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起五十二年前插队落户那小山村

(2020-11-15 22:18:11)
标签:

吴幼坚

73岁同志母亲

广州远郊山村秋季掠影

粤北阳山插队回忆

情感

分类: 我这一株三色堇—自己

想起五十二年前插队落户那小山村
本文题图插图均为73岁吴幼坚2020年11月15日于广州远郊山村所摄。


想起五十二年前插队落户那小山村

 

  吴幼坚

 

想起五十二年前插队落户那小山村
吴幼坚在粤北阳山县插队落户时摄于从江英公社步行下山去青莲公社的途中,远处群峰是地势最高的高峰公社。

我是19681110日离开广州,去粤北阳山县插队落户的知青。我们广雅中学共28个学生,每个年级都有,组成知青集体,由县里安排到新圩公社两个大队,每两人去一个生产队。下乡初期有各种不适应,但同学们都认真锻炼,普遍表现得很好,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以及公社、大队的重视,在各方面发挥了作用。石灰岩山区阳山实在太贫穷,唐代文学家韩愈被贬到阳山当县令时,写文章曰:“阳山,天下之穷处也。”阳山县直到2006年还是国家级贫困县,我们经历过知青生活,对此深有感受。所幸随着改革开放,山区面貌逐步改善,摘掉贫困帽子。知青们多次组团,带着丈夫、妻子、儿女重返第二故乡,见到旧貌换新颜都由衷喜悦。

 

好友家乡在广州远郊山村,她常开车陪八旬父母回乡度周末,也多次邀我同往。那儿与我刚到阳山落脚的第一个村子很像,每次小住两天我都会想起52年前那山村。1114日至15日我随好友回乡,在田间、村道、水库走一趟,随手拍照,回家一看自己的近照,那脸圆乎乎直追当年之胖,只是岁月在额头眉梢眼角腮帮逐一刻痕,二十出头的姑娘成了年过七旬的老妇。现在山村年轻人大都外出工作、读书,家家剩下老人和孩子,有些退休人员也愿从城里回来,养养鸡鸭鹅,种种蔬菜水果,自给自足,新鲜好吃,还能满足城里亲友需求。逢年过节都有很多人预订三鸟,所以不少农户最近养两三百只鹅,到春节能卖个好价钱。我除了拍摄水稻、野花,还把镜头对准鸡鸭鹅、狗子、鸟儿,觉得它们透着生机。今日阴天,偶有小雨,照片色彩欠佳,但景象仍喜人。愿各地农村也早日脱贫,父老乡亲收入稳定、生活安康。

 

在我们下乡45周年时,出版了纪实文集《广雅知青阳山情》。每个知青都写下难忘回忆,我也写了1.5万字的文章《粤北阳山知青生涯的点点印痕》。全文在博客发表过,现摘录其中一节,纪念下乡52周年。


想起五十二年前插队落户那小山村

摘录:落户小山村——新圩走马田


我和初三叶凤妹被分到新圩大队第二生产队,村名走马田,全村12户。新圩算山区里的小盆地,栽种的多是水稻、玉米,平时开工路途较近,冬季农活也不算辛苦。我能吃番薯玉米,若用香芋、芥菜煲粥更是吃六七碗,所以眼看着长胖。只是由于水土不服,三个月没来月经。初时还觉得没啥,省了买卫生纸的钱,但日渐觉得身子沉重。一次进山担松枝回砖窑,越走越拖不动腿,一过磅才67斤。“三同户”(同吃同住同劳动)秀嫂知道后,挖来野生的“七姐妹”(蔷薇)根,给我熬水喝调理好了。农民惯用土法治病,有次我在地里中暑,女人拿块瓦片就替我刮痧。我们住的房间门旁是猪栏,窗外是公厕,幸好光窗很小,蒙上塑料膜挡风又挡臭。最讨厌的是狗虱猖獗,社员送来稻草铺床很暖和,但狗虱咬得人浑身疙瘩。我和凤妹就把沙姜粉洒在席子底、稻草上。

 

秀嫂从不把我当外人。第一晚收工去她家洗澡,在厨房灶旁半截砖墙后,已摆着盛满热水的大木盆,秀嫂指指脸盆架,说毛巾在那儿,顺手掩门。那毛巾全家共用已发黑,我把自己那条丢进盆里,脱光衣服伸手去捞,滚烫!没法子,只好蹲下喊秀嫂进来,从水缸舀几瓢凉水兑。农民都知道水热才解乏,而我非要等后来吃过亏才明白。泼辣的秀嫂有个沉默寡言的丈夫福哥,这家母亲年老子女年幼,不过大女儿十二三岁已能干活,一旦队里放假让大家进山,我们四人出动割塱基草,浩浩荡荡担回家,立即堆满半屋令别家羡慕。福哥手巧,秀嫂叫他编平底竹篮给我去圳边洗衣用。圳边有水井,用竹竿代绳索,将木桶压进水里,再提水上井台,我费了些功夫才学会这样打水。


    村里大人叫我阿坚,小孩叫我坚姐或坚姨。我用普通话教歌,他们听着像客家话;想用客家话读报,读了几句又变回普通话。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我好,老妇端详着我喃喃:这么嫩的妹子,父母怎舍得你从大城市来这里捱苦啊?评工分,最高劳动力10分,我8分,天天开工,不趁圩、不休假,出勤率数一数二。刚进村不久,某晚有人敲门,我一开门小伙就递上一团东西:“坚姐你看,在动呢!”“什么?”“蜂蛹,很好吃的!”“哇——”我大惊,不敢看那蜂窝。以后又有年轻人问我敢不敢吃四脚蛇、土狗,我哪敢?不过在各种名目的大小节日里,我都尝到各家各户的酿猪乸菜、艾糍、萝卜饭、豆角饭,哪家杀猪都请我去吃顿饭。12户之中,唯独一户富农没敢请我。那老头替队里放牛,妻子比他年轻许多,和大家一道开工,见我没歧视她的儿女,就怯怯地喊“坚姐”。1969年夏实行大队核算,冬季我搬到大队部住,随同宣传队开工。元旦傍晚,我买了年画、糖果分为11份带回走马田,家家都留我吃饭,我逐家尝块肉或菜,回到福哥家实在太饱就只喝点酒。半夜吐得一干二净,胃空了心却是满的,我也有家可归了。


       旧作:粤北阳山知青生涯的点点印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a5b610102zvz2.html


        2020年11月15日于广州远郊山村随手拍(按时间顺序):

想起五十二年前插队落户那小山村

想起五十二年前插队落户那小山村

想起五十二年前插队落户那小山村
城里人少见到这番薯花。

想起五十二年前插队落户那小山村

想起五十二年前插队落户那小山村

想起五十二年前插队落户那小山村

想起五十二年前插队落户那小山村

想起五十二年前插队落户那小山村

想起五十二年前插队落户那小山村

想起五十二年前插队落户那小山村

想起五十二年前插队落户那小山村
仙人掌若开花会很好看。

想起五十二年前插队落户那小山村
芒果

想起五十二年前插队落户那小山村

想起五十二年前插队落户那小山村

想起五十二年前插队落户那小山村
负责清洁村道的乡亲

想起五十二年前插队落户那小山村

想起五十二年前插队落户那小山村

想起五十二年前插队落户那小山村
在水库堤坝留影

想起五十二年前插队落户那小山村

想起五十二年前插队落户那小山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