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三色堇吴幼坚
三色堇吴幼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6,609
  • 关注人气:22,9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录】母爱(134)

(2025-05-05 16:30:35)
标签:

吴幼坚

78岁同志母亲

忆母亲曾珍坎坷一生

一批老照片

人生

分类: 岁月留痕情意在—往昔
【回忆录】母爱(134)
题图:2025年5月5日立夏这天家门口新种的朱顶红开花,78岁阿坚摄。

【回忆录】母爱(134)

【回忆录】母爱(134)

       自从1993年8月23日送母亲入省人民医院东病区住院,父亲就明白相知相爱患难与共的妻子,不可能再回到梅花村这座老宅。几个月前的4月4日,在家里那盆朱顶红旁,四妹为父母拍摄赏花照,没想到这是夫妻俩此生最后一幅合影。妈妈脑溢血,已口齿不灵,半身瘫痪。入院后她张开五指晃动,吃力地说着一个音,我们辨听出“吴”,问是否指爸爸,她仍在说,还是大姐夫懂了:妈妈说的是“五”,指五个亲生女儿!五姐妹先后来到妈妈身旁安慰她,但预感凶多吉少。眼看妈妈身躯一天天瘦小,被单外是一张没有表情的脸,不能吃不能动,靠营养液、药液维持生命,我们都束手无策。我每天傍晚都留在文德路的编辑部,等下班高峰过后才坐车去医院,然后走半小时回家,向忧心忡忡的爸爸汇报。每次都是同样的话:“妈妈还好,病情稳定。”可是父女都清楚,诀别时刻迟早会到。

       母亲原名曾莉芳,后改名曾珍。她生于香港城市贫民家庭,家住深水埔石硖尾。其父婚后三个月就辞别妻子,去秘鲁当司机遭车祸去世,其母陈英生下遗腹女莉芳,靠种菜维生,还供女儿读书。曾珍1936年在苏惠(中共华南分局书记方方的夫人)引领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吴有恒、赖石昂组成香港地下党支部进行革命活动。后经组织批准与吴有恒结婚。193712月,中共香港市工委改为中共香港市委,吴有恒任市委书记,曾珍任妇委书记。19384月,中共广东省委成立,曾珍任妇女工作部和妇女工委会委员。19385月大女儿小坚出生,次年1月,夫妻忙于地下工作无暇照料女儿,忍痛将八个月大的小坚送去孤儿院。193911月,吴有恒当选党的七大代表前往延安开会,曾珍把女儿从孤儿院接回。1943年,她把小坚送到广东恩平乡下由婆家抚养三年,自己在香港、广州坚持地下斗争。1946年,曾珍与离别七年的吴有恒在湛江重逢。1947年4月二女儿幼坚出生,六个月大时被送去香港中共华南分局,由方方苏惠抚养。二女儿的童年比大女儿幸运得多,但从母亲的角度看,两个女儿都是未会喊妈妈就被送走,内心是依依难舍的。

       香港1941年12月25日沦陷前后,母亲奋身投入抗战,无暇顾及外婆安危。后来听逃难的人说,外婆饿死在回老家五华的路上。母亲无比内疚与痛惜,十几年后写诗缅怀,潸然泪下。外婆疼爱女儿女婿,养鸡给产妇补身子,小坚是她唯一见过的外孙女。我无缘得见外婆,却从小听妈妈讲外婆善良勤劳,是典型的客家妇女。妈妈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是领导干部,同时又是七个儿女的母亲,也具备客家妇女品格。她1950年在新会参加土改,把三女儿交给保姆照顾,三妹肠胃炎差点病死。妈妈怀着四女儿照样劳碌,生下孩子又忙工作,四妹体弱多病常在梦中惊醒。1954年五妹刚满月,妈妈就带着她去市郊的麻袋厂。放暑假我也去,保姆抱五妹去办公室,妈妈匆忙出来,在金银花架下喂奶,过一阵就把女儿交还保姆。妈妈奶水足,五妹喝不完,她把奶挤到茶杯里让我喝,我怕腥,妈妈笑骂,你还不是喝我奶长大的?

