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江南女子结缘(五)

标签:
吴幼坚73岁同志母亲1995年开始书信传友情希望找到绍兴的从容情感 |
分类: 我这一株三色堇—自己 |
73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20年5月29日摄于广州东山湖公园。
与江南女子结缘(五)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广州文艺》月刊当编辑。当时社会风气相当正,我刊也不例外,编者作者读者关系健康。1995年夏我编发绍兴女青年来稿《海的新娘》,此后与她通信。数年间,我的信常被她父母、姐姐、姐夫、男友传阅,她父亲是中学校长,母亲是中学老师,姐姐也是老师,一家人对“阿坚”褒奖有加……可我们并未谋面。今春我74周岁着手清理旧物,重读信件,决定摘录发表。如果她读到此文并设法联系,我会很高兴;若她和家人知道我做彩虹公益十几年,仍褒奖老朋友阿坚,我将倍感欣慰。
坚注:1996年7月,我离开《广州文艺》去编其他杂志,她婚后亦面临各种变化,两人通信渐少,也难再聚焦文学。
1996年10月28日
1996年12月16日
……得知您搬了新家,首先要恭贺您乔迁之喜,看了您长长几页信纸所描写的新家的模样,我觉得您真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女性,同时又是善于创造生活、感受生活的人……父母亲看了您的信,都意味深长地微笑了,我说阿坚老师真是一个浪漫的女人,一个永远都不会老的女人,不是吗?父亲于是点头叹道:她的生活里原应该不太有惊涛骇浪和世俗纷争的,否则怎么还可能保留这样纯净的心灵和美好的心态呢?是的,我和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怀疑呢?但事实上,从您的文章和许多来信中,又恰恰否认了这一点,于是我们只能在感慨之余,又增多了一份对您的敬佩和欣赏。
从您信中了解到您一身兼四职,又要工作,又要做好家庭主妇,十分辛苦,好在您有那样愉快、开朗的心境,使我觉得您在干每一样事情的时候,都是那样驾轻就熟,但愿我能够从您身上多学习到豁达、开朗和坚强。……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一项事业,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败的人生。阿坚老师,等您有一天老了的时候,您会不会写回忆录?我相信如果您将您的一生写出来,肯定会打动无数读者的心,而我,作为您那么多读者、朋友中的一个,会多么的骄傲,因为我曾经拥有过您这样一位了不起的朋友和老师!
1997年4月25日,众多朋友在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舞厅欢聚,贺阿坚我50周岁生日。过后我给**去信并赠当晚照片留念。
1997年7月30日
……在键盘上轻敲出您的名字,忽然就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这么长时间不给您写信,说真的,心里有太深太深的歉疚和自责,尤其是看了您最近这一封信,您信首那一句善解人意的劝勉令我更是羞愧难当。我捧着信对父亲说:“阿坚老师的大度和宽容令我更相形见绌。”他仔细读了信,三番两次地在全家人面前赞道:“阿坚真是一位值得交往的良师益友,她根本全然无求于你,却不顾身份、地位,没有丝毫的架子,和一个普普通通的读者也能平和地相待,难怪她有那么多的朋友、极好的人缘,心态真是极年轻!”
说真的,我一直都认为您有些不食人间烟火,好像在您的世界里,就只有文学,只有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只有爱,或者一些因为爱而萌生的忧虑,那自然指的是对您钟爱的事业的担忧。除此之外,好像就从没在您的信中提及过生活的劳碌、辛苦,也没有家庭中各个成员间的矛盾,仿佛您这样的人存在于世,根本就不用考虑这些事情,自然有守护神为您驱除着种种尘世的纷扰。我不知道这是命运如此呢,还是您自己善于安排命运,善于把握心境。
家里人都说您这张照片很漂亮呢,真的。您脸部的轮廓还是十分鲜明而饱满,身材尤其挺拔,没有五十岁妇女的臃肿或是干瘪。您手中的玫瑰花束太漂亮了,跟您真是相映成画。我很高兴收到这样一张照片,也很喜欢后面的题字,虽然我这次没有为您的生日带去丝毫的祝贺,但相信您还是过得非常快乐,美丽的女人就是该这样神采飞扬的。阿坚老师,再一次感谢您的宽容和真诚,我为结识您而感到幸运,祝您一切顺利、安康,同时也祝您有不败的美丽和不息的青春。
1997年10月29日
每次看了您的信,总会有一两天的振奋……正如您信中对自己的评价那样:朝气、活力、不娇气、不暮气。我多么敬佩又多么渴望拥有这样的个性,这样的女人,不光是男性,就连同性也是喜爱的。……我太希望和我的家人一起分享由您的信所带给我的那份快乐、希望和信心。从您的信中得知您是一如既往的繁忙和充实,我很为您高兴。有事情可以忙总是好的,世界上再没有比充实而有益的工作更能让人兴奋而年轻的了。……惊悉您又失去一位赖以信任的好朋友,而且偏偏又是采取那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不由得很是惆怅,虽然我并不认识他。……如果不能够做到像你这样顽强地自己把住生活的方向盘,那么还不如抽身退步,过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我希望您能够一直这样活力充沛,正如您自己所说的那样,遇到再大的风浪和波折,都能够笑看风云。……我不知道将来还会发生什么,但我所能做的只是祈祷命运不要过于残忍,让我们每个人都尽可能平静而愉快地活着,这个世界不就是很美好了吗?为此,我再一次祝福您,我远方的朋友,愿您无怨无悔地走过每一段无瑕而美丽的岁月,青春洋溢,幸福安康!
坚注:1998年3月11日,她来信告知,已于大年初二生下女儿。此后她做了两年全职妈妈,我工作也忙,没有通信。
2000年3月22日
亲爱的阿坚:您好!今天回到单位上班,您的信已静静地在桌上等了我三天了。我把信给经理看了,希望您不会介意,因为上面并未涉及到什么私事。几天前他说起您打来电话的事,还说您询问了公司地址,可能会给我写信。经理原本就为我们这种交往方式感到惊讶,像他这种年龄或者说经历的人是不可能理解这种感情的。今天他看了信,显然感动了,看我鬼鬼祟祟地在电脑上打什么东西,问我是否在替他改讲话稿,我如实地说我在给阿坚写信,他竟然没有表示不快,甚至还在一旁用他的“绍普”口述他的“回信”,很有越俎代庖的意思。并且还要我转告您说,就连他也被您的这份真情感动了,并告诉我应该写它长长五页信纸,以弥补我的亏欠。
(坚注:她写了不少工作、人际、家庭的内容,此处略)从前两封信中得知您生活得如此充实忙碌,我真为您高兴,并真心地羡慕您。我老把您的生活安排讲给我身边的好朋友听,她们都是些和我同龄甚至比我还小的女孩,但和我一样,因为家庭或工作或感情等等原因,把自己弄得身心俱疲,心境很老。……这次写信,或许您已经注意到我对您的称谓有所改变,我没有再把您称为“阿坚老师”。……经过和您两年的疏远,我感觉自己的心态已经成熟不少,翻翻以前的日记和文章,好像是几十年前的自己写的。而再看看您寄给我的信,仍然神采飞扬,青春洋溢。于是感觉自己和您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正如您贺卡上署名为“南国女友”一样,我觉得您更像我的一位女友,而不能称其为老师了。所以我想以后就称呼您为“阿坚”,您不会有意见吧?
……您之所以仍旧这样快乐,原因或许就在于您在婚姻和家庭以外还有很多感情的寄托点,爱您的人太多(狭义的和广义的爱),所以您就可以不把婚姻当作生命中唯一的支点,即便不是很如意,失落感也不会太强。其实这又何尝不可呢?人只有独善其身,才可能做到兼济天下,就如您在为别人散播信心和快乐的同时,您自己首先必须有一颗爱心。我觉得这才是现代女性所应该具备的个性。当然如果原本就有一个幸福的家庭,那又另当别论了。
谢谢您的贺卡,谢谢您的问候。我对父母谈起您了,但没机会给他们看您的信和照片。最后祝您一如既往的美丽。向你转达我身边所有知道您、喜爱您的人的问候! 友:**
(坚注:这是她最后一封信。不知我这文章是否能被她或亲友读到?她名字别致:从容)

