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照片由76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24年4月2日下午摄于广州东山湖公园。
“感恩亲历者分享当年的故事”
独立公益人吴幼坚鸣谢
(2024年3月)
2024年3月,以下朋友通过支付宝转账、邮购《彩虹》、彩虹双光盘(视频上下集)多付款、在微信公众号打赏文章等方式,支持退休编辑、同志母亲、独立公益人吴幼坚的彩虹事业,为其晚年奉献余热助力。每笔捐款都会入账,并每月公开鸣谢。对来自民间的点点滴滴捐助,阿坚我知恩感恩结缘惜缘,力求将公益事业做得更好,回报公众、回报社会、回报生活。
支付宝账号:wuyoujian1947@163.com
木木30元
购买《彩虹》文集1本余额捐助。
Chr
100元(第80次,累计捐9050元)
李树贵150元 附言:豆瓣读者,致敬你,吴大姐,历史的记录者。
王尧30元
购买《彩虹》文集1本余额捐助。
以上共4笔总计310.00元捐款。
通过微信公众号文章赞赏13人22次共481.00元:
赞赏者:田、绿叶、老虎大人、莲、酸辣蕌头、黄格哥、我爱阳光、风铃草、韩勇、翩翩、王颂、leedsp、苇稻

有人在阳山知青群里转发一幅截图,我觉得有意思,下载并转发如下——
我的回忆录从1947年出生写起,至今发表了74篇,已写到1968年知青上山下乡,还要继续按时间顺序写下去。陆续获得不少读者支持鼓励,人们认为记录历史是有必要的。有人赞赏150元,附言:“豆瓣读者,致敬你,吴大姐,历史的记录者。”有人在公众号发私信:“往事如烟,回味无穷……感恩亲历者分享当年上山下乡插队的故事。”有读者说:“吴幼坚下乡当农民,适应得很快。我在山里干了几年的农活,深知其中的辛苦。”我回复:“过奖了,很多知青比我更快适应,学习掌握农业技能、学习语言等方面都胜过我。”
3月31日忽然接到20元赞赏,我便与对方私信交流起来——
我:**你好!你是我的广雅同学吧?不然也不会那么巧,在关鲁雄转来聊天截图的3月31日,你关注了我的公众号,并对《【回忆录】初中三年学业结束》一文予以20元赞赏。感谢你的理解支持!我会继续用心写下去的。
他:**是新三甲嘅啵!彭平、关鲁雄是我的入团介绍人(可惜至今我仍然未能加入组织),或者是他俩将我拉入新四甲班的。不然的话我也许会与你们一齐上阳山。1969年我在华工时,倒是在阳山的黄牛滩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食麦羹(玉米糊)、年羮(油煎的玉米饼),描忠字画,打山火……很感谢你对广雅的真切记述,并勾起我对那段年华的记忆!
我:我听关鲁雄说你是我们班的,我印象不深,可能彼此少交流吧。我15岁入团后就当干部,除了学习之外,时间都花在做社会工作,与被介绍人谈心等方面,不是我被介绍人的同学,我就很少单独接触。我也没入党,以后回忆录会写到几次谢绝入党,我觉得做个群众就可以了。我知道华工是有学生来阳山接受再教育,不知黄牛滩属于什么公社?
他:该地有冷水滩和热水滩两个温泉。据说如今已是旅游胜地了!
我:可能是小江公社:阳山县小江镇热水村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阳山县小江镇热水村/22142636?fr=ge_ala
我回忆知青生活,会引用知青文集《广雅知青阳山情》,里面有很多感人的文章,比如阳山文工团群里转发陈子元的《从山里走出来的路很长》。“黄格哥”写道:掩卷沉思感慨不已。阳山在七十年代之前几乎是古今的宇宙的尽头。是盛唐繁宋文豪大家之首的退之被贬之地,又是一二千年后知识青年的“广阔天地”。是古今知识分子的悲欢离合,爱恨交加的情感自然发生策源之地。韩愈毋庸置疑读点书的人都知道他的文坛巨匠之伟岸。而我们亲身见证的广州知青们那活生生隽永的一个个名字,仿佛就在昨天就在我们身边。阳山知青的故事,尽管还有读后感说的“我的经历是你的惊天动地一百倍”。但愿痛苦毕竟过去,留住美好的在心是睿智的。到阳山人生逆旅的故事,必将流传很远很远。祝知青哥哥姐姐们身体健康
吉祥顺遂!
按时间顺序发4月2日东山湖公园随手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