       妈妈对孩子健康很上心,市委派人来我家,给凤眼果树喷杀虫药,五妹不慎吸入患哮喘,妈妈联系儿童医院院长反复治疗。有一年中秋节我拉肚子,妈妈下班后带我从法政路走到越华路看急诊。看完病她牵着我回家,沿街很多小孩提着花灯。那年我没敢吃月饼,只能吃苹果,心痒痒的。我家平园面积大花木多,妈妈要我们扫树叶、捡枯枝,送到厨房做燃料。屋侧有个化粪池,她设法掀开水泥盖,带我们掏粪给果树施肥。舅舅在夏茅钢铁厂上班,妈妈叫他买回两百株辣椒苗,领我们种在院子各处。小苗长大结果,我们一棵棵查看,挑大的辣椒做菜,摘叶子滚汤。

       19591961年是三年困难时期,妈妈想方设法养育子女。芭蕉熟了裹点面粉煎一煎,给我们当正餐。孩子需要营养,肉类奇缺,妈妈捡院内爬行的大蜗牛(她说是东风螺,其实非也),爸爸还用风枪瞄准桄榔树干上的,一枪一个打下来。妈妈把蜗牛壳砸碎去掉,蜗牛软体放在盆里,用草木灰除粘液,再一遍遍冲洗,我只敢做最后这道工序。妈妈拿蜗牛熬汤给我们喝,记不起爸爸是否敢喝。她从医院产房买回胎盘煲汤,这我可不敢喝。长大才知道胎盘做中药被称为紫河车,据说营养价值很高。妈妈去手工业局下属石围塘藤厂检查工作,工人抓了条水蛇让她带回家,她立即煲水蛇汤给我们喝,味道鲜美极了。1960年我考入广雅寄宿,初中生正发育,经常觉得饿。有位叔叔从东莞送来鲜鱼,妈妈把它切块加阳江豆豉焖熟,装在玻璃瓶里给我带回校。本打算吃几天的,没忍住两顿就报销了。那时食品离奇古怪,什么蔗渣糕、禾杆包、小球藻饼,反正能填肚就行。某个周日我正准备返校,妈妈下班回来了,叫我吃了单位食堂试做的“糠角”再走。那外观煎饺般金黄的大“糠角”看着好香,谁知就像粗砂难下咽,还不如吃禾杆包。我从小在家或在小学、中学都常头晕。某日妈妈急性阑尾炎发作,她下班后独自去市一人民医院,医生判断要开刀切除阑尾,她当机立断接受手术。她留医期间让我请假去体检,结果是轻度贫血。我在妈妈病房过夜,第二天妈妈让我吃她预定那份牛奶、肉包补充营养。

       一场浩劫延续十年,爸妈劫后余生回到广州,先在吉祥路狭小旧屋安顿,后搬进盘福路楼房天台加盖的一厅三房。我1974年春节与阿波结婚,回阳山发现怀孕了,夫妻异地难照顾,商定去做人流,但来不及做手术就先兆流产。刚好我出差回广州,向妈妈说起阳山肝癌发病率高,我普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一直在吃中药……她用夏枯草金银花煲水清热解毒,自己爱喝也让我喝一碗,我当即晕眩躺倒在床,过一阵腹痛排出大血块,将错就错彻底流产。妈妈说,幼坚你身体太弱,在阳山要学会照顾自己!1979年夏我出差回广州,妈妈有两张电影《阿诗玛》的票,就和我去友谊剧院观影。我没料到空调那么厉害,穿短袖衫感觉很冷,妈妈拿出手绢给我系在脖子上。走出剧院过马路,我见车流不断有点犹豫,妈妈牵起我手说,别怕,跟我来!妈妈的手很温暖,她说你手臂冰凉,体质像爸爸,怕冷。你在湛江第二次怀孕又自然流产,今后要增加营养啊!1979年我和阿波在广雅科学馆顶楼杂物间安家,1980年初我第三次怀孕,妈妈和我逛南方大厦,叫我选一条大浴巾,作为送给外孙的礼物。我怀孕反应大,身体差,坐车下班晕倒,在学校排队购物也晕倒。《广州文艺》同意我在家校对稿件,每周看中医服药保胎。妈妈做好姜醋猪脚鸡蛋,用保温瓶装着送到广雅,我用姜醋泡饭才吃得下。妈妈还叫大姐、三妹去广雅看望我。

       924日早上,阿波陪我去市一医院,经医生检查先回盘福路娘家休息。爸爸正参加中国新闻代表团出访瑞士、比利时,妈妈麻利地为我用鸡蛋炒饭,说生孩子要吃饱才有力气。傍晚我入院待产,阿波回家煲腐竹鸡蛋糖水,据说有助于顺产。他吃完饭睡一觉,再和妈妈来医院。我赶不及吃晚饭就进了产房,当天是农历八月十六日,8点多钟月亮最圆时我生下生下七斤二两的儿子。两位助产士都夸胎盘很好,什么人要到它都划算。等到11点多才安排妇产科走廊加床,我躺在病床上被助产士推出走廊,见到一直守候的妈妈和阿波,妈妈递过两朵洁白的昙花,说是家里阳台刚摘的。我又饿又渴,腐竹鸡蛋糖水来得正是时候。我家五姐妹,唯独我有机会在分娩前后得到妈妈照顾,阿波从小父母双亡,我是没有家公家婆的,但来自娘家的照顾一点没少。夜已深,妈妈回家了,昙花在床头散发幽香,就像妈妈的爱伴我入梦……

