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享成都男同向父母出柜经验

(2025-05-14 22:06:38)
标签:

吴幼坚

78岁同志母亲

成都男同的出柜经验

东山湖公园夏季掠影

情感

分类: 出柜话题
分享成都男同向父母出柜经验
本文照片由78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25年5月8日、14日摄于广州东山湖公园。

分享成都男同向父母出柜经验

分享成都男同向父母出柜经验

       512日,一位六年前与我私信交流的男同再次与我联系,当年他是20岁的大学生,如今参加工作几年了——

他:吴老师您好。我在很久以前向您咨询过有关出柜的相关事宜,如今已经六年过去了,我早已经济独立。最近两三年父母催婚越来越紧(因为我年龄也比较大了),我也尝试隐晦地表达“不想结婚”的观点,试图逐渐改变他们的观点。但他们始终像一堵密不透风的墙,始终坚持着“必须要结婚生子,这是人生必经的过程”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而且我又已经经济独立,是否可以直接向父母出柜?而不需要再“循序渐进”地出柜呢?您在6年前的私信里提到过:即使父母传统守旧,但是经过沟通,依然能改变其观点。但是我的父母和我的沟通方式是家长威权压制,而非理性沟通,这就意味着沟通在我们这里是不适用的。“循序渐进”地出柜需要的正是理性沟通,而在我这里无法沟通,所以能否一步到位直接出柜,免得夜长梦多?

我:你表达不想结婚,父母还是按异性恋男人必须娶妻的模式,催逼你结婚。既然经济已独立,可以考虑把话挑明,说出自己是同性恋,无论情爱性爱都与女性无关。最好关注“出色伙伴”公众号,他们是前身是同性恋亲友会。他们有出柜案例供参考,还有出柜群可以加入,在群内听其他人的经验分享,让大家给你出出主意。

      如果自己觉得要向父母出柜,就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如何落实。我几年前发表过《成都男同出柜十月后写来汇报》,他的归纳很清晰,很值得同志们参考。为方便有需要者阅读,我重新转发一次——


分享成都男同向父母出柜经验

转载:一个普通的出柜故事

       作者:愿意

回想起来,出柜已有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一年经历了很多,现将整个过程回忆如下,希望对想要出柜或深陷困顿的你有一丝帮助。

出柜导线

回想去年这个时候,因疫情滞留在家,我和父母三人迎来了我自高中毕业离家求学以来最长的相处期。家中的和谐气氛每每都在谈及我的个人问题时被打破,一边是父母的滔滔不绝,一边是我的默不作声,几度濒临崩溃的我差点就想将实情脱口而出,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害怕、恐惧和绝望充斥着内心。自从完成学业步入工作岗位以来,儿子结婚生子似乎就被自动提上了父母的议程,犹如闹钟般准时。亲友们争相赶着介绍条件不错的对象,父母也开启了单曲循环式的催相亲模式。可我一次次的拒绝和敷衍让他们疑惑,方方面面都优秀的我为何对自己的个人问题如此漠然。为了敷衍拖延,我甚至祭出了演戏的手段,自编了一场无疾而终的恋情。最后,父母的耐心快消磨殆尽,步步紧逼让我去见表姨介绍的对象。好在我提前就跟表姨介绍的对象坦白了我是同志的事实,对方给予了深深的理解,并表示愿意配合我逢场作戏,以疫情封锁为由把见面的事儿拖着,最后找借口把这个事儿弄吹。可一天深夜,表姨介绍的对象给我发了条微信,上面写着:“你表姨今天又催我和你见面了,说疫情逐步解封是时候了,我这儿实在快推脱不掉,而且你表姨也表现出有些生气了,不如早点找个理由把我给否了吧。”看完微信,我彻夜没睡好,第二天心情跌入谷底,索性出门散步缓解。独自走在河边的栈道上,我思索良久,觉得这件事要是不来个彻底的了断,我将一生为其所困,索性来个痛快。幸运的是,在一堆搜索中我看了一篇提及LGBT公益人士吴幼坚的文章,顺着文章的介绍我找到了吴妈妈的博客,并和吴妈妈取得联系,由此走上了我的出柜准备之路。

出柜准备

自从开始关注吴妈妈的博客,我接触到大量有关出柜前的准备信息,有科学知识板块、同志婚姻板块以及出柜话题板块。现在回想起来,三方面互补的准备工作构成了我整个准备期的主旋律。

