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录】我有了第三个妹妹

(2022-12-05 00:56:53)
标签:

吴幼坚

75岁同志母亲

回忆五妹出生之初往事

童年老照片若干

情感

分类: 岁月留痕情意在—往昔
【回忆录】我有了第三个妹妹
题图:75岁阿坚2022年10月24日中午摄于广州东山湖公园。


【回忆录】我有了第三个妹妹


【回忆录】我有了第三个妹妹


       上一篇【回忆录】入住新家——平园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b7a5b610103089c.html

       我家从法政路光友街搬到扳桂坊一号平园一段日子后,我第三个妹妹也是吴家最小的孩子出生了。那是1954年,我四月底满七周岁,将从广州市第一保育院毕业,准备上小学了。小孩子全托,周六才回家,和爸妈相处时间短,加上不知道妈妈怀宝宝,五月初回家就有意外惊喜。吴家孩子从小养成习惯,从外面回家要向大人说一声,出门前也要向大人说一声。直到几十年后我陪父母过晚年,上班前、下班后仍习惯向父母打招呼。记得我去二楼东边大房找妈妈,路过中房门前见有个陌生阿姨。走进妈妈房间,她躺在大床上休息,身旁是个小小人儿,穿着棉布衣服,圆脸蛋粉嫩,握住小拳头睡得正香。妈妈说,幼坚,这是你的细妹妹呀!三妹、四妹出生我都没印象,唯独记得从此有了五妹。她长得胖乎乎的,家人都叫她“妹珠”。我一直以为是“妹猪”,形容她像只猪仔,后来才想到是比作珍珠。

       为了照顾五妹,家里请了保姆鸣姐,就是在中房那个阿姨。鸣姐衣着整洁,说话温言细语,家人对她很满意。妈妈奶水足,妹珠喝不完,她把奶挤到杯里给我喝,我嚷道不喝不喝,妈妈说你就是喝这样的奶长大的呀!我勉强喝下去,可能是心理作用,按说人奶味道微甜,小婴儿喝得津津有味,而我觉得不好喝,嫌腥。7月底我离开保育院,小学要九月才开学,整个八月份,正好跟着带妹珠的鸣姐,随妈妈去珠江对岸河南郊区住,周六才回平园和爸爸团聚。妹珠满百日胃口大了,妈妈没再要我喝富余的奶。

       我们四人去的工厂叫“麻袋厂”,不知正式名称是什么。长大后听妈妈聊过,她好像是去建立党组织,担任党支书,住厂安排的宿舍。那是一厅一房带厨厕的小平房,厂长和书记两家房子背靠背。厂长女儿比我稍大,带我去厂区四处走,还采摘野生的薄荷叶,回家生起柴火灶,煲一小锅薄荷糖水,和我分着喝。就这点已经令我钦佩,因为我胆小,根本不敢点火柴,也认不得薄荷,光知道有薄荷糖。

       妈妈工作很忙,早上给妹珠喂完奶,吃完早餐就去上班。每天上午鸣姐都要抱着妹珠,去办公室找妈妈喂奶,我总是跟着去。记得最清楚的是办公室外面有个花棚,比平园的炮仗花棚低矮但较长,绿色藤蔓爬满棚架,绿叶间有一簇簇花蕾。我知道它不是炮仗花,也不是葡萄藤,因为两种平园都有栽种。花蕾没有鲜艳颜色,也不觉得有什么香气。那时我没想到问大人这是什么,妈妈和鸣姐也没跟我这七岁女孩讲。妈妈见到我们就从办公室出来,一起走到花棚下。她把妹珠抱在怀里喂奶,喝完右边喝左边,然后交回给鸣姐,自己又回去上班,顾不上对我说句话。

       68年后也就是2022年,五妹在天台种的夜香花盛开,她一遍遍采摘下来送给亲友,煎鸡蛋很香,滚瘦肉汤味道鲜美。她多次送给我,隔着袋子也闻到香味。上网查看,这就是歌里唱的夜来香啊。它夏秋开花,黄绿色花朵傍晚开放,飘出阵阵扑鼻浓香,越夜香越浓。我恍然大悟,五妹在妈妈怀里喝奶时,头上身边一簇簇花蕾,不就是夜香花吗?那时我们是上午去花棚的,广州八月阳光最猛,花还未开当然闻不到浓香。有种所谓“胎教”的说法不无道理,不知妈妈怀五妹时是否已在麻袋厂上班,但哺育五妹肯定常在夜香花棚下,五妹晚年栽种夜香花,说不定真有缘由呢。

       妹珠两岁时,家里准备送她去市委托儿所,我想应该提前教她点什么,于是九岁的二姐我就当起老师。正好《小朋友》画报刊登了端午节图文,我坐在客厅通往花园的南门台阶上,让妹珠坐在我大腿上,打开画报一句句教。整首诗歌只有两句:“吃粽子,滚白糖,龙船下海喜洋洋。”我念一句,妹珠跟着念一句,谁知念完下句,回头就丢了上句;重念完上句,接着又忘了下句,折腾几遍才勉强记住。她胖乎乎的把我腿压累了,我不禁想,五妹怎么这样笨啊?其实吴家五姐妹,前面四个读书都是文科好些,形象思维能力强些,唯独最后这个文科理科都好,逻辑思维能力胜过姐姐们。看两岁的懵懂妹珠,是想不到她将来如何发展的。

       鸣姐只在妈妈月子里住二楼中房,后来她用楼梯底做房间,把狭小低矮的地方,变成洁净温馨之处。那儿仅够横铺一张大床,床头正对门口,床尾对着楼梯底斜斜的角落。她用作储物间,安放自己的东西。床上铺着细藤席,睡在上面非常阴凉。那时弟妹们都在市一幼全托,哥哥姐姐比我大十岁八岁,哥哥参军姐姐寄宿,我在家晚上喜欢去鸣姐房间逗留。很奇怪没记住妹珠是否也在床上,反正我是舒服地躺在床上的。抬眼望墙壁,一张挨一张贴满年画,有胖娃娃骑鲤鱼,有天女散花,有荷花舞,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鸣姐有双黑亮的漆皮鞋,还有拖鞋,而不是像多数广州人那样,在家穿双木屐,还随意穿着上街。她的拖鞋干干净净摆在门口,一进房就上床。记得她说过,曾在大户人家照顾“傻小姐”(精神失常者),小姐的皮鞋干干净净可以摆上桌。我想鸣姐的干净、温良、和善、细致,与那段经历有关。在她影响下,妹珠也十分干净、有礼、乖巧,人见人爱。家里老照片中,有鸣姐和妹珠的合影,右下角有“艳芳”字样,那是广州有名的照相馆。鸣姐当年郑重地带着心爱的小女孩进店,留下了永久的纪念。


【回忆录】我有了第三个妹妹  鸣姐与五妹

【回忆录】我有了第三个妹妹  妈妈和四妹、五妹

【回忆录】我有了第三个妹妹
1955年10月,广州中苏友好大厦落成,苏联展览会开幕,二姐二哥和一岁零五个月的五妹在展览馆外草地合影。

【回忆录】我有了第三个妹妹
两岁的五妹在天台玩草编套盒。

【回忆录】我有了第三个妹妹
二姐幼坚在平园天台为两岁多的五妹扣棉袄扣子。

【回忆录】我有了第三个妹妹
五妹晚年在天台栽种的夜香花

【回忆录】我有了第三个妹妹  五妹种的夜香花

【回忆录】我有了第三个妹妹
五妹常采摘夜香花分赠亲友做食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