       远涛两岁多时,我们一家三口搬到梅花村,陪伴父母过晚年。我利用工余帮爸爸看稿、校对,收集资讯,接待客人。妈妈也不愿闲着,每天剪贴爸爸发表的文章。她有相当长时间状况不错,热心约老战友相聚,她画梅花、菊花,大家在画上签名留念。爸爸和子女都过于乐观,以为她病已治好无须服药,殊不知埋下隐患。住进梅花村后,妈妈越来越敏感古怪,对保姆、女婿、邻居都诸多怀疑,见到对面楼房亮灯,就觉得被人监视。她心情差时,会责骂我和阿波没资格住省委宿舍,不是老干部却跟着享受待遇。她甚至发脾气将整桶垃圾倒在我房间门口。我心里明白应该理解同情妈妈的不幸遭遇,但面对她不时发病的情况会烦恼。我和阿波、远涛假日打扮得漂亮些出门拍照,先去客厅向爸妈告辞,有时妈妈看着我竟显得反感,好像我不该漂亮,不该开心,我觉得委屈不解,妈妈对女儿怎会这样?!

       忘了一次聊着什么,我冲口而出:“我再也不会对你说心里话了!”妈妈病情严重起来,爸爸无法休息、工作,要去五叔家暂住回避。儿女们不得不把妈妈送去芳村精神病院治疗。强制治疗后妈妈病情缓解回到家里,遵照医生嘱咐,征得爸爸同意,我和妈妈约法三章:不再管家里钱财,由我代管父母工资、家庭开支;不再接听电话、约见老战友、参加聚会;每天定时定量服药。这一切都是为了减少刺激,让妈妈安度晚年。可是这又是多么残酷,妈妈在药物作用下渐渐安定,但也渐渐失去活力,再也不是那个热情如火灵动如水的女性了。我和保姆、四妹一起照顾父母,我替妈妈洗脚擦身梳头剪指甲,但越来越少和她说话,我觉得她已无法正常思维,母女再难沟通了。

       1993年11月14日,我接到护工电话赶去医院,望见她站在走廊上指指病房,我冲进去,看到妈妈仍像往常那样一动不动,医生跟进来,我问:“她怎么了?”医生指指床头监视器,我这才注意到一条直线怵目惊心,妈妈的心脏停止了跳动。遗体告别会上,妈妈躺在花丛中,身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父母1936年结婚时,曾打制了一对戒指,刻上彼此名字互换。曾珍化名“坚”,有恒化名“强”。妈妈挚爱“坚”,五个女儿名字都有“坚”。她正直善良纯真热情勤劳勇敢坚毅……种种优秀品格,女儿们都会珍惜继承。妈妈原名莉芳,她像洁白素雅的茉莉,永远开在女儿心上。

       妈妈去世多年后,五婶才对我说,你妈妈告诉我,幼坚讲过“我再也不会对你说心里话了!”你怎么会那样讲,她很在乎啊。妈妈,对不起!当我想说心里话时,你已经消失在远方。我仍住在梅花村,很长时间见到路上老妇踽踽的背影,都觉得那就是你。真希望妈妈能听到女儿的心声:亲爱的妈妈,感谢你给我生命,给我灵魂,妈妈,我永远爱你!


【回忆录】母爱(134)

【回忆录】母爱(134)
1955年曾珍和儿女们在广州越秀公园留影

【回忆录】母爱(134)
曾珍上世纪30年代与好友王彦之在香港王家门前合影,手上戴着刻有“强”字的婚戒。

【回忆录】母爱(134)
1948年曾珍与大女儿小坚在香港合影。

【回忆录】母爱(134)
1948年曾珍和大女儿小坚、二女儿幼坚在香港合影。

【回忆录】母爱(134)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吴有恒曾珍在粤中地委留影

【回忆录】母爱(134)
上世纪60年代曾珍任副局长期间在大会上做工作报告

【回忆录】母爱(134)
上世纪60年代曾珍在北京中央高级党校学习期间留影

【回忆录】母爱(134)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母女在广州人民公园合影

【回忆录】母爱(134)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妈妈在梅花村家中与儿媳孙子女儿外孙合影

【回忆录】母爱(134)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爸妈与二女儿幼坚、外孙远涛在家中合影

【回忆录】母爱(134)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爸妈与二女儿幼坚、女婿阿波、外孙远涛在家中合影

【回忆录】母爱(134)
妈妈展示她画的梅花

【回忆录】母爱(134)
妈妈在阳台栽培花卉并给外孙女看椰子壳里种的花

【回忆录】母爱(134)
1993年4月4日父母在家中朱顶红花旁,留下此生最后一幅合影。

【回忆录】母爱(134)
2025年5月5日立夏这天,我刚移栽的朱顶红开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