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录】读小学真轻松

(2023-05-15 23:40:46)
标签:

吴幼坚

76岁同志母亲

中四小阶段读书感觉

几幅家庭老照片

情感

分类: 岁月留痕情意在—往昔
【回忆录】读小学真轻松

题图:红花楹   76岁阿坚2023年5月15日中午摄于广州东山湖公园。


【回忆录】读小学真轻松


【回忆录】读小学真轻松
 

我写回忆录,说到入读广州市育才小学,又说到转读中山四路小学,但发了几篇都未写到上课、复习、考试、做作业,怎么回事?噢,是因为我觉得小学的课程太容易,印象中读书很轻松,得到好成绩是顺理成章的,没什么值得特别记住。那时爸妈忙上班,顾不上子女读书,放心把孩子交给老师就行了。我真不明白,怎么教育改革几十年,越改学生负担越重,家长也一起增压。如今家长要接送孩子,要花钱送去校外培训,还要在家督促做作业。疫情期间上网课,家长更是苦不堪言。我独生子1980年出生,读小学没让家长操心;他决定不要后代,我也就不必体验当奶奶的乐与累。

 

回想我的小学阶段,各门功课都不错,最突出的是语文。不过,刚进中四小读三年级,老师就给我一个下马威:写毛笔字得了人生第一个3分!课堂上,大家都用描红本认真写字,我打开墨盒,拿起毛笔蘸上墨,三几下就写满一页。老师看后毫不客气给3分,从此我再不敢马虎对待。不过我还是缺乏耐性练字,所以字不难看但没有功底。有说“字如其人”,我内心其实挺“活”,字不是一笔一划工工整整,而是不时“伸胳膊踢腿”,有些笔画特别长。那时家里做酱油鸡,会把鸡肠缠在鸡胗上,整团丢进锅里,煮好后很入味,我会扯开鸡肠慢慢吃。大人笑说因为我吃鸡肠多,写字就笔画不直。

 

我没保留小学课本、作业本、手册之类,不像男生小刘,几十年后同学小聚,竟拿出当年物品,让大家又惊又喜。妈妈1956年底去北京中央党校学习,爸爸在广州给她寄去很多信。我们从妈妈珍藏的信中,读到丰富的内容,其中有些段落提到当时9岁的我。19561213日信中说:我叫孩子们给你写信,他们总是没有写。幼坚是全部会读你的信的。他们常常是说等到星期天写,可是到了星期天,他们忙着玩,便又搁下来了。锦云非常爱玩,总是在制造玩具,幼坚则非常爱看书。”1957414日信中又提到:幼坚学习得很好,你看她给你写的信,那完全是她自己写的,而且没有打稿子就写成那样了,这孩子真是聪明,我是很爱她的。我觉得自己不算聪明,也不够勤奋,上中学之后成绩中等,小学阶段还行。同学们记得我作文总贴堂,还常被作为范文朗读。

 

音乐课是很受欢迎的,老师用风琴辅助教学,大家学了很多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唱的是郭沫若词,马思聪曲那首,唱起来单纯的心灵会感动:“我们新中国的儿童,我们新少年的先锋,团结起来继承着我们的父兄,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我们的田野》,管桦作词,他这姓名很特别。“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无边的稻田,好像起伏的海面。”随着荡漾起伏的旋律,美丽的画卷徐徐展开,画里有湖泊森林田野群山,有各种飞禽走兽,还有伐木工人、勘探队员等等。我们长大以后,说不定也会从事这样的职业呢。

 

《我们的田野》太好听了,当美术老师要求参照歌词绘画,我迫不及待提起画笔,很快完成一幅。歌词写了很多内容,我选画容易表现的“森林”。真正的森林什么样?没去过,但一定长着许多树,于是我画一棵又一棵树,还结着果,不管是南方北方,也不问什么季节:苹果、梨子、橙子、荔枝、香蕉……森林里有湖,湖上开荷花,湖边有柳树……树与树之间是草地,有各色小花;树枝上方的空隙是天空,统统涂上蓝色。这幅画绿色为主,深深浅浅,生机勃勃。事后听说入选广州小学生美术作品,送到国外展览了。应该说,我画森林没技巧,但画面有农民画满满当当、浓浓烈烈的韵味,又有童真童趣,就被看中了。

 

