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录】唱到“爱情”全班几近无声

(2023-08-15 00:02:02)
标签:

吴幼坚

76岁同志母亲

回忆1960-63广雅生活

歌曲中的抒情

情感

分类: 岁月留痕情意在—往昔
【回忆录】唱到“爱情”全班几近无声
本文荷花照片由阿坚2022年9月29日摄于广州东山湖公园。

【回忆录】唱到“爱情”全班几近无声 

【回忆录】唱到“爱情”全班几近无声

   广雅中学的老建筑“山长楼”在校园中心位置,房间分别做教务处、语文科等办公场所,南面两边走廊墙上,钉着一排排暗红色木箱,是各班的信箱,没有上锁,学生下课可以来收信。我们寄宿生每周回家,一般没有多少信,我也不会盼什么人来信。从中山四路小学毕业后,我和原先的老师同学甚少联系。没料到开学不久,接到两封男生来信。一封是小马的,讲述同班时对我的好印象,希望保持联系发展友谊。我只知道他是校工的儿子,谈不上了解亦无心通信,客气地回复说学习忙,就不通信了,有机会回母校见吧!另一封是“香港仔”小郑的,可能因他哥任广东省足球裁判,家里让他来广州插班读小学,老师安排他与我同桌。小郑在信中感谢我对他的帮助,使他四年级时加入了少先队。他回香港读中学,难忘小学友情,想继续做朋友,还欢迎我去香港玩。随信附一张明信片,是香港的高楼大厦。我看着这画面,不得不承认香港60年代初这些高楼胜过广州。可是……想了想,回信说,你们香港有这些高楼大厦,我们广州以后也会有!一个“你们”,一个“我们”,距离顿时拉开了。记不清还写了什么话,反正很“左”,也不回应做朋友的事,人家自尊心受打击,哪里还敢来信?他是个秀气文静的男生,老照片里能看到他模样,但几十年来,这曾经的同桌已消失于人海。


       语文老师建议大家用本子做“精华录”,摘录书报上形容人物描写风光的精彩段落,不知是否每个学生都照办,我做课代表肯定有“精华录”。此外,我还有日记本,从初一到高三,每学期一本,毕业时整整12本。不过这些日记本没能陪伴我到老,否则我写中学阶段回忆录,翻阅它们会很有参考价值。还有一种本子不少学生有:歌本。各自选抄喜爱的歌曲,还剪贴有关的电影海报、剧照,画些装饰纹样等等。有同学在扉页抄一句话,我觉得挺好:“人生没有歌,就好像船没有舵。”


      但是哪些歌适合做生命之舟的舵呢?当年禁忌可不少。政治性强的革命歌曲(现在叫“红歌”),不用抄自然有统一要求学唱,常唱,我们想听想唱的,是那些抒情歌曲。比如苏联歌曲《喀秋莎》、《灯光》、《小路》,反映卫国战争中人们的情感,即使少不了爱情、爱人这些词汇也能私下唱。又如古巴民歌《鸽子》,由于中国支持古巴革命,这歌也就能在音乐课上欣赏:当我离开可爱的故乡哈瓦那/你想不到我是多么悲伤/天上飘着明亮的七色的彩霞/心爱的姑娘靠在我身旁/亲爱的我愿同你一起去远洋/像一只鸽子在海上自由飞翔……


       那年月能遇到优美抒情的中国原创歌曲,我们会格外珍惜。小学时爱唱那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管桦作词,他作词我特别喜欢,比如《我们的田野》多有画面感啊。编曲及谱曲的瞿希贤也很出名(中国著名女作曲家),词曲情景交融,童真可爱: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后面所唱忆苦思甜内容就不提了。1957年的歌,至今仍被传唱,只是因为这开头。上世纪60年代的歌《社员都是向阳花》,旋律优美畅快,歌词通俗易懂:公社是棵长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这首歌在全国传开,各行各业都大声唱,并非真把自己当“社员”,只是不想整天绷紧“阶级斗争”那根弦。


       班主任曾在班会课上举例,说王洛宾创作的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把爱情写得很生动形象:"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每天看着她动人的眼睛/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我愿做一只小羊/坐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老师笑问:“你们13岁刚进中学,要专心读书,可不要羡慕大人谈恋爱。你们愿做一只小羊,让皮鞭打在身上吗?”我们也都笑了,没人回答。后来我渐渐得知:有女生被高年级男生认作“妹妹”,或者做了她入团介绍人,在交往中感情发生微妙变化,女生对“哥哥”有爱意;传说本校某知名男生与某女生是男女朋友;低年级女生喜欢年轻男教师,在作业本里夹信件向老师表白……我虽然没有对哪位男生产生爱意,但看小说时自然而然被主人公的爱情吸引,看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青年近卫军》如此,描写古罗马奴隶起义的长篇历史小说《斯巴达克斯》也如此(这是我用零花钱在旧书店买的第一本书,周末买回家连夜看入迷),看讲述意大利革命党人牛虻悲壮一生的《牛虻》更是如此。我想,青春期的男生女生,会对爱情有憧憬的。


      1963年国产电影《冰山上的来客》风行全国。影片讲述了边疆战士和杨排长一起与特务假古兰丹姆斗智斗勇,最终胜利的阿米尔和真古兰丹姆喜重逢的故事。雷振邦创作词曲的多首插曲深受欢迎,迅速传唱开来。我们新三甲班文娱委员应同学们要求,决定下午那堂课教唱其中一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为什么这样红

              哎 红得好像

              红得好像燃烧的火

              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

       抄歌词歌谱的大白纸贴在黑板上,文娱委员在讲坛领唱一句,我们在座位上跟唱一句。富有新疆塔吉克族色彩的词曲委婉动听,全班同学都认真投入地学唱,文娱委员也发挥得特别好,她本人就很喜爱这首歌。头一段顺利唱到最后一句,最后一个词全班集体失声,“爱情”这个词,竟然没人敢放声唱。她性格泼辣,喝问:“怎么回事?爱情,怎么突然变小声了?再来一遍!”

              红得好像燃烧的火

              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

       我们终于完整地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学会了。几十年后,不知还有哪位同学记得这堂课?我一直记得,那爱情被视作洪水、野火的学生时代。有位比我高一届的男生,险些遭遇灭顶之灾,他的故事我以后会写到。


【回忆录】唱到“爱情”全班几近无声
山长楼

【回忆录】唱到“爱情”全班几近无声

【回忆录】唱到“爱情”全班几近无声

【回忆录】唱到“爱情”全班几近无声

【回忆录】唱到“爱情”全班几近无声

【回忆录】唱到“爱情”全班几近无声


【回忆录】唱到“爱情”全班几近无声

【回忆录】唱到“爱情”全班几近无声

【回忆录】唱到“爱情”全班几近无声

【回忆录】唱到“爱情”全班几近无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