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76岁阿坚2023年12月29日下午摄于广州东山湖公园。
【回忆录】从井冈山走到韶山
红星长征队1966年11月17日离开广州,经过28天才走到井冈山的中心──茨坪,那是12月15日,我们六个南方女子,第一次领教了冰封雪飘的严冬。据统计,当时每天上井冈山的红卫兵不少于10万人,茨坪人来人往,道路稀烂,不小心就灌一鞋泥浆。我们住的是一间平房,门外堆几十双鞋,门内躺几十个人。腾给我们那点地方,不够六个人平躺。我是队长,吃苦在前,叫大家先睡,自己靠墙坐着。时间长了熬不住,侧身挤进人缝,醒来时半边身子压麻了。
由于大雪封山,交通中断,山下物质运不上来。我近日上网搜到当年负责接待的干部所写,100万斤大米、200万斤黄豆的储备日渐告罄,面临粮食危机。当时滞留在茨坪的红卫兵有20万人,就在最困难的关头,井冈山管理局连发3封电报,向周恩来求救,即将断粮之际,接到了北京电话:“由广州、武汉、福州三大军区空运干粮。空投指挥由江西省军区负责,空投地点厦坪,井冈山方面立即组织带防滑链条的汽车下山拖粮!”该文写道:“一连三天,三大军区出动大型运输机31架次,投下干粮100余万斤。大部分是压缩饼干,还有桃酥、蛋黄酥等。另外还有一些包子、馒头,这是因为湖南省军区向驻长沙的部队下达命令,每个连送一蒸笼包子或馒头。”我们领到的是馒头,冷硬,幸好能喝上开水,就着开水咽馒头,能充饥就行了。
大串连期间,全国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流行。井冈山上的卫生状况随寒冬降临而变得更糟。流脑在串联学生中暴发流行,患者很快挤满了医院;随之而来的,是医务人员短缺,药物告罄……情急之下,动用直升机运来急需的药物,上海、南昌派去医护人员,广州部队也派去有经验的大夫,井冈山的流脑疫情得以尽快控制,据统计,在前后200多名脑膜炎患者中,死去的只有6人。这些情况我们当时不清楚,一点也没意识到危险。天天早出晚归,爬山越岭四处参观。黄洋界、八面山、朱砂冲……五大哨口逐一攀登,亲临其境想象红军保卫革命根据地的艰辛。山路湿滑,险要处与对面来人要错开身。我们偶遇同班女生庄求实,听她说广雅中学某某摔断了腿。可以想象会有人失足落崖,永远回不了家,但这些并未影响我们的情绪。我们去参观各景点:大井、小井、红军医院……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变成眼前的实景。朱德的扁担,八角楼的灯光……重温从小听过的故事,对领袖更加热爱。我们看红军的简陋武器、褴褛衣衫,看残墙上的标语、弹痕,进一步理解毛主席诗词的意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真理。
原计划三个月走到北京,途中改变路线耽误了时间,三个月肯定走不到北京。出门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预定在茨坪会停留数日,我早写信请妈妈寄些钱来。三妹陪我去邮局查询家里是否已汇款。邮局有分省市的登记册,许多人在查找,我也看了“广州”册子,不计其数的名字,唯独没有我。事后我才想到,如果有又凭什么证明自己?寄宿生是集体户口,又没带学生证。也许说清汇款人地址姓名就行了?那时的社会风气别说冒领汇款,连一闪念也是极其可耻的。可能妈妈还是考虑到汇款到茨坪不保险,没给我和三妹寄钱。我们已经够节省的,后边的日子还要继续计划开支。
离开茨坪前夜,我们花钱在百货商店买红色、粉色、绿色皱纸,动手扎一大束纸花。第二天早晨,全队来到烈士纪念碑前献花,集体背诵毛主席语录:“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仰望纪念碑,内心激情洋溢。队伍正要出发,我忽觉头晕目眩,脸色刷白险些晕倒。队员们赶紧扶我去医疗站,医生检查后说是低血糖,注射了葡萄糖,开了维生素,叮嘱注意休息和营养。全队决定陪我在茨坪多待一天。分头去商店买冻肉、萝卜,找柴火,在住处院子里架吊锅,煲了满满一锅“老火靓汤”。揭盖时,大块白猪肉、白萝卜不分彼此,热气腾腾。就着冷馒头吃,正好。很久没喝这样的汤啦,喝下去暖呼呼的,真过瘾!
