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2024-10-14 01:49:10)
标签:

吴幼坚

77岁同志母亲

1982年8月去湛江

吴有恒在《羊城晚报》

人生

分类: 岁月留痕情意在—往昔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题图   77岁阿坚2023年8月9日摄于广州东山湖公园。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远涛19809月下旬出生时,外公吴有恒正参加中国新闻代表团,在瑞士、比利时参观考察。父亲虽已67岁,但满腔热忱投入新闻事业,工作劲头堪比年轻人。他自豪地对我说:“我是全国年纪最老的报纸总编辑。”这是他首次亦是唯一的出国机会,途中随手做笔记,回国后发表了系列文章,写在各方面所受的启迪。《羊城晚报》复刊后,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都很关心,任仲夷、习仲勋、的他在《羊城晚报》首开“街谈巷议”专栏,以“吴鲁”为笔名发文,言简意赅,针砭时弊,褒扬新风:《从春联见经济学》、《恭喜发财》、《欢迎老包进城》……比起上世纪60年代的《榕荫杂记》,他《晚会》开的《榕荫续记》更有战斗力了。父亲的《故人小记》写了朱光、饶彰风、尹林平等老战友,爱恨分明,彻底否定文革。我劝他继续写:“有那么多值得写的人,为什么不写?比如冯燊与你,当年是政委与司令的关系,文革中他被迫害致死,不知道你俩后来结为亲家(我三妹嫁给冯燊大儿子),爸爸,你该写他。”父亲说:“凡想起每一个死者都极伤心,实在不能写了。”解放初期,父亲曾这样告诫自己:“我亦爱山嗜水,偶然弄墨搬文。不能淡笔写烟云,因有血痕在眼。”解放几十年了,他的笔却更为沉重!

1980107日,父亲发表杂文《“东方红”这个歌》,写他在延安初听《东方红》是某民歌手歌唱刘志丹的,后此人将原词稍改就大受赞赏,助长了个人崇拜之风的盛行。父亲尖锐地指出:“《国际歌》说‘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这个歌却说有‘大救星’。一个唱无神论,一个唱有神论,互相矛盾,唱了几十年……”该文刊登后引起一些非议,母亲担心父亲再度挨整,他说,讲真话,整也不怕,何况现在不兴文字狱了。一天他走进《花地》副刊办公室,编辑组汇报说:“……好多人都拍手叫好,说您真够大胆,只有您才敢这么写。也有人说这篇文章有问题,是反对……”他们不敢往下说。父亲沉吟一下,仍然脸带微笑:“不对!我是实事求是的。办报,写文章,都得讲究实事求是。不然,报纸就没人看。”我赞赏父亲向造神运动、个人崇拜开炮的勇气,无论他生前或死后,凡选编他的杂文,我都力荐这篇代表作。创建于19896月的金城出版社,是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国家保密局主管主办的中央级出版社和全国保密系统唯一的专业出版社 。该社出版中国当代杂文精品大系,2017年3月1日出版的吴有恒杂文精选,书名就是:《东方红》这个歌。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随着儿子逐渐长大,节假日我和阿波不是带他去恩宁路珍姐家,就是带他回盘福路我娘家。珍姐厨艺上乘花样多,我在她家只能洗菜洗碗,不敢献丑掌勺。她家地方窄小,我们喜欢去上下九逛街,逛累了才回去吃饭。但回娘家我和阿波就要生煤炉、煲老火靓汤,准备中午的肉菜。爸爸在家就逗弄外孙,拿杆圆珠笔在他面前晃动,嘴里说着“笔,笔,笔”,结果远涛就跟着外公,说出“笔”这个音,外公非常开心,心想这男孩长大说不定真喜欢笔!近午,若有兄弟姐妹回来陪老人吃饭,我俩就带远涛出门轻松一阵。那时喜欢去人民公园,让儿子在草地玩,一片叶一根草,都可以玩很久。中午买蒸熟的饺子,先喂饱儿子,他要午睡了,父母并排坐着,让他躺在四条大腿上,我们再小心地吃饺子,以免弄醒他。

我的校对工作越来越有经验,差错率很低,领导和编辑们都满意。刘家泽主编鼓励编辑们多读书、勤写作,规定每年轮流安排一个月带薪“创作假”,任由编辑自定是看书、写作或是旅游、休息。我是校对,以为自己没这样的福利,不料老刘一视同仁,也给我一个月假期。1982年8月,阿波暑假期间,我和他带着未满两岁的远涛去湛江。长途客车从早到晚两个司机开一整天,可见那时路况不佳。我一直把儿子抱在怀里,车子颠簸着,他的脑袋撞得我胸骨痛。想到孩子要大小便,就带个小塑料桶解决。一路顺利,安抵我俩原单位——交通部广州航道局湛江工程处。

我们离开只不过三年,单位变化还不大。老同事都很热情,家住赤坎的一位借出闲置套间,让一家三口舒服度假。阿波每天骑单车去海鲜市场采购,回家简单加工就很鲜味。白天我们去海滨公园、儿童公园玩,早晨黄昏走到公路对面的海滩散步。记得有个早晨我们走远了,海潮涨得很快,海水一下子就到小腿、大腿、阿波把远涛托在肩头,我也紧赶慢赶朝公路走。霞山至赤坎的公共汽车开过,乘客们眼看母子三人在蹚水,那情景确实有点可怕。此后我们都要弄清楚涨潮时间,免得再如此狼狈。傍晚退潮海滩特别开阔,可惜湛江市区没有沙滩都是泥滩,随便散步是可以的。一天我看见地上有个白色东西,捡起来观察它是颗蛋。海滩上平白无故有颗蛋,是海龟蛋?是蛇蛋?不确定,先把它带回屋。第二天还不敢吃,心里有点怕。傍晚再去散步,时间提早些,遇见有人赶鸭群回家,我马上明白:这是鸭蛋!阿波笑着把鸭蛋打进丝瓜汤里,说你就是想多了,一颗鸭蛋而已。

轻松玩乐半个月后,傍晚一家人在海滩散步,遇见一群挖泥船的员工。1977至1979年,我在政工办当干事,常下船采访报道,很多人认得我。船员常年累月在船上,喜欢隔一段时间就上岸“打地气”。那天中年船长问:“小毛(那时我名字是“毛钢坚”),你回广州当记者两三年,有没有报道过航道工人啊?”我解释说不是在报社当记者,我们编辑出版的是文学杂志。他又问:“那你有没有写小说啊?”我如实回答没有,接着说:“如果我要写小说,首先会写你们。”当晚,我在灯下铺开稿子,对阿波说:“看来我真要写篇小说了。”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任仲夷到晚报视察,在总编辑办公室与吴有恒畅谈。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习仲勋杨尚昆接见羊城晚报记者和领导。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习仲勋视察羊城晚报。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吴有恒(前排正中)与中国新闻代表团成员在国外留影。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阿波暨大同学林宏义从香港来广州探亲,请我们带远涛去宾馆相聚。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带儿子出门要准备奶粉和饮水。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外婆在盘福路四楼天台加盖的五楼家中与远涛合影。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外公外婆和远涛合影。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外孙要外婆扶着才坐得稳。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珍姐家在安静的老街恩宁路,离热闹的上下九步行街很近。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我们常带远涛去姑妈家相聚。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在人民公园草地玩。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一家三口在湛江霞山: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回忆录】真要写篇小说了(1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