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77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24年12月4日下午在广州云萝植物园红棉道顶层留影。
初探广州云萝植物园
广州的免费公园很多,大大小小遍布全市。收费公园如白云山、云台花园、华南植物园,也花木繁茂游客众多。不久前云溪公园开放,最近又有云萝植物园开园,给人们增添了观花赏树好去处。云萝植物园正式开园是2024年11月29日,我知道头几天肯定游客爆满,于是约朋友在12月4日周三前往,估计人不至于太密集。
网上资讯:云萝植物园位于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南麓,是国家植物园体系广州迁地保护示范区之一,占地面积为86.6公顷。云萝植物园遵循城园共融、生态共生、人民共享理念,在坚持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将游览展示、科普展陈、管理服务和地域环境相融合。倡导绿色低碳节约,秉持中国园林营造智慧,体现独特园林艺术魅力。
以上理念在实践中如何体现呢?我们就去走走看看感受一番。从市区开往云萝的公车很多,其实也就是去白云山南门。下车走向云萝大门,路旁大片草坡,衬着连续密林,颜色很单纯。朋友说,你也可以在这儿跳舞录像。我笑答,这次先探路,下回说不定带道具来。
云萝门票40元,12月优惠半价,朋友花20元购票。60-65岁平时也半价,我这样的70以上老人,自然是免票。放眼看去,游客大都是老人,成群结队开心得很。下午逐渐多了些中青年,带着孩子来游玩。园内有不少供游客歇息的地方,有些人就在那儿饮水吃东西。游客服务中心也有很多人闲坐,买免税商品者恐怕没几个。园内有售卖套餐、咖啡、饮品的餐厅,连红棉道顶层也有。卫生间外观设计不错,里面也新净宽敞。园内各景点介绍的牌子,都注重引经据典颇具文采。
蓝天下阳光映照着五彩缤纷的簕杜鹃,由这种粗生耐旱适应性强的植物,组成簕杜鹃专类园,首先迎接游客,人们纷纷留影。有棵簕杜鹃满树繁花,数不清有多少种颜色,栽培者一定下了很多功夫。整个植物园那么多奇花异卉,都靠专家学者和普通园林工辛劳栽培。我这天带着G10相机,在各处不断拍摄游客。老年人不再上镜,与其自己频频亮相,不如多留他人的美好形象。所谓美也未必要多漂亮,真实生动就够了。
进园走不多远就有湖,人造瀑布水花飞溅,很多人留影,我也抓住空隙上前。不过那些照片留待日后发表,这天要发的照片太多了。这里不得不提到“霁湖”,湖上一道白色的五眼桥,湖边有叶子渐黄的落羽杉,能拍摄出蕴含秋意的照片。但广州秋冬绝对不缺绿色,想找黄叶红叶倒不易。我和朋友踏上以木棉为主题的空中园林栈道——木棉道,从根须广场起,顺木板铺就缓缓上坡的栈道,连绵近2公里,穿行于架设在草坪上、树林间的道路,时而俯拍低处游人(我拍到草坪上几个女子在拍照),时而拉近镜头拍道旁花朵(我拍到绿叶间一朵鲜红的火焰花),或道旁树上的果实(我拍到圆润艳丽的累累果实,很多游客以为是假的,挂上去的,但后来发现更远更高的树上也有这种果,不过还未能确认属于哪种棕榈树)。沿途所见都是葱笼绿意,这是广州12月初冬景象啊。
木棉道设计很人性化,坡度不陡,推婴儿车的、坐轮椅的,都可以上。隔一段路也有歇脚的亭子,都是木棉花造型。我们不紧不慢地走向高处——白云亭,那儿要控制人流量,保安守着上下通道,游客排队等候,隔一段时间放一批进出。白云亭是植物园最高点,自然观景城市阳台,它仿若巨大的木棉花,成为云萝的标志性建筑。很多人赞叹木棉道设计好,工程大,有关部门不知从何年何月开始,不声不响在白云山南麓施工,矗立这拔地而起的建筑,真棒!站在白云亭,回望刚走过的栈道,几朵银白大木棉,在绿色树木间绽开,衣着鲜艳的游客显得很小。游客走近栏杆,俯瞰广州城市全景,中心城区的天际线、广州塔小蛮腰、环球金融中心等尽收眼底。人们纷纷拍照留念,我也不例外。但游客很多,朋友想离远些拍我,结果把旁边站的坐的都拍进去,我一剪裁就成题图这样,人原先背光脸很暗,提亮后脸清楚些,但照片就像水彩画了。游客第一次在这么高的地方,瞭望白云山南麓景观,瞭望广州城区,个个都很兴奋,神采奕奕的,我抓怕了他们生动的神态,如果发出去被他们看到也会笑吧。我在东山湖公园独舞,常被路人拍照录像,觉得是无所谓的事。
走下木棉道,我们还走进兰花谷,参观了兰花馆。植物园还有很多地方来不及漫步,或许以后再找机会来一趟?等地铁开通,来白云山方便多了,老人坐车免费,去云台、云溪、云萝都免费,只要愿意出门,这美丽的园林尽情观赏。
按时间顺序发12月4日云萝植物园所摄照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