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照片由77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25年2月15日下午摄于广州东山湖公园。
义务助人的疲惫与心安
朋友、姐妹都关心我身心健康,提醒我面对求助者要量力而行,不要过分耗神。十几年前就有拉拉说:“坚姐我想私底下和你多交流,你却一直忙公事顾不上我。唉,中国的同性恋那么多,你帮得了多少个?永远也帮不完的。”一位和我跳交谊舞的男士说:“总以为大家退休了坐车免费,可以相约一条又一条公交线、地铁线去乘车,去以往没时间去的地方玩,结果你做公益比上班还忙,一直没有闲下来。”如今他跌断腿难以自如行动,住进养老院,此生再无可能与我出行了。
日前我告诉姐妹要去东山湖见朋友,对方近段遇到些烦恼事,想去公园散散心,还想看我即兴独舞。大姐说:“你要找开心的人说话讲开心的事,对方和你讲,你就担负了负面情绪。要保护自己,我们都老啦。”妹妹也说:“大姐讲得对,我们老了担当太多负面情绪,影响健康,要同身心健康的人为伴,情绪可传染,大家都会开心点。”我回应:“感谢姐妹关心提醒,我每天在户外活动吸收阳光、新鲜空气,看花木鸟类等等,也拍摄亲情流露的游客照片,可以令自己身心愉悦。至于求助者我会适度帮助,不过分投入时间精力感情。确实要保护自己免受负面影响。”
我在豆瓣读到Charlotte
的广播:《和你分享片刻光亮》,很感动。她说:“起来睁眼能看到光的人,总是会习以为常的。我这些年做盲人义工,才知道一点习以为常之外的奢望。因为我是女性,方便起见,接触过的盲人里,女性居多,跨各个年龄的。”她写了多个实例,比如帮助上年纪的女性,帮助学生,帮助小婴儿的妈妈,让我看到做盲人义工的意义。接着她坦诚地写道——
我想了很多年:我学了这么多数学知识,会写这么大的程序,还再多做点什么,不限于做某个人的拐杖和眼睛。哎,可惜总没有什么确切的答案,好像只能,明知道杯水车薪,在短短的午后参与某个女生的生活,和她暂时分享我眼前的光亮。
再接再厉吧。思考是好的,总是要思考的,但如果思考不能改变眼下的状况,同时我也是要走出去,做做这微小的只和两个人有关的事的。
善意常让人疲惫,但善意让人心安入眠。(引文完)
Charlotte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善意常让人疲惫,但善意让人心安入眠。”只要我身心健康允许,会继续义务释疑解惑。我不是心理咨询师,说的写的未必正确,仅供对方参考;公开发表也仅供读者参考。
一位男同发私信求助,我予以回复——
他:吴妈妈您好,新年好!我最近心态很不好,我妈妈老是和我有矛盾。我没有结婚,但是我领养了一个我妹妹的小孩,我和我爸妈小孩生活在一起,和爸妈矛盾非常多,小孩的学业等等也有很多麻烦事。最近心态很不好,我想搬出去一个人住。怎么调整心态呢?谢谢!
我:你好!我换位思考也能理解你为何心态很不好,因为你没结婚,主观上并不想要孩子,却被父母做主领养妹妹的小孩,还要和父母一起陪伴养育这孩子。他们深受传统观念影响,怕无人传宗接代(其实女儿已婚有子女就是有第三代,但父母觉得外孙不比孙子,还要儿子有后代才安心),也担忧你晚年孤独,提前为你安排领养孩子,真是好心过头,给你添麻烦。你本是孩子的舅舅,现在却要做父亲,自己不愿承担的责任,硬要扛起来会越来越累,不解决矛盾确实很难坚持。但不管怎么说,孩子与你存在亲戚关系,你搬出去把孩子丢给父母,是不妥的做法。父母渐渐老了,要照顾第三代有困难。不知可否向父母、妹妹说清真实想法,让孩子回到自己父母身边?你经济上予以资助,平时的教育、照顾就由你妹妹、妹夫负责。如果孩子与你有感情,彼此来往是愉悦的事,若你们关系不佳,自然会减少来往。不要指望养儿女到自己老了有回报,儿女可以照顾陪伴晚年。既然领养了就继续尽部分责任把。你这实例可以警醒那些没有主见、屈从父母意旨、盲目行动的人。
2月15日东山湖公园随手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