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革命时期的爱情》致敬父母

标签:
吴幼坚76岁同志母亲吴有恒曾珍革命往事视频:革命时期的爱情情感 |
分类: 无私战士有情人—父母 |
以《革命时期的爱情》致敬父母
《革命时期的爱情》是由新疆籍著名民谣歌手洪启演唱,作词洪启,收录专辑:红雪莲。最近我特别爱听这首歌。联想到自己的父母,觉得歌曲简直是他俩革命时期爱情的写照。



父亲吴有恒是广东恩平人,出身于书香门第。1936年,他在香港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任华南区总部干事,同年9月24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母亲曾珍出身于香港城市贫民家庭,受方方夫人苏惠教育,1936年18岁入党。同年10月,吴有恒、曾珍、赖石昂三人组成香港地下党支部。吴、曾先以夫妻名义租屋与赖共住,后结为革命伴侣。1938年中共香港市委成立,父母分别任市委书记、妇委书记。这年5月,大女儿小坚出生。为了不影响工作,父母曾忍痛将女儿送进孤儿院。
1939年11月,父亲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广东、香港、浙江、安徽、江西、广西、湖南、上海和闽粤赣边区的七大代表共44人,组成南方代表团北上。父亲他们历时一年又一个月,经粤、桂、湘、赣、浙、皖6省,步行万里,冲破一道道封锁线,于1940年12月走到了延安。代表们到中央组织部报到,父亲仍保持着地下党香港市委书记的身份,但不准写信对外联系。因许多七大代表未到,大会延期召开,他被分到中央党务研究室当研究员。一年后,进入中央高级党校一部学习。在延安等了四年,七大终于在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召开。七大结束后,中央计划组织三个梯队南下广东。父亲负责组织抽调团级干部90多人,组成干部连队,由他任指导员,随第二梯队行动。到了河南洛阳,因日本投降,部队调往东北,而父亲等南下干部则各自化装到上海,再乘船返香港。归程辗转花了一年,父亲于1946年春回到香港,向中共广东区党委传达七大精神。
1939年11月父亲赴延安,母亲把女儿从孤儿院接回家。1943年,她把女儿送回恩平婆家,自己奉命从香港回广州恢复党组织活动,开展妇女工作,发展“游击之友”组织,还负责领导工厂女工、学校女党员。她曾打进伪广东高等法院当录事,为避免骚扰,对邻居说丈夫出远门经商了。旁人看她不时收到的那些信,其实是她悄悄投入邮筒寄回给自己的。母亲坚持地下工作七年整,1946年春才与父亲重逢。父母来到湛江开展地下斗争和武装斗争,1947年春,二女儿幼坚出生。我想,若父亲或母亲有一人牺牲或失散,就不会有我了。很感激命运让我成为吴有恒曾珍的第二个孩子。

吴有恒曾珍上世纪50年代初期在粤中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吴有恒曾珍与大女儿小坚、二女儿幼坚在粤中合影
父亲晚年为夫妻合影题诗,其中一句“无私战士有情人”,我觉得恰如其分。他青年时代在延安思念妻子,曾写下《偶成》——
还写有《闻太平洋战争爆发》——

吴有恒曾珍1957年3月摄于广州
我后悔未能在父母生前细问往事,比如父亲要去延安前,如何与母亲道别;母亲在父亲渺无音讯那七年里怎么想、怎么做;父母隔别七年后重相见,有什么样的场景……不过我想即使问,老人家也不好意思说。我只能凭着看书、看影视作品的印象去脑补,他们这样的革命者,曾有可歌可泣的青春。国庆70周年前夕,我随歌而舞,向父母及其战友致敬。没有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后代的和平安宁。近日我看到这样的提法:“今日中国,如您所愿。”我想,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值得庆贺自豪,但与先辈期盼仍有距离。我关注LGBT群体命运十余年,感触更深。在我们这个国度,每位公民都应身心舒展,沐浴阳光,共享幸福。我余年将继续为之奉献绵力。
视频:72岁阿坚即兴独舞《革命时期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