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照片由76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23年11月18日傍晚摄于广州东山湖公园。
聊我对孤独与死亡的看法
11月初广州多家大学中学校庆,历届学生回校相聚,最激动的是老校友;适逢知青上山下乡55周年,当年去农场、农村的知青,纷纷相聚羊城,回望青春岁月。网上线下有很多图文、视频,老人们热情叙旧,互相问候祝福。大家都珍惜见面机会,很多人说:“见一次是一次!”我认为这是客观的讲法。有些人说:“见一次少一次!”这是真实情况,虽然听起来较悲观。还有人积极组织大大小小的聚会,说道:“见一次多一次!”这是乐观的讲法。
不久前《广州文艺》编辑部老同事小聚,曾任主编的一位男士今年77岁,和大家数年未见,一出现令我们吃惊,怎么变化那么大?头发稀疏,脸庞瘦削,行走缓慢,还拄着雨伞当拐杖。落座后他告诉大家,自己这两年不慎跌了两跤,最近又查出什么毛病……我们都很感叹,更加意识到每个人都老了。值得庆幸的是,他能在妻子陪伴下平静地度晚年,看看书写写文章。给每人送一本他的著作,当场在扉页上题字,字体依旧很漂亮。小聚后,有人传老照片到群里,全体合影一个个点数,已有十位老领导、老同事去世,其中九位男性一位女性。所以真是“见一次是一次”,今后只要有人热心牵头,相信大家都乐于到场。
金秋时节我专程去清远市,与1972至1977年共事的阳山文工团朋友相聚。在清远居住的人不算多,还有部分留在阳山,个别则在珠海、深圳,也有出国的。离开阳山后,我数次回去,和部分同事有合影。细看老照片,同样有很多老领导、老同事去世,而我余生也不可能见到所有健在者。正因如此我才趁早去一趟清远,希望给65岁的一位男士以鼓励。1975年,原籍北方的他随父母到阳山,17岁考进文工团,而我两年后离开阳山,此后我们基本无联系。去年惊悉他脑出血中风,出院后在家独居,不免担心他难以自理。这次见到拄拐前来参加午宴、晚宴的他,看到他中风后遗症,脑神经损伤影响肢体,很为原本高大健壮的他难过。不过,当晚他主动背诵李白《将进酒》,纯正的普通话,昂扬的激情,准确的记忆,老同事们不禁为之喝彩。
过后我问起他治疗、养生的具体情况,看有什么困难,他说:“住院不用花很多的钱,我的报销比例在90%以上。只是住院对康复阶段没有更好的效果。我生活能自理,在家锻炼康复比较随心所欲,只要坚持科学锻炼就没问题,我都能为自己理发。要是有十分不适就一个120电话,或给表侄女(主任医生)电话,就立马入院治疗。住在离医院比较近的成熟小区,邻居们是有爱心的社区志愿者,经常关照,还有社区发的食品等福利。现在一部手机解决所有生活上的问题,连办理涉及行政证照事务都可以委托‘小帮手’去市政窗口办好。”看了他的回复,我确实放心不少。他还说:“您这次到清远又给了我极大精神鼓励,让我把人生道路上曾经的美好重拾,把遗憾愧悔放下。余生继续实现梦想而接续前行,万一梦想成真呢!
坚姐,在以往有您真好,未来有您那就不单美丽而且芬芳曼妙而精彩。”我答:“余生或许还有很长的路,希望你一步步走得稳健。我比你大11年,希望延年益寿,陪着你和比我年轻的朋友,看更多风景,品更多精彩人生滋味。”

豆瓣“我爱阳光”(作者胡彬彬)是女性主题+女性视角评论人。她正在实施和100位女性聊天的计划,将视频陆续发表在B站:光和盐lightandsalt
https://b23.tv/N2C60rE 记录一些充满能量的人物,和与众不同的活法。2023年4月13日,我在东山湖接受了她的采访。视频分三期发表,我已转发上期、中期,今日转发下期。
我爱阳光 分享网页:
#和100位女性聊天#
吴阿姨的最后一期来啦,对关注光和盐不久的观众来说,连续三期可能会有点长,但对我来说却意犹未尽,吴阿姨每天坚持日更、跳舞,看书和电影,她的生活不仅仅是她自己,也承担起了作为千千万万个“同志父母”生活样板的责任,所以才会选择在公园最容易找到的地方跳舞啊。
她对孤独与死亡的看法也非常豁达。
最后我结尾的那句话,其实是掂量了好一会才“冒险”说出来的,盐同学也担心发不出来,还好平台比较开明。
三色堇吴幼坚 转发:感谢@我爱阳光
在广州东山湖公园与我聊天,还和同伴一起摄制分三期推出。我已在四个自媒体转发上期、中期,日内将转发下期。希望我的人生感悟、晚年活法,能引起一些人的共鸣。
我爱阳光:太客气了!应该感谢您愿意接受聊天式采访!

20230413和100位女性聊天 胡彬彬X吴幼坚(下期)
按时间顺序发11月18日东山湖公园随手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