结

5对信息进行磋商  耐心地与发言者协商交流,直到信息被正确了解和取得共识。

6及时进行小结 摘要 复述 总结

l 促进组员沟通的技巧

1、提醒组员相互倾听

社会工作者要注意现场的安静

提醒组员相互之间仔细倾听对方的发言

2、鼓励组员相互表达

运用此时此地的技术让组员表达自己的感受,接纳他人的感受

对沉默的组员要加以鼓励

对说的太多的组员适当加以阻拦,以给其他人更多的表达机会

3、帮助组员相互理解

     在沟通时,密切注意和观察组员的声调、语言、表情、态度和姿势等细微之处,帮助组员沟通和理解信息不一致和不明白的地方。

4、促进组员相互回馈

   组员发言后,鼓励组员之间分享与给予回馈

5、示范引导

   在沟通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用以身示范的方式,诱导组员模仿。

 

小组讨论的技巧

l   小组讨论的事前准备

1、选择合适的主题

主题明确

考虑小组发展的进程、特质、目标和组员的能力等

2、注意讨论主题的措辞

讨论的问题包括:事实性问题、价值性问题、推测性问题、政策性问题

组员的措辞最好能够引起其他组员的讨论,有继续讨论的余地,有范围的限度

3、选择合适的讨论形式

   公开讨论、陪席式讨论或座谈会、质询会

4、安排活动的环境

     考察活动场地、座位安排、气温、灯光、音响、活动空间

5、挑选合适的参与者

     要安排好参与者的角色,如讨论的主持人和参与者的角色分配

6、准备好讨论草案

一是开会讨论的目标

二是安排那些讨论素材

三是讨论场地及设施准备清单

四是讨论时间的掌握、讨论的重点问题与次问题时间的分配

l     主持小组讨论

1、开场的技巧

介绍参与者或使成员相互认识

如果组员相互熟悉,社会工作者引用将要讨论 的主题,或讨论的提纲

无特定提纲,要介绍讨论的背景、意义与目标、讨论的规则及要求

2、了解技巧

观察和感受组员的语言、认知、情绪、行为,适当给予支持和鼓励

注意工作的进程,适当将自己对小组的感受与思考反馈给组员

给予组员安全的小组气氛,使每一位小组组员没有戒备地流露真实的自我,勇于接受讨论中有时因证据不足的挫折

3、提问的技巧

社会工作者在小组讨论中,通常有五种提问类型:

(1)封闭式的提问,如是不是

(2)深究回答型的提问,社会工作者可以用描述”“告诉”“解释等词提问

(3)重新定向型的提问,如刚才小李提到了这个问题,其他组员对这个问题是怎样想的

(4)反馈和阐述型的提问,如我们已经讨论了一段时间,谁能对此总结一下吗

(5)开放式的提问,如用怎样”“为什么等词提问。在小组讨论中,社会工作者可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时机运用不同的提问方法。

4、鼓励的技巧

对于内向和害羞的成员给予支持

 5、限制的技巧

对垄断讨论者,发言太抽象者,讨论脱离主题者采用限制性手段

限制性手段:用是不是的言语询问其他善于发言或未发言的组员;及时切断话题,给予适时打岔;限制发言时间,或调整发言的次序。

6、沉默的技巧

适时在小组中形成真空,使组员自己判断

在接受意见和建议后,请组员自己进行判

 7、中立的技巧

  在小组讨论中,组员之间发生争论时,社会工作者的中立很重要。

8、摘要的技巧

   情况:

讨论段落结束时

讨论主题被岔开时

变更主题

组员的发言过长

组员的发言过于复杂或宽泛

组员意见对立或争执很近

组员的发言声音过小

组员在发言时语言出现障碍

9、引导的技巧

注意:

把握小组讨论的程序

妥善处理讨论中发生的冲突

引导小组讨论时,避免指定发言,轮流发言与单刀直入和刨根问底

10、 讨论结束的技巧

所做结论必须详细、全面

对组员提出的意见要加以阐述、分析、评价和研究,并指出将要应用的方法

 

小组工作的治疗技巧

小组工作的治疗有如下三种技巧:(1)直接干预法;(2)间接干预法;(3)小组外在力量法。

直接干预法是指社会工作者以治疗者的角色直接影响组员的行为,一般发生在小组自身还缺乏相应的资源和经验,无法协调组员解决面对的问题时,或有个别组员孤立于小组之外的时候。

间接干预法是社会工作者干预小组的过程来影响和改变小组组员的工作技巧。

小组的外在力量是指借助小组之外的力量来影响组员和小组的做法。这些力量包括小组外的活动、与组员有显著关系的外部人员、组员所属的社会体系和社会环境。

 

小组活动的设计技巧

l        紧扣小组目标

    1、围绕小组工作的总目标或最终目标

    2、根据小组工作各个阶段的目标要求

    3、注意方案的逻辑性和内在联系,保持小组的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的一致性

l        考虑组员的特征及能力

    1、综合分析每一位组员的生理、心理、情绪、教育程度等个体性特征

    2、认识和把握组员的社会关系背景及文化背景

    3、了解其以往的成长经历及成长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l        小组活动的基本要素

小组活动的目标,包括总体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小组活动的参与者,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背景灯

小组活动的规模,即参与人数的多寡

小组活动的时间分配

组员的角色扮演和角色互换

小组活动的环境设计,包括活动场地、设施等

小组活动的资源供应与经费预算

小组活动强度分布

小组活动的预期结果

防止和处理意外事件的预案

总结与奖励

l        经验分享环节

    经验分享环节是社会工作者评估小组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的环节之一。

 

蓝色字为考试大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