三色堇影集里的照片,由先生郑成波在家中拍摄,请两位作者分别题诗。
南国的信
你说你给我写信
在冬夜里
红色的故事好浓艳
鹅黄或温馨
借助帷幕
总是把心事
藏于赤色帷幕之后
便有了如期而归的粲然
目光如炬
燃亮人世情结
快乐一点点
开心一点点
忧郁……也有一点点

三色堇影集里的照片,由先生郑成波摄于广州黄花岗剧院外。
美的风韵
也许是毫不华丽的组合,
但却是最鲜明的色彩;
也许是唯一的玫瑰,
但却是倾心之所爱。
也许青春的岁月已悄然逝去,
美的风韵却长存于你的微笑;
也许已经不是拥有玫瑰的年龄,
嵌入生命的爱却无处不在。

《这一株三色堇——吴幼坚1993版影集》全书96个彩页,大16开,刊有我250多张照片,200多位作家诗人配诗280多首。1993年定价60元,现价(稍有瑕疵)5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费),筹款支持我做公益。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向我查询。

《彩虹——LGBT人生纪实》:我2005年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此后通过讲座、热线、博客、微博、邮箱为LGBT群体服务。71岁完成26万字(含16个彩页66幅照片)的纪实文集,记录与LGBT个体生命最难以忘怀的相遇,以及与独生子郑远涛(文学译者、本书责编)的故事。本书人物众多:男同、女同、同妻、感染者、同志父母、跨性别者……《彩虹》写到同志群体内自由与责任的冲突、个人梦想与家庭期望、社会现实的碰撞,写到沦为牺牲品的同志少年、同妻,内容厚重,促人思考。李银河、张北川、方刚、彭晓辉、Damien Lu(星星)等专家学者写了推荐语或作序。每本7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政快递费)。若汇款100元要一本《彩虹》,可获1993年出版原价60元的吴幼坚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请写明)。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向我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