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阿坚2025年2月7日在广州小家所在社区留影。
活在真实世间不被异化
我和朋友年初四去闸坡,年初十回广州,不知不觉六七天过去,我家附近梅花开了。15年前亦即2010年,远涛第一部译著《波斯少年》出版,他从北京回广州出差,同时看望父母。10月6日他回北京前,一家三口在梅树前合影。那时枝桠低矮就在背后,15年后我须抬头仰望无法触及。广州冬季开始时,我拿出1974年和阿波结婚的蓝格毛毯,压在空调被上就够暖。到气温下降要盖厚棉被了,我就将蓝格毛毯垫在床单下面,让旧物继续发挥作用。50年过去毛毯还能用,阿波离世六年了,就以此做纪念吧。远涛出国九年了,探亲仍与我同住当年旧房。我岁数大了,住楼下出入方便,对着电脑时间长了,走出门看看花木,舒缓脑神经和视神经。有时听到窗外鸟叫,轻轻推门想拍摄,机灵的鸟儿就飞了。不久前我站在门内按相机快门,终于拍到肥嘟嘟的长尾缝叶莺。去公园拍鸟和在家门口拍鸟,感觉是不一样的,看到花木能吸引小鸟飞来,就特别开心。有时乌鸫会在花盆扒拉,把泥土落叶弄下地,我跟着收拾便是。我家花盆植物杂七杂八,我只是浇水,没花啥心思打理。盆里长出五妹给的长春花、长寿花,还长出木瓜苗、鬼针草、红泡刺藤……附近花坛也没人管,除了一株三角梅我认得,其余野花野草就不知其名。它们自由竞争,适者生存,比专人种植养护的公园花木,更接近原生态,显示着生命的力量。
2月9日我在豆瓣读到“不能·喵大妍儿”一篇文章,除了在豆瓣评论转发,还决定转到另三个自媒体去(见文末附录)。豆友们和我一样赞赏该文,晚上已有赞
470 收藏 164 转发
296,影响肯定还会扩大。我和豆友互动如下——
三色堇吴幼坚:我将满78周岁,比儿童和中青年少很多顾虑,来日无多,赞同作者的话:“去生活,去观察自己在吃什么、看什么、做什么,去和人碰撞交流,去独立地思考、以自己的方式记录。无关赚多少钱或者出多大名,单纯地,就是不被异化成这个怪异机器的零件或者肥料,为自己争取一些相对自由吧。”我在不断实践中。
不能·喵大妍儿:祝您健康!来日方长呢!
三色堇吴幼坚回应@不能·喵大妍儿:感谢祝福!虽希望来日方长,但还是明白来日无多,即使活到百岁也不过22年。岁数越大感觉光阴越宝贵,所以会坚持锻炼,注意营养、休息,争取延年益寿,活在真实世间。
不能·喵大妍儿回应@三色堇吴幼坚:(•ω•)
一个大花猫:我和我妈妈买过您的两本书!
三色堇吴幼坚回应@一个大花猫:感谢你和妈妈对我的关注支持,希望我的书对你们也有些作用。新春到,想你和你妈妈问好,祝身心健康,天天快乐!
双子排排座:祝您长命百岁,有更多的创作!
三色堇吴幼坚回应@双子排排座:感谢祝福!不知我有没记错,你俩参加过我多年前在广州组织的公益活动?在网络上你俩一直关注支持我,希望日后有机会与你俩小聚。我会继续认真写文章、发图片、视频,不少人留意我这位同志母亲晚年怎么过,我想让大家看得更清楚。
附录
不能·喵大妍儿 说:
2025-02-09
10:53:58 上海 已编辑
个人观察,觉得未来趋势很明显,享受真实的权利,学习真实不被污染的信息的权利,创作的权利,现在已经开始、未来会更剧烈地从尚无意识的普罗大众手中剥夺。
AI毫无疑问是这种剥夺里巨大的助力,至少目前我观察下来,它最大的用途不是真的创造了什么价值,而是替资本省略人工,和以更快的速度给大众生产entertainment,提供虚伪的创作感、亲密交流和陪伴感。纵使是虚伪,人喜欢,喜欢轻松的、快速的、无痛的是人之常情。
当然人对被理解、关爱和倾听的需求的错位越来越大,那靠玄学、灵修、身心灵产业等等,可以再收割一波。总归告诉你,还有救。
论创造,那些令人惊艳过的AI“创作”,靠的都是人类有过的创作,或者现实世界已经有的资料,“语料”。这朵似乎超越真实的异花的养分恰恰是真实本身。AI无法替代的创作者共通的素质,就是其创作内容的“真实”和“不可替代性”。这场筛选是谁发起的,标准是谁指定的,围绕语料的那些斗争怎么来的、如何进行,我想相比于畏惧自己被替代,这才是创作者需要关注的,也是解法所在。
这种异化的社会结构里,普通人人只要高度依赖某种信息获取方式,被驯化好行为模式,就是一个到死前都可以被榨取的资源。
对抗的手段其实说起来也简单,去生活,去观察自己在吃什么、看什么、做什么,去和人碰撞交流,去独立地思考、以自己的方式记录。无关赚多少钱或者出多大名,单纯地,就是不被异化成这个怪异机器的零件或者肥料,为自己争取一些相对自由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