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照片2025年4月16日摄于香港。图为将满78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与三位游客坐在摩天轮下长椅上,女孩搂住左起第二位假人的脖子与母亲对话,感觉如同一家三口很温馨。
游罢维港两岸又上太平山顶
我和朋友到香港第二天,4月15日行程安排得很紧,先游海再登山,腿脚经受考验,累是真累,开心也是真开心。我相机、朋友手机分别拍摄照片,总数几百张,大加删减仍很可观。我在不同地点即兴起舞等几组照片、录像,留待日后另外发表。这次先按时间顺序发若干照片,记一下香港旅游的流水账。香港朋友梁咏坤女士下午至晚上同游,所摄照片我来不及整理,亦只能慢一步再与读者分享。
入住酒店位于大围,早上下楼才看清大堂装饰。外国住客很多,和我们一样走出去,感受东方之珠的魅力。我们按导航走向港铁第一城站。路过有特色的门墙之类,爱好被摄影的我也不忘摆款入镜。转线来到会展站,我们在金紫荆广场流连,拍照留念。游客起先不多,后来有一大批广东河源旅港同胞,组团到此由领队带着合影录像,他们齐声同唱《歌唱祖国》,挥动国旗饱含激情。我们沿着海边道路慢行,观赏维多利亚港风光。走到一段较开阔的路段,我扬起六米彩虹飘带,随《东方之珠》歌声即兴独舞,请朋友替我录像。我几年前也在同一地点起舞,那次是扬彩虹纱巾,由做公益多年的志愿者录像,后来还制作视频发上网络。这次的也会制作视频发表。
在金紫荆广场游玩之后,我们在湾仔码头乘天星小轮过海,到尖沙咀一带游览。看了钟楼、电影女神、星光大道、K11、香港文化中心、香港艺术馆、半岛酒店等景点,然后在星光行大家乐吃午餐。我喜欢电影女神修长舒展的体态,在那儿多留几张与她的合影。星光大道与我去过的洛杉矶星光大道不同,香港这里的影人手印不是安放在地面,而是安放在海滨栏杆上。很多游客逐一细看,寻找名人手印拍照。我找到梅艳芳、杨紫琼等女星,她们的演艺生涯都光芒四射。我拍摄了张曼玉手印发表,这是我和儿子远涛都喜爱的演员。我在香港艺术馆外,随李克勤的《夜半小夜曲》起舞。没机会在晚上拍照录像,就在香港找个清静地方,让香港歌手的粤语歌声回荡,我跳舞时觉得更真实亲切。李克勤早年歌曲《红日》传唱度高,不过远涛在家爱听的是李的慢歌,我也是受儿子影响欣赏起这位歌手。
海湾里往返着各种大小船舶,有现代的也有怀旧的。一艘前后甲板都竖起红帆的中国船,吸引了不少游客目光。远涛叮嘱过我,去香港尽量坐一下天星小轮,还要坐一下有轨电车,这两种交通工具在世界各地,都难免被取代,而我们在那些老电影里经常能看到。下午我们再次乘坐天星小轮,过海到达中环与梁女士会合。三人购票乘坐摩天轮三圈,从高处俯瞰大地海洋角度新奇。香港出生广州长大当过知青的梁女士,是香港历史文化出版社张穗强社长的夫人,该社为我出版了纪实文集《彩虹》,我与他因书结缘成为朋友。我来香港并没打算麻烦他,只是发信请他建议两天如何安排游览,他本人碰巧没在香港,就让夫人出面陪伴。不过因为我和他夫妻俩都是1968年当知青的老三届,彼此就不讲客气话了。但内心当然非常感激,我1947-1949年在香港生活过,但才一两岁啥也不懂。成年后两次来香港也匆匆忙忙,没多少时间游玩,不敢给第一次到香港的朋友导游。梁女士热心
带我们去坐有轨电车,再步行至大平山登山缆车处。傍晚坐缆车的游客不算太多,但也要排队等候,晚上下山时就不得了,人多极了,幸好都遵守次序排队。
我们三人买的是双程套票,除了上到太平山终点站,还包含上凌霄阁。我们先沿着相当平整的山路,步行2.5公里,沿途看各种奇形怪状的树根,看夕阳、望海湾,边走边聊。不少游客也这样走,还有外国人跑步,遛狗的人也很自在,恐怕都是本地居民。三人不快不慢走一圈,见到很多人靠着栏杆观看海湾夜景,原来他们不购票上凌霄阁,在此处地理位置其实更胜一筹。但多数人未必知道可以这样选择,我们也是想当然地以为,在最高处观夜色最佳。于是我们在路上看看,拍些夜景,就回到起点,在室内上几层电梯,走出露天的凌霄阁。那儿人很多光线很暗,不如刚才路边看山下建筑物清晰。有营业性摄影师为游客免费拍照,若待会下去看到样片喜欢,就花钱放大带走。我们觉得这样拍照效果一般,都没要服务。可能这天雾霾实在大,内地城市从北京到广州都不同程度受影响,连香港的天空也变得不如往常晴朗,我G16相机拍出来的夜景都不理想。但这次总算登上太平山顶,百闻不如一见,我在室内写有太平山的地方,拍两幅照片意思一下。
排队坐缆车下山,再走到地铁金钟站,三人又饿又累,梁女士说她今天走了一万八千步。朋友手机原先有记录步数,后来怕没电就停那功能,他说我们应走了三万几千步。时间太迟唯有再次光顾大家乐,梁女士本想请我们选自己喜欢的品种,由她买单好好吃顿晚餐,结果那儿几乎样样都卖光,三人只能都吃牛肉或猪扒焗饭。这样我们已经很满意了,大家分头回去休息,相约次日再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