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中国第一大火山岛——硇洲岛

标签:
吴幼坚77岁同志母亲母子结伴湛江行中国第一火山岛硇洲岛旅游 |
分类: 我这一株三色堇—自己 |

我1977年到湛江工作两年后调回广州,此后也曾再来湛江,但始终没到过硇洲岛,一来路远交通不便,二来那些年没有旅游概念。这次与儿子及朋友结伴,于6月3日登上久闻其名的硇洲岛——中国第一大火山岛。从霞山有公交车到东南码头,但我们四人打的往返,因携带不少拍照录像设备比较重。
硇洲岛,古称硭,是大约20-50万年前由海底火山爆发而形成的海岛,也是中国第一大火山岛。位于湛江市东南约40公里处,北傍东海岛,西依雷州湾,东南面是南海,纵深是太平洋,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硇洲岛是湛江市的岛外之岛,美曰:“硇洲古韵”。
从东南码头去硇洲岛有轮渡和水上巴士,我们选择快捷的后者,只需20多分钟就到。进店点了红烧海鱼、沙姜炒章鱼、蚝仔煎蛋、炒凉瓜四样菜,共花200多元,味道还行。随后坐一辆可载十人的观光车,四人共60元带客人看几个景点。司机老梁原籍福建莆田,几代人在硇洲岛生活。他告诉我们全岛5万多人口,他的村庄有600多人。现在岛上种大量火龙果、百香果、香蕉,是主要农产品,有专业公司收购。司机减慢车速,让我们拍摄累累果实。问起旅游业,说是发展一般,游客不算多。“看这路坑坑洼洼,开得很不顺当,车子也容易坏。”
我们先到宋皇村。宋皇城遗址位于宋皇村旁,据有关史料记载,这里曾是宋末皇帝驻足之地。宋景炎三年三月,宋帝被兵追赶,杨太后与帝昰,在陆秀夫、张世杰的护卫下,历尽艰辛,乘舟南来。他们在这里开设帝基,建造行宫营房,将士日夜操练,以求东山再起。同时命硇洲岛为翔龙县,并创办翔龙书院。次月帝昰驾崩,年仅八岁的赵昺登基称帝,是时元兵挥戈南通,眼看高雷等地被元兵攻克,长守此地不是良策。同年六月宋室再迁新会崖山。祥兴二年(1279年)五月,元兵陷崖山,宋室灭亡。据《通鉴捐览》记载,当时海上浮尸十多万具,深蓝的海水被染成红色,可谓惨烈至极。
宋室在硇洲岛三四个月,留下一些遗迹。我们沿着两旁长满灌木、藤蔓的小径,去看“宋皇井”。据说宋皇刚到时,兵马找不到水饮,干渴难熬,战马用蹄子扒开地面,涌出一股清泉,供宋皇兵马痛饮一气。后人建成了八角井,井深不到2米,水白冽清澈,出水量不减当年。
第二个景点是火山石堆积的海滩,黑压压一片巨石颇有气势,我在别处倒没见过。我指看布满孔洞像干莲蓬般的黑石,远涛说,石上的孔洞是气泡,这些全是火山石!黑石间的红色灯塔不高大但醒目,它造型像是手电筒,我们觉得设计不美,实用价值应该是有的。不知它是否也算灯塔,或只是航标灯?后来乘船回到东南码头,见到竖立着一模一样的红色“手电筒”,只是没那么显眼而已。
车子将我们送到第三个景点,或许就叫金沙滩?经过村边,小店摆卖着水果,麻鸡、白鸡、番鸭走来走去,却没见有狗。司机说狗们被主人绑住看守虾场,不能闲逛。我们步下台阶到达海滩,沙滩不算开阔,这天退潮,没有大浪,沙滩这一块那一块地露出灰黑火山石,与别处海滩只有沙子不一样。我在阳光下扬起彩虹纱巾,随《大海啊故乡》歌声即兴起舞,朋友们为我拍照录像(留待日后编辑发表)。今年满77岁了,不知还能在海边起舞多少次,所以我珍惜每一次机会。
参观的第四个景点是硇洲灯塔。它位于马鞍山上,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硇洲灯塔是世界仅有的两座水晶磨镜灯塔之一,与伦敦灯塔和好望角灯塔并称世界著名的三大灯塔。硇洲灯塔由塔座、塔身和灯具三部分组成,通高约23米。网络资讯写道:硇洲灯塔是法国帝国主义侵占湛江的这段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的重要证物;不论是建造工艺还是建造材料都极具中国特色,体现了硇洲岛劳动人民智慧。在建筑艺术层上讲,硇洲岛灯塔是特殊历史时期下,中外历史建筑文化交流融合的一种奇特现象。1996年11月,硇洲灯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硇洲灯塔原先由海军部队管理,后移交地方业务部门,但仍规定游客不能进入灯塔所在院子。我们在院外停留一阵,拍几幅照片就离开了。当地岛民在摆摊卖火龙果、香蕉等等。眼下是火龙果收获时节,在霞山水果店买四个花9元,这里10元两个火龙果不算便宜。
老梁司机把我们送回码头,远涛付车费多给20元,感谢他的服务。归程仍坐水上巴士,岛民买票16元,外地人25元。上岸后又乘的士返回霞山。奔波一日兴奋劲过后,我在车上昏昏欲睡。远涛与朋友相约,外出吃饭叙旧,我回到酒店立即洗澡歇息。一觉醒来,看到年轻同伴为我叫来的外卖,知道吴阿姨喜欢“汤汤水水”,就点了杂鱼汤、米饭,还有青菜、牛肉炒蛋,我哪吃得了这么多?他们已吃完晚餐,正在处理照片、录像。出门在外饭菜多了吃不完,打包的话没冰箱保存,也没器具加热,看着好可惜。
按时间顺序发6月3日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