第一,自身的心理建设准备。

这部分的准备应该是最最重要的板块了。首先,拥有良好的自我认同是出柜的绝对必备条件,这部分的建设主要可以通过吴妈妈博客中的“传媒学界”板块获得很多材料,也可为日后给父母科普积累很多有益的材料,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其次,要对自己出柜成功与否的标准有所调整。我百分之二百地理解所有想出柜的同志希望父母接受的心情,可是出柜真正的意义在于我们是否敢于让父母看到真实的自己,并让父母看到这样真实的我们和他们心中所谓的“正常人”并无二致,依然健康自立。大家想想看,一个让我们自己都煎熬多年才慢慢接受的事实,你却想让深陷传统思想牢笼的父母在一夜之间,顶多几天之内就接受,到底现不现实?执着于父母的理解和父母执着于让我们结婚生子有何区别?说实话,我从出柜到现在,父母心里依然过不去这个坎儿,可是我让他们看到了真实的我,一个温和而坚定地想要坚持做自己的我。出柜之初,父亲暴怒,母亲伤心。可是看到我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家中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这至少为我们以后的沟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我也做好了一生与父母沟通并帮他们打开心结的准备。最后,要正确看待父母得知真相后的一切反应。何为痛苦?痛苦是观念与事件结合后的产物。同一事件,不同的观念催生出不同的情绪。因此,深陷传统思想桎梏的父母在得知同性恋这个事实后,催生出的必然是愤怒和痛苦。所以,真正让父母煎熬的根本不是自己的子女是同志这个事实,而是他们从小被种下的传统思想。那不然怎么解释很多年轻一辈的人在得知身边的亲友是同志后,表现出的更多是理解和接受呢?那些父母在得知事实后表现出来的痛苦与愤怒是他们自己都无法觉察的潜意识的意念在作祟,那就是“我都这么痛苦了,你还不为我改变,你是个大坏蛋”。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太常见了,亲情的勒索在我们这样一个崇尚长幼尊卑的国家可谓是无处不在。如果想要出柜的你过不了这一关,那我敢断定,你的出柜很有可能会夭折。在这里,我要特别推荐吴妈妈博客中一篇题为《广州女同她她关于出柜的心理误区》的博文,也要感谢这位名叫她她的女同,是她的文章让我有了想要出柜的心理基础,并让我爱上了心理学,要出柜的朋友们不妨多看看大众心理学。

第二,  科普资料的准备。

在之前的心理建设部分我已经提到吴妈妈博客中的“传媒学界”板块有很多有用的材料,一来加强自我认同,而来为后续给父母科普做好准备。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给父母科普切不可心急。因为,如果父母自己内心无法跨越传统思想的坎儿,并从根本上意识到自己儿女的性倾向无法改变(这一点取决于要出柜的你的坚定程度),你拿出再多的科学资料都没用。甚至精通网络的父母可以在网上搜出一大堆恐同的“科学”资料来反驳你,最后亲子双方不可避免地陷入一场“科学”论战。还是那句话,一个我们自己都煎熬多年才慢慢接受的事实,想让深陷传统思想牢笼的父母在几天之内,甚至一夜之间就接受是不可能的!其实父母最终能否想通,跟学历和受教育程度没有必然联系,而是取决于父母对你的爱是不是无条件的。所以,也请给情感上受伤的父母一些时间,等到他们自己真的愿意了,再拿出你手中的资料。说实话,我出柜这么长时间以来,科普工作依然还没开始,那些不争的科学事实资料依然存在我的电脑中。因为我知道我的父母还没从心理上过去这个坎儿,而现在家中之所以恢复平静是由于父母看到了我温和而坚定的态度。我依然记得母亲在痛哭一夜后的第二天跟我说:“现在妈妈才真的了解你,也不想逼你了,只要你活得健康快乐就好!”曾经暴怒的父亲如今也不跟我大吼大叫了,父子俩依然可以心平气和地谈论各种话题。但是我心中明白父亲的坎儿还没过,所以我打算继续以不含敌意的坚决坦然面对父母的各种情绪,直到他们愿意接受科普的那一天。

第三,  接受父母各种盘问的准备。

对于出柜的子女,父母必然会有一堆问题向你抛来。因为在他们看来,你的生活偏离了他们眼中的“正常”轨道。具体都是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包括子女、养老、外界舆论、情感上的孤独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大家可以在吴妈妈博客中“出柜话题”的板块找到很多有用的信息,这里我就不再赘述。其实大家要明白,绝大多数父母说到底还是担心自己的同志子女往后的人生会孤独难行。所以,想要出柜的你首先自己要活得健康通透,否则你怎么让父母相信同志本身不是一件坏事或者见不得人的事。你自己的生活状态其实也会间接影响父母对同志群体的认识。

