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伸向湖面的冬红花。阿坚2024年1月15日下午摄于广州东山湖公园。
与董妈妈相聚并接受在读硕士采访
前些时候深圳同志母亲董婉婉与我私信联系,说深大在读硕士思敏关注性少数人群课题,毕业论文题目是同性恋父母如何接纳子女。希望采访同志爸妈,帮助更多人认识到同志群体父母们的心路历程、真实故事,推动社会进一步理解和包容。她希望与那女生27日中午到广州,与我共进午餐后采访。她问:“这样安排合适吗?”
我答:“这样安排可以。我们三人就1月27日(周六)中午12点在东山地铁站C出口,星巴克咖啡门口见面。不过午饭后下午采访地点要考虑去哪里,我工作室和家里都不方便,十几年来我都在东山湖公园接受采访。万一天气冷就找地方喝茶,边喝边聊。如果就在地铁上盖吃午饭,可以直落谈话。”
她:是的,谢谢您!很期待见到您!(她给我公众号文章赞赏10元)
我:董妈妈,感谢支持鼓励我做彩虹公益!
她:不客气啦!您是我们家长的榜样和旗帜!您是我的偶像!
我:过誉了,我是做公益的同志母亲之一,只不过站出来早些,坚持时间久些而已。我们互勉互励继续发挥余热。
1月27日周六,我和董妈妈及思敏如约见面,愉快进餐。董妈妈说天气太冷,要喝些靓汤增加能量。她点了胡椒猪肚鸡汤,腊味炒荷兰豆、小笼包子和烧卖,三人边吃边聊。我聊得兴奋停了筷,董妈妈不断给我夹菜舀鸡块,提醒我多次。饭后客人陆续散去,餐厅不午休,正好方便采访。思敏用手机录音,不时在本子上记点什么,董妈妈录一小段视频,有时也过来听我讲。她有抖音等自媒体,可能会做个报道。她一直积极写文章、发视频,宣传LGBT+主题。思敏问了不少问题,我都坦诚讲述:我如何理解接受儿子是同性恋;在什么情况下想到要成立同性恋亲友会;召开同志父母恳谈会将家长带动起来;开通热线电话每周三个晚上从10点至凌晨1点免费接听;组织群体活动、去各地开讲座的情况;回忆大量主流媒体积极开展报道的喜人形势……共谈了三小时。
思敏问我最后一次参加集体活动是什么时候?我想了想,是2019年1月27日下午参加亲友会广州分会年会。非常凑巧,就是五年前的今天!我带刚出版的《彩虹》去向与会者推介,还给阿强阿山送了书。那次见到不少新老志愿者,还有几位同志母亲,大家都很开心。此后由于疫情及其他原因,线下活动不好开展,我和大家就没聚了。当年我应“出色伙伴”网站邀请,开设“吴幼坚专栏”,至今仍由“出色伙伴”管理,更新。我知道他们人手少,困难多,因此很感谢年轻人能坚持做公益。董妈妈告诉我,“出色伙伴”想开年会未获准只好作罢,我们都觉得遗憾。既然如此,继续耕耘好线上园地就更有必要了。
我兴致勃勃地聊着,还讲到晚年生活安排,她俩平时也有关注我,都称赞我身心健康,给其他老年人、同志父母做了榜样。董妈妈送我一套护肤品,临别像刚见时那样拥抱我,说:“吴妈妈,我每年都要来和你相聚,吃饭聊天!”我笑道:“好呀,我继续保持健康状态,争取多多地和你吃饭谈笑!”我还叮嘱思敏如果硕士论文通过,发给我选载部分内容,以发挥应有作用。她一口答应,并表示要邮购《彩虹》。董妈妈说要向人们推荐《彩虹》和我的视频合集,我说你俩都写写读后感让我转发,就是最好的推荐了。
采访中谈到同志婚恋、出柜等等,董妈妈说深圳有男同10年前就出柜,家长后来也表示接受事实,但始终不放弃要抱孙子的想法,至今还在考虑是否通过形婚或代孕得到孙子,我一针见血:家长死抱传宗接代执念,不是站在子女角度考虑问题,完全不尊重子女意愿!董妈妈说,是啊,这样坚持等于给孩子施加压力,出柜后还不能为人生做主。我俩做彩虹公益多年,深感要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何其难。老一辈愿通过学习思考,除旧布新最好,不然我们也无须强求,老一辈不干预子女婚恋,两代人彼此独立就行。
这一晚,我看了1991年出品的英国电影《鹤遗失的语言》,在豆瓣电影留下一段短评——
看完全片,我认为电影名译作《起重机遗失的语言》才好理解。不错的关于男同爱情的电影,父亲深柜几十年压抑矛盾,儿子勇敢选择同性恋人并最终出柜,父亲在儿子举动冲击下也出柜,同妻知道真相的崩溃……全都表现得很真实。父亲后悔隐瞒性向一辈子,自己活得不轻松,也给妻子带来莫大伤害。30多年前英国电影里这点感悟,放在当下中国仍很有现实意义。性少数人士要过渴望的人生,还是应趁年轻出柜,不做害人误己的事,不要因你走进异性婚姻,而产生新的同妻、隐藏新的家庭悲剧。


2019年1月27日阿坚阿强阿山在亲友会办公室推介《彩虹》活动中合影。
按时间顺序发1月15日东山湖公园随手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