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24年1月18日下午在广州东山湖公园贴水桥头黄葛树下即兴独舞。
韩秀和南·戈尔丁值得我学习
1月18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有吃腊八粥的习俗,不过我一日三餐依旧,没有特地去煲粥。最近连续与几位外地来客见面交流,感觉很愉悦畅快,但也花去不少时间精力,对我写回忆录是有影响的。思路断了要尽快接上,争取完成自己的目标——基本每周发表一篇。有位年过七旬的作家对文友说:“我觉得吴幼坚写回忆录真是不错。认真、坦荡、内省。日后如果成书,值得读。”我请文友转达:“感谢他的认可!我是认真的,也能保证真实,只是文学性、可读性都不足,而且对政治其实没啥兴趣(但明白人不能躲开政治)。个人思想水平有限,写回忆录可能只做到平实,难以深刻。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写得好些。”
远涛一直关注我写回忆录的情况,给出很多建议和具体意见。我不时将读者评价转告他,他说:“看来很多同龄人、晚辈期待不高,这样看看就满足了。这一点值得庆幸。我因为平常听你讲得多,亲口说话并且是亲人之间自带感情气氛,写出来没了声线、空气的烘托,就容易觉得不外如是,没刻意苛求你的文笔。实在地说,出书确实需要大事删改,细细打磨。”又说:“真实是一种需要捕捉、再现、揭示的东西,不是天然在那里,触手可及。所以才需要深思熟虑、提炼文字。你坚持定期更新需要很大毅力;我就绝对不敢写专栏。连载的好处是可以促成不论文字好坏,先尽量写完。”
文友问我是否打算出书,我答:“现在还没到出书那步,先尽量一篇篇写出来,当作草稿发表了再说。远涛一直觉得我主次不分,查历史资料太多,生怕读者不清楚而忙于交代,回忆录个人性不强,细节不足……我也明白有很多缺点,但起码现在多写些内容,以后自己或他人编辑成书够材料。”文友说:“远涛说的有一定道理。远涛俨然一个文学评论家了。”我说:“他年轻,处在他的位置,阅读面广,思考比我广泛深入,很多意见是有参考价值的。不过我确实无法对每篇都琢磨够才发出来,越来越有紧迫感,怕来不及写完初稿呢。”
为了保持身心健康,我非常自觉去户外活动,无论是阴冷风大,还是出太阳暖和,我都在下午进东山湖公园,先即兴舞飘带,再逛公园随手拍照。腊八这天遇上挎相机的男青年,心想他手会稳定,就请他用我G10相机拍照。后来另一位男青年路过,看我跳舞就竖起拇指称赞。他用手机录了一段视频,我也请他用手机为我拍照。晚上接到他发往公众号的照片,果然手机比我相机拍摄效果好。两人拍摄的各选若干发表如下,这就是2024年腊月我独舞的常态。
近日我读了韩秀自传《一个美国女孩在中国》,看了电影《所有的美丽与血泪》,都予以五星力荐。韩秀和南·戈尔丁这两位女性,年龄一个比我略大,一个比我略小,但都属于老年人了。她们写作、拍摄、开展活动都很勇敢,很有社会责任感,是值得我学习的。我在豆瓣读书、豆瓣电影写了短评——
中美混血的韩秀记叙在中国近30年的真实经历,促人思考。她仅比我年长7个月,学生时代、文革运动、知青生涯等等,我们有类似感受。而她在新疆兵团受的磨难更甚,其坚韧令人敬佩。她笔下出现一个个命运各异,形象生动的人物,反映社会生活面颇广,这是我写回忆录难以企及的。她对善待帮助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激,对中国感情复杂矛盾。最终有勇有谋,冲破险阻回到美国,开启不一样的人生。
韩秀(Teresa
Buczacki),1946年9月出生于纽约,曾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多年。1978年返回美国,任教于国务院外交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国际关系研究院。1982年起用中文写作,作品除《一个美国女孩在中国》外,还有《重叠的足迹》、《涛声》、《生命之歌》、《早安!台湾》等。
获2022威尼斯金狮奖的纪录片。南·戈尔丁的姐姐同性恋倾向遭父母压制,20岁卧轨自杀,给她人生最初震撼。她闯荡社会接触性少数群体,用摄影记录酷儿文化,成长为“私摄影”鼻祖和社会活动家。她意识到萨克勒家族蓄意开发具有强成瘾性的奥施康定以获暴利,令数十万人丧失生命,萨克勒家族却借捐助博物馆、收藏艺术品(包括南·戈尔丁作品)变身慈善机构洗白黑钱。南·戈尔丁决心为性少数、为艾滋病患者、为药物成瘾受害者发声,她带领社会活动家们抗争,在博物馆组织一场场大型行为艺术,最终获得预想的胜利。影片将主人公成长史与重大社会活动两条线交织穿插,人物多、素材杂,看着有些纷乱。女导演、女主演合作,完成有积极社会意义的纪录片,值得赞赏!
南·戈尔丁(Nan
Goldin)是现在美国最受瞩目的摄影家之一,她可谓是当今私摄影的鼻祖。她与各种自我放逐于美国主流社会以外的青年人共同生活。在这期间,戈尔丁怀着"自己记录自己的历史"的愿望,开始以摄影方式如实拍摄他们的群体生活,不作任何修饰,赤裸裸地展示了处于社会主流边缘的一部分美国青年的生活实态。
按时间顺序发1月19日东山湖公园随手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