经过休整,红星长征队从江西走向湖南。在安源煤矿过元旦,深入井下巷道参观。矿上为大家加菜,可惜样样皆辣。来到安源自然想起读过描写工人代表刘少奇的文章,如今却不见有关他的图文介绍,只是处处可见油画《毛主席去安源》,还印到邮票上。自从身体发出警示,我们就注意改善伙食,不过都手头拮据,只能趁原地参观不必赶路,而不去接待站吃1角钱的饭菜,上街吃顿面条换换口味,偶尔加只皮蛋。记得走向萍乡市莲花县那天,走得快的两人已接近县城,我和惠梅等四人还在公路上,忽然一只鸟从空中掠过,噗通一声落在田里。惠梅把鸟捡起来看看,它才刚断气,身子还温热绵软,不知因冻还是饿而毙命。我们把它带回住处开膛破肚,在老乡取暖的炭炉上烤得滋滋冒油。本来分成六份,四个人吃完自己那份,心想那两人上街去找吃的,她们没看到这只天上掉下的野味就不馋,我们四个就分享了。在湖南境内最过瘾的是路过屠宰站搭伙,湖南老乡未吃惯猪肝、粉肠,贱价卖给广州妹,我们吃个痛快。扪心自问,两个月来不过少了点油水,我们就觉得是个“问题”,难为红军忍饥捱饿行军打仗!他们也是凡夫俗子、血肉之躯,却在敌人围追堵截之下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堪称举世无双英雄汉!
我们参观了莲花一支枪纪念馆,了解到一支枪的来历。1927年,莲花农民自卫军队员贺国庆缴获了一支俄国造步枪,自卫军把枪交给他保管使用。当地土豪以维护地方治安为由,要自卫军交出全部60支枪。贺国庆闻讯把枪转移到石桥乡一个薯窖中,自己装扮成看鸭人,秘密照看这支枪。原是自卫军成员的陈朝湘携带其余59支枪叛变投敌,靖卫团到处搜捕贺国庆。敌人严刑拷打贺国庆父亲,追问他儿子和枪的下落,他宁死不屈,被活活烧死。贺国庆弟弟同样守口如瓶,被敌人连发数枪打死。1928年毛泽东率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后,指示各地迅速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莲花县以贺国庆保存的这支枪“起家”,成立赤卫队。在一年时间里,赤卫队发展成为红色独立团,一支枪也发展到200多支。三年后,湘东南独立师在莲花整训时,莲花地方武装提供了一个团的人和枪支,被编入独立师。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充分肯定了莲花一支枪的革命斗争精神。
从井冈山下来这一程依然艰苦,但我们刚在革命摇篮受过洗礼,艰苦不在话下。事实上路也渐渐平缓了,如此走到北京应该有把握。1967年1月18日,我们走到了韶山。中外人士朝圣般涌向这红太阳升起的小山冲。我们打算继续北上,中央方面发话了:暂停串连,待春暖花开后毛主席再接见红卫兵。我们深信不疑,从长沙免费乘车于22日回到广州,提前结束了红星长征队的使命。
网络图片:

1966年大串联红卫兵到达井冈山。

红卫兵在黄洋界山顶学语录。
八面山哨口全景
木质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
小井红军医院
成群结队的红卫兵参观茨坪毛泽东旧居
1928年秋,红军来到井冈山。毛泽东、朱德与军民们一道挑粮食,往返100多里从宁冈上井冈山,经常在这棵大树下歇脚拭汗。

睡在走廊的红卫兵们。

莲花一支枪纪念馆

刘少奇曾是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总代表
韶山毛泽东故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