出柜过程

做好以上的各种准备后,我终于在去年的某一天跟父母摊牌了,当时我是通过微信视频跟父母进行沟通的。我一开始就跟父母说,今天的沟通会有些长,希望能让我一口气说完,等到父母点头后我便开始了。整个沟通过程中,我温和而坚定,按照自己的逻辑从出柜的原因说起,到点到即止的简单科普,再到父母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最后是自己的一些后续打算。当时母亲泣不成声,父亲也第一次在我面前啜泣,但我全程没有表现出一丝动摇。我很理解子女在父母伤心难过时的那种手足无措,但在整个出柜的过程中,我们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也是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试想一个自身情绪都不稳定的人给你讲一个道理,你会信么?或许在父母的眼中,你很“冷血”。可是你只有坚定不移地向父母传递出同志不是畸形的信号,他们才能逐渐从原来的意识框架中逐渐走出来。与其一生对着父母闪烁其词,甚至被迫结婚生子,倒不如来个痛快。让父母看到你的坚定,反而能加速消除他们想要改变你的念头。至于父母的痛苦与愤怒,这都是自然的情绪流露,只有让这些最真实的情绪如洪水般流出,方能冲垮传统思想在他们心中筑起的厚厚的围墙。

出柜后续

至于出柜后,一定要保持对父母的关怀。要让父母知道,即便你是同志,但对他们的爱依然不变。还是那句话,父母最终接受与否不取决于他们自身的文化程度有多高,而在于整个家庭的爱。其实在我的父母中,母亲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但她凭着自己对我的爱,最先表示不再逼我。反而是文化程度较高的父亲,一开始的情绪反应最为激烈。还记得在出柜后的两个多月中,我一直都和母亲保持着日常联系,关心家里的日常,每次通话结束前都让母亲代为转达对父亲的问候,因为当时盛怒之下的父亲并不愿与我沟通。直到有一天,母亲的一通视频电话改变了我的想法。母亲说本来已经逐渐平静的父亲因为热心的邻居又要介绍对象而情绪再度爆发,并向母亲抱怨这么长时间我都不主动与他联系,简直没把他放在眼里。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有了被抛弃和被孤立的感觉,他的内心依然渴望像往常那样与我谈笑风生。逐渐地,我开始主动与父亲通话,与他说笑,听他对生活琐事的一些小吐槽,家中的气氛这才慢慢趋于平静。如今二老虽然依旧在心理上没从我出柜的风波中完全走出来,但家庭的和睦气氛至少为往后心平气和的沟通创造了必要条件。所以,想出柜的朋友们一定要在和盘托出事实后,继续对父母给予关怀,因为出柜的过程很漫长,既然选择以真实的自己面对父母,就要做好后续工作,包括应对父母可能出现的情绪反复。

注意事项

经济独立方能人格独立,如果你尚在经济上严重依赖父母,请先保持耐心,做足准备,等待时机成熟再出柜。

       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恼不火,温和而坚定;耐心应对父母的各种问题;不管他们激动与否,你都不能激动,一定要冷静耐心。

       避免“问题”和“疾病”等字眼;强调同性恋无法改变,没有伤天害理。

       一开始的科普点到即止,强调科学事实即可,不要一开始就强迫父母接受。

       不接受看心理医生。既然同性恋不是什么问题或疾病,自然不需要看医生。况且即便你出于说服父母的意图带着他们一起去看医生,可是心理医生的素养参差不齐,无法保证有些专业有缺陷的医生说出误导你父母的话。

       出柜只为自己,即便你有伴侣,也千万不要把伴侣牵扯进来。否则只会让父母觉得你是被“带坏”的,这样更难化解父母对同志群体的偏见。

       以上是我个人的出柜经历,希望对也许正在困顿中的你有一些帮助。真心感谢吴妈妈这么多年润物细无声的奉献,也请大家体谅一位七旬老人一直坚持的不易。很多时候吴妈妈已经把方法摆在了大家的面前,如何准备全看你自己,如果自己不学会自救,一遇到困难就束手无策,一脸茫然地找吴妈妈帮忙,她的精力有限又能手把手帮多少呢?其实打开自由大门的钥匙一直就在你自己手中,全看你愿不愿意,所以希望还在困顿犹豫中的你拨开眼前的迷雾,重新审视早已握在手中的钥匙。最后你会发现,你远比你想象的更强大!


分享成都男同向父母出柜经验

分享成都男同向父母出柜经验

分享成都男同向父母出柜经验

分享成都男同向父母出柜经验

分享成都男同向父母出柜经验

分享成都男同向父母出柜经验

分享成都男同向父母出柜经验

分享成都男同向父母出柜经验

分享成都男同向父母出柜经验

分享成都男同向父母出柜经验

分享成都男同向父母出柜经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