算术课没啥好说,小学课本浅,读书不费劲。自然课有趣,发绿豆芽,养蚕,很多同学要我从家里老树采桑叶带给他们。劳动课主要清洁课室,擦玻璃、抹课桌、扫地。当初旧楼是木结构,二楼地板有很多缝隙,调皮的同学会把灰土扫下去,经过老师批评大家就不这样做了。扫完地,还要蹲在地上,用抹布将一块块红砖擦干。四妹听老师读过写搞卫生的一篇范文,作者竟是她二姐我。她说二姐形容擦得红砖地板像红宝石般漂亮。我那时真这样写吗?形容比喻得过头了!体育是我的弱项,体质差,易头晕,全校周一站在操场听校长讲话,时间稍长我就头晕,要蹲下以免昏倒。每次约有三人头晕不能坚持到底,我往往是其中之一。我不喜欢上体育课,但还是记住不少体育项目,放暑假就在家给妹妹们上课。

 

我模仿学校课程,给三个女生做安排,没有男生,因为弟弟不屑与女孩玩。五妹、四妹、三妹每人一张板凳,依次坐好,想象会有三排学生。我从一侧走到正中,表示老师进课堂。三妹喊:起立!三位女生站起来,我说:同学们好!她们齐声答:老——师——好!三妹喊:坐下!三人同时坐下,我就开始讲课了。忘了讲些什么,反正学生年龄分别是3岁、5岁、7岁,只能讲简单内容(老师也没多少料),很快就下课了。歇一会口头铃声又响起,学生们进课堂,老师进课堂,再上一课,语文、算术或音乐、美术。美术课有趣,学生们各自拿白纸、画笔涂抹,自由发挥。水彩画完成,洗画笔的清水变成彩色,我灵机一动,分装进小玻璃瓶,这就是“汽水”,可以在“商店”出售。还有什么商品,我就记不得了。

 

妹妹们和钟司机儿子一起,会玩“过家家”,两人组成一家,两家互相“走亲戚”;家庭成员去“上班”,会向留守那位扬手道别;回家后会玩炒菜煮饭之类。而我比他们大几年,没合适的人和我组合,我也不喜欢抱娃娃、做妈妈,就选花园西面小道旁,有块黄色大石之处做我的“家”,一株金银花,藤蔓爬上花架,地面铺着碎砖,独自一人,安安静静,想象中这是我的“书房”。

 

上体育课比较有创意,把我单人铁床的弹簧床垫拉下,放在饭厅地上做“体操垫”。我教三位女生做前滚翻、后滚翻。我一做前滚翻就头晕,学生们表现得比老师强。我还带她们去后花园,用锄头挖出一个四方形的坑,作为跳高跳远的“沙池”。可是家里没有沙,泥即使锄松了,两下就被踩实。怎么办?有了,用竹叶代替沙子!我发动妹妹们去竹树下捡枯竹叶,一箩箩倒满“沙池”,人落地也不至于摔痛。没有跳高架,就用竹树杆代替,上面恰好有几个分枝,可以搁得住横杆。我教她们跨越式跳高,但跑道、沙池、跳高架、横杆,没一样正规,她们也没兴趣学,弄半天就放弃了。

 

值得一提的是暑假期间,我模仿学校做法,在家里办起墙报。我将很大的纸连接起来,贴在饭厅墙上,版面足够大,还用水彩画上报头,偏偏没记住名称!记得报头是大串紫葡萄,还有大小绿叶和葡萄藤,蜿蜒而出环绕着整幅墙报。墙报有多个栏目,还设立投稿箱(是个纸盒挂在墙上)。某天收到四妹投稿:《自我表扬》:“吴卓坚同学帮大人扫花园的落叶,热爱劳动,值得表扬。”她给我这主编出了难题:自我批评可以,自我表扬行吗?最后我改成表扬稿发表了。


寒暑假和妹妹们在家还是很开心的,但我更盼望开学,和老师同学在一起,每天都过得轻松快乐。发自内心的这种感觉,后来的小学生再也得不到了。


【回忆录】读小学真轻松  阿坚小学阶段照片

【回忆录】读小学真轻松
阿坚与三妹、四妹、五妹在平园家中二楼长阳台合影

【回忆录】读小学真轻松
三妹四妹在看书 

【回忆录】读小学真轻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